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10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10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心理教育属于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10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10篇

篇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心理教育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表现出很多问题,而幼儿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行为障碍或发育障碍导致的。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及家长应该对这些心理问题提高重视,因此在本文当中我们针对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策略

  引言

  幼儿园的孩子像一张白纸,而幼儿园教育会对其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将这浓墨重彩的一笔画在合适的地方成为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研究的重点。而随着近几年心理健康案件的频繁出现,促使人们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幼儿园日常教育及心理健康引导显得十分重要。但因为幼儿阶段学生其思想及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本文当中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分析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教学内容相比,涉及的教学环节更加复杂,这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在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一部分老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不容利乐观。

  1.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不够重视

  很多幼儿园当前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幼儿知识的学习和灌输,忽视了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更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今后的成

  长、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观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幼儿本身个体认知能力相对较差,语言表达能力及心理发育不成熟,因此在实际学习及生活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内向或情绪不良的情况,而此时幼儿教师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未对幼儿做出及时有效的引导,会影响其今后的健康成长以及人生观、思想观及价值观的形成。

  1.2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

  在幼儿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幼儿通常会模仿教师的行为、语言甚至是思想,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属于整个教育环节当中的重要引导者。而教师的心理健康情况也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其他影响,由此可见如果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会直接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当前很多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对于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有所忽视,这也从一定层面上影响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3家长方面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当前很多幼儿家长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只是偏重于为幼儿提供优渥的生活条件,关注幼儿的衣食住行,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尤其在幼儿出现反常情绪以及粗暴的语言行为时,家长只是一味的满足其物质需求,对于幼儿出现异常行为的原因没有进行耐心的询问和细心的了解,更没有做到与幼儿教师及时沟通掌握孩子近期的生活及学习情况,这样的处理方式只会导致幼儿的不良情绪持续扩大,甚至会影响到又而在幼儿园里与其他小朋友及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学习,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心理健康。

  1.4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选择不佳

  针对当前的幼儿教学来说,很多幼儿园虽然已经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但对于幼儿群体展开的心理健康内容仍处于初期研究阶段,如何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及日常生活进行有效关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成长等有效策略尚不成熟。因此幼儿群体的心理研究方面及教育模式方面相对单一,影响了幼儿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幼儿阶段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相对较差,但教

  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其教学模式中忽视了心理健康教学目标的设定,单纯的注重了游戏的趣味性,因此也会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有效策略

  2.1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属于关键的实施者,因此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应该聘请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逐渐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与其他教师之间进行交流讨论积累教学心得,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确保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而教师本身应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意志力,对待社会及其他事物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这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同时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了解当前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结合生动形象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性格及意志力。

  2.2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知行合一

  想要彻底改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从提高教职人员以及幼儿园管理者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层面入手,进而让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措施的落实过程中。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真正的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比如,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儿童心理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进而指导其后续的教学行为,真正的实现知行合一。而幼儿园的管理部门还可以组织成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分享教学经验,帮助其他幼儿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补救,真正全面的帮助幼儿群体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成长,为社会、祖国的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

  2.3优化教学模式,突出教学重点

  幼儿教育因幼儿的思维方式不同,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应格外重视从幼儿角度去了解其心理健康的状态,真正的着实幼儿当前的切实需求,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式,设计教学目标。大多数幼儿教师会选择游戏的方式来导入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但在开展过程中需

  要教师对游戏开展的目标进行有效的把控,避免趣味性过重而忽视了其教育性目的。比如,在幼儿园组织《好朋友》的游戏,让幼儿针对故事中不同的角色进行演绎,让幼儿感悟游戏的生活性,同时在分角色进行对话的过程中逐渐帮助幼儿树立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充分展现出来。

  2.4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行为举止及思想观念都会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如果家长本身对健康教育不够重视,那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会存在难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引导,进而引起家长教师以及幼儿三方的足够重视。而家长是幼儿生活中陪伴时间最长的监护人,因此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家长应发挥好监督作用,及时观察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不良表现时与幼儿本身进行耐心的交流,充分了解幼儿出现不良行为的原因。其次,与学校教师及时进行沟通,家校共同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确保家长能够充分参与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发挥出自身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1.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育研究为传统幼儿教育注入了深层次的意义,也为传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因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会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将政策优化并落实到位,逐渐实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真正的实现教育意义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李传瑛,杨秀清.影响在园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柳州师专学报,2013,(3):80-83.

  [2]郑名,辛宏伟.甘肃省291名农村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4,(5):597-599.

  [3]许海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篇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浅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今社会,幼儿学校和家长对幼儿时期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其实,在生活中,幼儿时期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事业的重点目标,为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及时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给予正确的帮助,随着国家相关文件的发布,幼儿学校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采取相关的策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使幼儿具有快乐的心理。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幼儿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以及改善的方法、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从而帮助幼儿的心理健康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引言:现如今,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但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还是会存在一些忽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每天做游戏,与小伙伴们玩,怎么会出现心理问题呢?然而,经过统计,目前,幼儿心理的健康状况不是很理想,每个阶段的幼儿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表现,所以,我们在教育幼儿的同时,幼儿老师要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上日程。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课程,提升幼儿的的自身发育,要以幼儿的生命安全,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位,针对目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学校和家长,更应该加大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度,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夯实基础。一、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很多家长还是比较关心,幼儿在学校学到了什么、身体健康状况、物质生活条件,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忽略。然而,老师在教育中,对幼儿的心理状况,也缺乏重视度,对幼儿日常所学知识,较为重视。在幼儿学校里,学校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工作、环境卫生、饮食卫生方面,重视度较高。但相对于来说,幼儿学校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工作,还是不够重视,缺乏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没有普及,很多家长对这个心理健康问题忽

  1

  视,大多数家长认为,应该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让他们有良好的教育,给他们更多的爱,但问题主要是在,如果家长和学校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度不够,那么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印象孩子的健康成长。

  2.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把心里教育问题,当作思想教育问题,但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使幼儿的健康心理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使幼儿的身心和谐统一,我们要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高度重视,不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思想品德教育,要分清它们的不同之处。3.缺乏教育创新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去探索教育问题,摈弃传统中的教育模式,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素质,在创新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当前的问题,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我们对幼儿的教育模式还不够完善,使教育方法,不够创新,在教育中,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大多数家长,对幼儿的心理问题不够重视,等到幼儿真正出现问题时,才后悔莫及。我们一定要对幼儿在成长中,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目前,我们在教育中的重点是,积极预防幼儿心理疾病,不应该只关心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孩子,更多时候,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学校要建立相关教育机制,大力加强幼儿心理素质,积极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严格预防心理问题疾病的发生。4.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幼儿老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积累一些经验,以及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要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幼儿老师在教育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当前,幼儿教师缺乏一些实践经验,导致教育水平不够,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难点,专业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在教育过程中,很难达到我们预期的标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们只担任对知识的教育,却忽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导致幼儿的心理教育课程学习太少。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策略1.在思想上,加强重视

  2

  当前,我们要大力加强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呵护孩子快乐成长,要加强对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重视,因为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我们老师和家长,要在思想上,提高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认知程度,及时筛查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经常对幼儿进行心身健康有关的测查,经常对幼儿心理发展知识普及教育的宣传。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严格重视与保护,关注幼儿的成长,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防治儿童心理健康疾病的工作,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使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来身心健康的人生。

  2在行动上,注重落实當前,幼儿学校要在行动上,注重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大力开展对幼儿的心里教育工作,建立幼儿心理咨询室,安排专业的教师团队,为幼儿的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我们还要设立专门的心理活动课,让幼儿在活动中,抒发自己的心理意愿,有针对性的预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树立心理健康观念,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教课过程中,幼儿老师应该培养那个幼儿的良好行为,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结语幼儿阶段的心理教育是根本的任务。要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3

  

篇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问题对策浅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但是,现在有不少家庭和幼儿园重视孩子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的培养,譬如,成人迫切希望幼儿改变不良的进餐习惯,就餐时斥责幼儿,孩子边咀嚼边流泪,殊不知消极情绪状态是食物在人体内消化障碍;成人以恐吓的方式提醒幼儿不要接近危险场所,使幼儿产生恐惧心理;有的家庭对孩子在情感上过分溺爱,在生活上过分包办,在管教上过分严格或放纵,对子女期望过高,使孩子任性骄橫、缺乏自主、自立、自理和自制能力,这些心理卫生问题都会影响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幼儿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因此,在幼儿园里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研究,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相继拉开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

  一、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目前,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并无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教师尚未接受专门的心理教育培训,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心理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更不要说构建心理教育体系了。教师们对心理健康的知识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也缺乏相

  对固定的教育时间保证,对什么是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幼儿容易出现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们很茫然,虽然想对孩子进行心理维护,却因相关知识的缺乏而无从下手。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或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却没能扎实地实行,当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出现时,教师们或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进一步加剧了幼儿不良的心理。

  (二)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崇高的特殊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职称评定、业务竞争、应试教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竞争,会让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显得尤其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成长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让幼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遗憾的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三)家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现在的家庭常常是“四二一”家庭,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长们呵呼备至,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娇宠溺爱,有求必

  应;另一方面,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极大提高,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幼儿在物质的极大满足中却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部分家长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环境不良,人际关系的紧张,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常会引发幼儿不同的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问题,如爱发脾气、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任性、退缩、易哭泣、过分敏感等;幼儿园中也常见到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幼儿,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攻击性强等;而家长们并不认为幼儿的心理出现问题,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明显滞后。

  另外有些家长过分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一味地欣赏鼓励孩子,造成幼儿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老师纠正幼儿不良习惯的严格要求也当成不尊重孩子,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

  那么如何更好的呵护和培养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呢?现将研究实施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体会、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因此,就要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邀请专业人员系统培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内容、方法。掌握幼儿的心理健康内涵:积极的情绪特征;良好的意志特征;对现实(包括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良好态度特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

  日常工作中,首先要给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创设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尽力给每个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满足他们成功感的需要等等。其次“爱字当头”,用爱心体察儿童的内心感受,及时帮助幼儿排除不良的情绪,缓解内在的心理压力;适时满足幼儿的心理安全需要;最后适当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让幼儿学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如引导孩子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时可让幼儿增加交往频率,真诚关心同伴,学会宽容别人,进行换位思考,启发幼儿怎么样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融洽人际关系,让幼儿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可有效避免幼儿受到伤害。教师逐步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定期交流应用心理学知识、管理教育幼儿的经验和体会,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减少孩子们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二、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俞国良博士打比方说,心理问题就像煮

  饺子,可能在幼儿园就“下锅”了,但到高中、大学才浮上来。心理问题一旦产生常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由此可见幼儿心理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教师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发展。

  现实生活中,由于教师地位不高,待遇偏低,工作辛苦烦琐,加之社会的期望,同行的竞争,家长的苛求,这些都会对教师内心造

  成很大压力,很容易造成内心冲突,影响着教师的情绪情感,如果不加以疏导,教师便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幼儿园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教师的心理维护。工作中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情”管人,以“情”感人,尊重教师,激发教师们工作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体验成功,激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职业幸福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利的平台,体会成长的快乐,体会被尊重和被需要的心理满足感。生活中真诚地关心教师,切实解决教师的切身利益,做好教师的自我调控,增强自我修养,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篇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这时我们可为幼儿准备一些色彩鲜艳材料轻软安全的布娃娃绒毛小动物等玩具在教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开设多个娃娃家活动区等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在口常活动中经常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幼儿帮幼儿穿衣服脱鞋子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爱抚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

  幼儿园心理健康问题

  一、幼儿园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现代健康观认为:健康不仅是在生理方面没有疾病或发育正常,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已突破传统的单纯生理指数,把心理元素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幼儿的早期教育中。当教育有利于幼儿心理充分发展时,潜在的可能性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心理发展就有可能达到现在范围的上限;反之,潜在的可能性只能在最低限度上实现。优越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条件,能加速幼儿的心理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是否恰当,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教师们对心理健康的知识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也缺乏相对固定的教育时间保证,对什么是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幼儿容易出现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们很茫然,虽然想对孩子进行心理维护,却因相关知识的缺乏而无从下手。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或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

  却没能扎实地实行,当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出现时,教师们或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进一步加剧了幼儿不良的心理。3、理论与实践的脱离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盲区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4、家园教育的不同步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现在的家庭常常是“四二一”家庭,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长们呵呼备至,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娇宠溺爱,有求必应;另一方面,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极大提高,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幼儿在物质的极大满足中却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部分家长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环境不良,人际关系的紧张,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常会引发幼儿不同的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问题,如爱发脾气、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任性、退缩、易哭泣、过分敏感等;幼儿园中也常见到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幼儿,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攻击性强等;而家长们并不认为幼儿的心理出现问题,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明显滞后。另外有些家长过分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一味地欣赏鼓励孩子,造成幼儿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老师纠正幼儿不良习惯的严格要求也当成不尊重孩子,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二、对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创设能引起幼儿积极情绪体验、满足其兴趣与需要的环境和条件,使每一个幼儿感到安全、温馨和愉快。那么如何应对在幼儿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因此,就要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邀请专业人员系统培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内容、方法。掌握幼儿的心理健康内涵:积极的情绪特征;良好的意志特征;对现实(包括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良好态度特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情绪、性格、意志品质。

  1、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规程》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所以,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提高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如:新入园的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与之分开时,会经过或多或少的分离焦虑。表现为经常哭闹一阵,部分幼儿看到别人哭他也哭、别人笑他也笑,情绪不稳定。这时我们可为幼儿准备一些色彩鲜艳、材料轻软、安全的布娃娃、绒毛小动物等玩具,在教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开设多个“娃娃家”活动区等,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在日常活动中经常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幼儿,帮幼儿穿衣服、脱鞋子,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爱抚,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人与人互为环境,对幼儿来说教师就是其环境。

  要形成健康环境,教师行为态度必须端正,否则创造幼儿心理发展的健康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将给幼儿心理抹上了一层灰色。如有一位小朋友,他有香港脚,小便总撒在身上,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们说:“走开、走开,你又脏又臭。”这样就会在他的心理造成伤害,而且也使其他的幼儿从小形成了不平等的观念以及对有缺陷人的偏见心理,并且从中染上了不尊重他人、小看他人的习性。可见,教师的言行态度是否端正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要热爱、要尊重、要严而有格,不能借“严师出高徒”为口实惩罚幼儿,在处理教师和幼儿的关系中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民主、鼓励的心理安全气氛,对幼儿要公正、不偏爱,杜绝那些有损于幼儿心理健康的言行。2、以积极情绪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师的情绪与幼儿心理健康是成正比发展,教师的个性品质的不断改善,会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教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教育对象,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班杜拉的社会人格理论中将人格的发展观念归纳为不但是直接学习的结果,而且也是观察别人的结果。我们经常听到许多老师说起工作劳累,心情烦躁,确实,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吃喝拉撒事事操心,弹唱跳画说样样要做,心理压力相当大;再加上现在家长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自我卫生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有病态人格的教师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儿童来,有些幼儿拒绝上幼儿园常常是因为惧怕或不喜欢班上的老师。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健康人格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不断改造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积极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比如游戏“我是小司机”,两个幼儿开车撞到一起便吵了起来,一位教师生气地说:“吵死了,到一边坐着,不要玩了。”另一位教师则加入游戏,以交警的身份进行调节,游戏正常进行。不难看出,第一位教师的处理办法使幼儿处于惊慌的状态,长此以往,幼儿变得胆小怕事,第二位教师则让幼儿愉快地重新投

  入游戏,处理方法较好。因此,教师要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态,为幼儿创设轻松、和谐、无拘无束的氛围,这是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3、通过游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与家长接触的机会远远多于和同龄儿童相交往的机会,他们缺乏同兄弟姐妹以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不懂得分享和交流,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而游戏活动改变了这一现象。游戏活动让每位幼儿走到一起,他们互相模仿着、比试着、商量着、冲突着,在这种模仿、比较、冲突和合作中,幼儿的交往能力与日俱增。如:对任性、孤僻的幼儿,教师可为他们创设趣味性强的、有针对性的集体合作活动,提供相关的道具和情景,引导幼儿参与,从而改善幼儿的交往能力,为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机。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爸爸、妈妈、孩子等各种角色,教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模仿爸爸去买菜、妈妈给孩子喂饭、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孩子去公园等。游戏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幼儿语言,又使得幼儿心情愉快。游戏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为只有在游戏中,幼儿所做的、所忙的才是他们自己的事,而感觉不到任何的压力。游戏活动使幼儿有了自由活动的场所,让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成长。4、调动家长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幼儿园单方面实施是不够的,有效的操作主要还需依靠家庭,因为家庭才是幼儿的来源与归属。因此,只有家庭与幼儿园的通力合作才能切实发挥幼儿园的“主导”和家庭的“主体”这两方面的积极性。第一、家长必须注意交流但更要重视倾听。注意交流、更重倾听不但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起码策略,而且也应成为家庭教育的原则之一。在幼儿园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主要是老师说,孩子说的机会相对较少,说心里话的机会更少。家长是孩子倾诉的首选对象,应该注意把说话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比较内向的孩子。不能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与孩子的交流。由于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点,即使在餐桌上的轻松话题,只要有人倾听、欣赏性地倾听,那都会让孩子深感家的温馨,这对其言语能力的锻炼乃至健康人格的发展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第二、家庭教育应宽容与约束有机结合。宽与严的优劣比较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致的意见,而当代家庭教育的失策往往不是过宽就是过严,极端化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家长应该很好地理解宽严的对立统一,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平等对待和宽容孩子的同时,又要给予必需的限制。事实证明,可控的民主才是有效的民主,过分宽容容易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容易导致寡爱。失度

  是失败的根源。家长要领会幼儿园所倡导的表扬为主原则,在可控的条件下施加必要的鼓励,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第三、家长应尽可能地与孩子一起活动。时间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许多人难以抽出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客观上无数的事情必须做,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工作与孩子之间做出绝然选择。有的时候,孩子甚至可以协助大人完成某些任务。只要稍加想象,许多事情都可变为娱乐。我们可以边玩边做,比如“厨房游戏”并不耽误做出丰盛的晚餐。每天都应抽出一段时间与孩子玩耍,哪怕只是20分钟甚至10分钟,重要的是“经常”,对于孩子来说,给予时间就是关爱。第四、家园配合,巩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长是幼儿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后备力量,任何活动的展开如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也不例外。作为幼儿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开设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帮助家长提高认识。(2)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亲子活动,密切家长和孩子的关系。(3)家访,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家园联系活动,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上述活动,使教师和家长配合默契,步调一致,使幼儿心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得以落实。总之,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应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入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幼儿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篇五: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00年10月HeadStartInfantMentalHealth会议上CharlesZeanah和PaulaDoyleZeanah提出,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在生物学、人际关系、文化的相关环境中适当发展的幼儿的情绪和社会能力状态。美国0至3岁任务联合机构(ZeroToThreeTaskForce)则把幼儿心理健康定义为幼儿情绪~社会~行为健康,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即在家庭、社区和幼儿所处的文化背景下,儿童从出生到6岁在情绪的体验、调节和表达,形成亲密的安全的人际关系,探索环境和学习方面一直发展的能力[1]。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国际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学会,为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提出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心理权益宣言》等文件,把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国内对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规模的调查分析还是比较少的,已见调查报告的有广州市3~6岁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女孩比男孩获得更好的评价,整个调查中幼儿的情绪方面得分最低[2]。王星[3]对内蒙古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在情绪、性格、社会适应、行为、交往、饮食与睡眠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总结如下:

  1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1.1对心理健康概念的认识模糊

  目前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健康”除了生理无病痛外,还包括心理健康。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教师和家长一般都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但却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

  1.2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平衡

  近年来,教师更多关注在幼儿园内如何进行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幼儿在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时常忽视家庭这一块教育资源。出现教育的不平衡,资源的浪费,造成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事倍功半的效果。同时,很多家长也不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落后。有些幼儿家长的认识还存在着较大的误差,

  即主观上有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但在客观上只是部分地实现了幼儿物质条件和生理健康需要的满足。

  1.3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完善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对幼儿心理行为是否异常的判别基于少量的幼儿心理学,或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至此,教学效果明显不好,幼儿的实际接受效果也不理想。

  1.4心理健康教育行为的不科学性

  没有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关键所在。例如,当有些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幼儿应当采取正面教育,通过榜样作用,一定要减少对幼儿的刺激。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2.1转变健康观念、重视心理健康

  教师和家长都应明确健康的真正概念和健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明晰健康概念的多元化认识,健康的观念不应只局限在生理健康上,停留在个人化的健康观念上,属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对于现代社会的健康观的多元性和整体性应有正确的认识。例如,有些孩子由于家庭或是个人心理发展滞后等原因,出现了一些心理行为异常现象。像:自私、脾气暴躁、攻击性强等。作为教师就不能单从生理保健的保育模式,而是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密切配合。

  2.2家园携手、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发现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个性塑造、人格形成、智力发展、价值观念的取向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健康教育必须要取得家长的共识,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健康教育效果才能更快、更好、更巩固。所以,要充分利用幼儿园与家庭形成密切的合力,架起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合作,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向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和家庭、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教养态度、教育方法做到一致,形成合力。

  2.3理论与经验整合、完善健康教育体系

  教师综合一系列有关理论并结合教育教学经验,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识特点,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形成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以健康的人格来影响幼儿,以健康态度、行为影响和感染幼儿的心理健康。努力为幼儿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有效地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示明,人的心理素质是"社会人"的精神载体,是构筑人的其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促进每个少年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关键所在,还是当前学校教育中薄弱环节,都集中反映要在扎实促进儿童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要强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2.4个别化教育、科学落实教育行为

  幼儿阶段,不同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针对性的教育。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育的第一条件就是要尊重主体,认识主体、热爱主体。要在不背离点的教育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幼儿的自由和个性,要善于把握教育的分寸。

  例如: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实施教育:在教学活动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在生活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在游戏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等,更加科学合理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也可根据养成模式和补偿性教育,采用情景教育法、榜样教育法、行为练习教育法、讲授教育法、行为矫治法、游戏矫治法对幼儿实施心理教育。

  可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和家庭的“健康教育”都要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帮助幼儿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使幼儿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

  

篇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1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1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完善的教学制度。然而由于在实际幼儿教育中,多数幼儿园重视对幼儿知识、认知的教育,而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幼儿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也局限于他们认为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或性格比较内向,行为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被认知,心理健康不仅适用于中小学生、成人,同样对于幼儿适用。幼儿由于个体差异,其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仅应当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行为存在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对所有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须,只有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幼儿的潜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幼儿出现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1.2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与生活实际不符许多幼儿园开设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科目,但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与实际生活脱钩,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教学效果不佳。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上,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限在有限的心理健康课程上,而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情境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则往往被忽略。1.3忽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教学游戏活动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则常常被幼儿教师认为与游戏活动不搭边,因此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忽略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幼儿教育需要引导,需要循序渐进,以游戏活动为主的趣味性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而这种好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呈现,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2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2.1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不应仅仅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行为存在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对所有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须,只有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在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满足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需要,而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更加长效和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创造故事情景可以激发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表演游戏,创造故事情景,使幼儿进入情景角色,或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学生可以通过情境再现和故事表演,深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景和精神世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幼儿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的故事使,引导幼儿扮演小马、松鼠、蚂蚁等,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加入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更培养了幼儿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人格。

  2.2通过趣味性教学推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幼儿的思维方式和与成人不同,因此不应当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应当用儿童的眼光和喜好去设计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例如游戏活动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将心理健康教学融入到游戏中,幼儿不仅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欢乐,也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可谓一举两得。通过游戏活动提升儿童心理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游戏策划时注重游戏的角色性和趣味性,设计游戏时必须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只有孩子们对游戏活动有足够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其次,在游戏活动中融入语言教学应当将游戏内容与孩子们的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进行《四个好朋友》的故事教学时,让幼儿分别扮演成小白兔、小公鸡、小黄狗、小花猫分别演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貌用语,如果扮演者回答不正确则游戏出局,余下的继续游戏。小朋友们在游戏中进行礼貌用语交流,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现实教育意义较强。通过游戏与故事的有机结合,不仅借鉴了游戏的趣味性,还通过故事对语言的锻炼,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语言交流、沟通能力,更重要地是促进了幼儿之间的沟通教育,对一些思想比较自闭的幼儿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3结语

  总之,要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提高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幼儿品格,除应当在幼儿日常教育中观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趣味性教学推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必须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用耐心和关心去影响孩子,通过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幼儿。其次应当关注幼儿的负面情绪反应,发现幼儿的不良情绪及时疏导。

  

篇七: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浅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摘要: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而很多时候心理健康问题通常被人们忽视,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家庭、幼儿园、社会等。因为心理健康与幼儿一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需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事实上,在幼儿的健康教育中,通常偏重幼儿的身体保健教育,而欠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分析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也不足;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还没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比较严密的系统性;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重要性

  一、引言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还学要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幼儿是家庭的希望,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幼儿健康成长,就可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相反,如果幼儿不健康成长,就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无用的庸才,甚至会堕落成为破坏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帮助。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时,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究竟怎样才能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够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比较现实的、正确的认识。了解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也不会苛求自己。(二)有自信自立精神和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自我发展的驱动力。从而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够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地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使得自己不断前进。(三)能够和他人和睦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通常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能够采取友好的、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沟通、合作和相处。(四)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让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得自己去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和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具有扬长避短和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的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不可能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因此一般学者认为,应该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能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也不足世界卫生组织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两个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很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仅仅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普遍存在着偏重生理保健、忽略心理保健的现象。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普遍缺少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不够清晰,没有意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导致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表现看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还没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比较严密的系统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形成自己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有关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之外,尚未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出版。(2)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的又是少之又少。(3)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还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教材。(4)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要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是内容分散、零乱,大部分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比如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但这些内容之间缺少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很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还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者仍没有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常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者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经验,而且整合也不够。(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逐渐增多,他们在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高校中也有不少教师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但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人们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有去建立几个点以便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往往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够由现象认识到其实质,因此,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其得到更深远的发展,主题也难以深化,影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结论:时代在不断发展,教育在不断改革,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所在,也是摆在每个幼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正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传授给孩子一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乐于探求新知识和创造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格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该赋予孩子的宝贵财富。作为幼师要用爱去点亮每位幼儿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行的风帆。只要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有可能实

  

篇八: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幼儿园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致使在儿童中普遍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吸吮手指、情绪障碍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幼儿的发展。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幼儿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

  当今世界上,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各阶层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人应该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心理发展问题,而不仅仅只局限于幼儿的衣食方面。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作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其身心潜能。这是心理健康的普遍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心理是否健康可参考以下标准:1)乐于学习,发展智力;2)适应生活,学习自理;3)悦纳自我,具有自信;4)乐于交往融入群体;5)调节情绪,初学自控。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另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6岁的幼儿心理的调查:8.8%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5%的幼儿忧虑、紧张。因此,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积累性,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心理倾向,使得我们在这一阶段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成为可能。3~6岁的学前儿童是心理发展、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特点是可塑性强,但在心理发展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薄弱,极易受环境及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目前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各种因

  素的影响,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致使在儿童中普遍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吸吮手指、情绪障碍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幼儿的发展。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幼儿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因此。各地幼儿园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研究,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相继拉开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

  

篇九: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一)重视知行统一,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只有思想、理念上的重视,而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内容相支撑,是不能很好落实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视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标、主要内容与途径,同时结合各学科教学,运用教育技能技巧,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如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我是健康小明星”,从各个领域有意识地渗透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扎扎实实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二)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因此,就要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邀请专业人员系统培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内容、方法。掌握幼儿的心理健康内涵:积极的情绪特征;良好的意志特征;对现实(包括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良好态度特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情绪、性格、意志品质。如通过孩子们所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游戏等来完成教育活动。日常工作中,首先要给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创设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尽力给每个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满足他们成功感的需要等等。其次“爱字当头”,用爱心体察儿童的内心感受,及时帮助幼儿排除不良的情绪,缓解内在的心理压力;适时满足幼儿的心理安全需要;最后适当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让幼儿学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如引导孩子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时可让幼儿增加交往频率,真诚关心同伴,学会宽容别人,进行换位思考,启发幼儿怎么样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融洽人际关系,让幼儿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可有效避免幼儿受到伤害。教师逐步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定期交流应用心理学知识、管理教育幼儿的经验和体会,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减少孩子们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三)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教师的心理维护,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俞国良博士打比方说,心理问题就像煮饺子,可能在幼儿园就“下锅”了,但到高中、大学才浮上来。心理问题一旦产生常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由此可见幼儿心理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教师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现实生活中,由于教师地位不高,待遇偏低,工作辛苦烦琐,加之社会的期望,同行的竞争,家长的苛求,这些都会对教师内心造成很大压力,很容易造成内心冲突,影响着教师的情绪情感,如果不加以疏导,教师便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幼儿园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教师的心理维护。工作中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情”管人,以“情”感人,尊重教师,激发教师们工作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体验成功,激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职业幸福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利的平台,体会成长的快乐,体会被尊重和被需要的心理满足感。生活中真诚地关心教师,切实解决教师的切身利益,做好教师的自我调控,增强自我修养,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承担着对孩子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培养。因此家长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实施者,同样需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利用多种形式对家长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普及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家长来说更显重要。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们应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会正确认识事物;做情绪的主人,以平静的情绪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在逆境中保持心理的平衡,教

  育孩子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积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注重劳逸结合有益身心健康;有心理疾病,应及时诊治。总之,加强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广泛利用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

  

篇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分析幼儿心理安康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近些年,开展成为各行各业的主旋律,在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之后,安康和教育逐渐的被老师和家长所意识和重视。教师和家长们认为:幼儿是人生的初级阶段,幼儿安康教育的价值为以后人生各个阶段提供很好的帮助。所以,教师开始在幼儿园各学科教育中培养幼儿对周围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设计特色教室,为他们提供思考、沟通交流等时机,从而培养幼儿多学、多沟通、多操作的“三多”能力。

  幼儿心里安康概念,概括的说,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主要表现为:1、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客观认识;2、具有诚信自立精神;3、可以与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处理人际关系;4、适用周围社会环境,顺应时代开展。

  通过对周围幼儿了解,发现很大一部分幼儿平常都在看电视或者手机,而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主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主观动手能力,非常欠缺。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心理安康问题被教师和家长不重视。通常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幼儿好的教育一定是全面的,但是现在大多数幼儿园过分重视教室高上大,玩具多而新等硬件建立,片面的认为只要幼儿园装修够豪华,生源就肯定不会少,而幼儿安康成为的软环境建立,他们大多数认为没有必要。

  现阶段幼儿园的心理安康教育课程大多数已经开设,但是开设的质量和专业性令人担忧,举例来说:大多数幼儿园的心理安康教师都是兼职,主要是为了完成这项工作,责任心通常缺乏,如果这个心理安康教师受过专业教育还好,如果没有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大多数老师偏重喜欢那些智商高,学习好的幼儿学生,认为学生只要在幼儿园,特别是学前班,只要成绩好,家长就肯定快乐和满意。所有,有些幼儿园甚至开始设置小学的学习内容。这是严重的教育观念缺失,幼儿的成长是全面,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但是现阶段幼儿的沟通能力、创造能力、交往能力等均被教师和幼儿园无视了。诚然,一些幼儿园开始尝试设置特色学科,比方:手工课、实践课但是开设的时间真是少得可怜,大多数幼儿园开设的质量也不高。

  幼儿学习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幼儿园在完善硬件环境的同时,幼儿的情感教育更不容无视,幼儿园要让幼儿学会怎么合理控制情绪,如果遇到心情烦躁,要引导幼儿有效缓解。另外,幼儿的人际关系良好成长,对幼儿的心理安康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试想,如果一个幼儿能很好的处理与周围同学的关系,教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这个幼儿的良好性格,那么这个幼儿之后进入社会也会很好的适应周边环境,处理好与周围人员的人际关系。反过来,如果幼儿园不能创造或者教育幼儿适应周边的环境,那么这个幼儿进入社会还是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除此之外,幼儿园还要为幼儿营造谐和的创造环境,让幼儿要早一点体会到创造带来的兴趣。幼儿教师还要学会鼓励幼儿自然大方的进展表现,让幼儿在得到表现能力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表现思想,让他们具有饱满的热情。总之,要想幼儿教育成功,一定要多思考、多培养,而不是一味的灌输。

  3.2.1多方位的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心理状况:幼儿的一些简单心理行为问题等不是真正的社会心理障碍,如果要防止这些行为频繁发生,全社会都要增加维护与增进幼儿的心理安康的意识。首先,对幼儿展开情感教育:幼儿在生活或者学生

  中,如果遇到心情烦躁,家长和教师不能一味的责怪,二应该对这种行为进展有效引导,让幼儿学会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提高自己处理心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处理与周围幼儿的人际关系,不能跟幼儿一味的争执,做到周围的幼儿或者幼儿园教师都喜欢自己。只有这样养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后进入社会才能对幼儿安康的心理有所帮助。否那么,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社会心理问题,影响幼儿未来的安康开展;再其次就是进展移情训练:所谓移情就是假想自己与他人进展交换环境,能够考虑或者想到他人现在想法的一种能力。如果注重幼儿这种能力的培养,把这个幼儿放到社会那么他就会具有一种与社会熟悉的感觉,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将所有改善。但是,幼儿园和社会很少对幼儿这种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一定程度,他们始终认为这样的能力可有可无,不应该作为幼儿成长的必须一部分;最后家庭教育也是幼儿心理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该和幼儿教师保持长期沟通,建立起长期的沟通机制,让幼儿明确,只有幼儿安康快乐的成长了,家长和老师才能开开心心,所以家长和教师都要关注幼儿的想法、心理活动,尊重幼儿,不能烦躁和过分责备,为幼儿成长奉献家庭和学校应有的努力。

  3.2.2认识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是一个小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不同于另外一个个体的一面,幼儿作为这个小个体,自然也不例外,因为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因人施教,而不能千篇一律。首先、可以进展个性教育。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历,针对不同类型的幼儿总结不同的教育方法,尽可能的对幼儿进展分类教育和指导。其次,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幼儿开展心理疗养。教师在教

  学活动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幼儿,有一些只要施加指导就能改变的问题,教师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候不能回避,认为不是自己的事情,要对学生开展心理安康治疗,尽可能的让幼儿养成安康的心理。

  3.2.3实践活动与心理安康教育的结合:心理安康教育结合于幼儿实践活动中能起到有效作用。幼儿教师和家长要尽可能的在一些好玩的实践活动中满足幼儿的正确要求。不恰当的教育和想当然的干预都容易让幼儿的各方面需要受到一定影响。实践活动是独立性能力养成的重要方法,在角色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处理好与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这样有助于幼儿合群意识的养成和开展,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一些教育的、社会的实践活动等让幼儿学会协作的精神。3.2.4进展自我认识和评价:教师和家长,在幼儿期要帮助幼儿学会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防止幼儿过高或者过低的进展自我评价认识,这有助于增强幼儿养成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当然,进展自我认识和评价也是幼儿安康心理养成的重要方面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在幼儿的学习或者生活中发现幼儿的点点进步,对他们有效地开展教育。人的品质教育始于幼儿时期,幼儿时期是人生最根底的阶段,如果这个时期教育出现偏差,就会影响人生的开展。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品德和意志力的培养占据重要位置。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心里安康的孩子不容易被影响。所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适应能力是幼儿乐观、自信的关键。当幼儿碰到挫折失败的时候,作为教师、父母不应该首先进展责备,而应该进展正确的引导,让幼儿学会勇敢面对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全面的成长,而如果幼儿全面成长了,我们民族的素质教育才有更深的意义。

  

推荐访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