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6篇

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6篇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开展的根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开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环境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6篇,供大家参考。

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6篇

篇一: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开展的根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开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开展和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是

  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政策背景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开展严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开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开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归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

  们安康,制约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根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41.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6.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1.4%到达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

  -可修编-

  .-

  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开展的障碍因素。

  2、生态恶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

  济社会的协调开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平安。

  3、入世给我国环境保护带了新挑战

  我国在2001年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即通常所谓的入世。入世后,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兴旺国家会要求我们执行与之同样的高环境标准。[1]因此,WTO的一些绿色条款,有可能对我国商品出口造成影响,限制了国内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商品的出口贸易。这就要求国内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善环境行为,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高环境标准又会导致产品本钱增加,降低产品竞争力,阻碍其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协调高质量环境保护标准与产品本钱

  之间的关系,成为入世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4、落实科学开展观重要举措

  -可修编-

  .-

  二、我国当前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分析

  建国后相当一个时期里,我们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但是环境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视环境保护,人类社会必将为自身的开展而付出代价。随着环境问题的凸现,国务院于1973年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国开场“三废〞治理和环保教育,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场。经过20多年的开展,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2]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集

  中控制〞等八项制度。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是把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通过各种方式到达有效率的污染水平。[3]因此,预先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方法。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开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方案;对开发建立工程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

  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防止“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当治理本钱。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那么的表达,即由污染者承当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

  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可修编-

  .-

  由于交易本钱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展协调而得以解决。[4]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视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展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

  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三、政策科学视角下的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是一项具体的政策,而是形成的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下面笔者将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对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做出具体分析。

  1、在政策目标取向上,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开展。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政策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在制定政策方案过程中的价值抉择。环境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开展战略的一个具体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开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仅考虑环境保护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注重环境对经济系统可能造成的负担。一般来说,我国环境政策的总体战略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的,而不是“环境优先型〞的。这一特征与我国环境政策的政策背景相一致,我国正处于“以经济建立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们生

  活水平不高的国情下,追求“环境优先〞的政策取向是不现实的。

  2、在政策主体上,政府是政策的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政策主体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个人或组织。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开展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制定主体也有所差异。我国在以政府为本位的现实状况下,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我国政府担当着环境治理的重任,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业虽然也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但由于环境保护政策已把权力根本上都授予政府,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缺乏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为政府理性是有限的,政府在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方面都有局限性,会面临决策失误和执

  -可修编-

  .-

  行不力的困境。正是这些局限性为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空间。

  3、在政策作用点上,注重同时从根源上预防和从后果上治理。我国“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政策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既要处理已经出现的后果,更要采取措施预防新的环境问题。预防新的污染源出现,可以把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那么是一种补救式措施。所以,在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坚持把预防与治理二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作用,追求

  理想的政策效果。

  4、在政策的实施机制上,管制性手段和诱导性手段相结合。管制性手段是政府直接利用政策干预环境保护,而诱导性手段是政府借助市场机制诱使企业因符合自身利益而保护环境。目前,管制性手段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价格、税收等一些起到诱导性作用的经济手段使用得较少。而管制性手段因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自利行为会呈现“软化〞现象,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从长远来看,运用经

  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是一种必然趋势。

  四、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已根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得到一定遏制。这与各项政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些政策成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进展监视管理的有效工具。以2004年为例,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全年共实施环境行政处分案件数80079件,确定交纳排污费单位73.3万个,共征收排污费94.2亿元,当年办理环境设立工程323264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9.3%,“三同时〞制度实际执行工程78907个,合格工程76038个,执行合格率95.7%,当年完成限期治理工程数22649项,关停并转企业13338个。*进入2005年以来,又先后有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XX冶金研究所XX东方金铝公司电解铝技术改造工程等一批工程因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法被叫停,并责令限期整改。近期,因松花江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掀起了新的“环保风暴〞。

  -可修编-

  .-

  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是较大的。其中,这与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行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认识这些问题,

  并对政策做出相应调整,是环境保护政策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

  首先,有些政策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的需要,已经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成和发生作用的。如果政策的环境变化,政策也要随之改变。我国正在经历由方案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这个转变就是我国公共政策的客观政策环境,所有的公共政策都要与这一转变相适应,环境保护也是如此。我国从开场实行环境保护以来,制定了大量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它们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客观法理依据,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根本建立,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如“三同时〞制度原本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但这些管制性措施带有明显的方案经济色彩,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硬的预算约束机制使企业投资于治理污染设施缺乏利益上的鼓励,加上政府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会采取时机主义行为,着眼于短期效益最大化,而尽可能减少环境方面的投资,从而使“三同时〞制度

  逐步失去应有的效力。

  其次,有些政策未能充分表达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原有的目的。如排污收费标准应根据污染物的治理费用和社会损失费用确定,至少不能低于污染治理本钱。但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偏低,仅为治理设施运转本钱的50%左右,某些工程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本钱的10%,致使许多企业宁愿交纳排污费

  而不愿进展治理。

  最后,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定位不合理,弱化了其他治理主体的责任。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仍承当着主要治理者的角色。据统计,70%以上的环境保护投资是政府或公共投入,而一些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近60%的污染物消减和控制投资是由私人部门直接支付的。单一的投资主体造成我国环境治

  理经费严重缺乏,环境保护政策资源缺乏,影响了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

  -可修编-

  .-

  可持续开展战略〞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承受、认同。世界环境与开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开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开展。从社会观角度,可持续开展主X公平分配,包括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当代人和后代人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观角度,可持续开展主X在保护地球上自然系统的根底上经济

  持续增长;从自然观角度,可持续开展主X人与自然和谐开展。可持续开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开展、经济的可持续开展、社会的可持续开展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可持续开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对传统开展模式的挑战,它谋求建立新的开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开展和社会开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模式,它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并存在着错

  综复杂的关系。可持续开展是中国彻底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难的唯一选择。在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以后,国务院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开展白皮书?,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开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并已经开场了具体的行动,这表

  现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的决心。

  -可修编-

  

篇二: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环境污染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90年代,相关组织曾做过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损失(财产性损失和健康损失)占中国GDP的比重少则为3%至4%,多则达到11%左右。专家以此估计,我国2011年环境损失占GDP的比重可能达到5%至6%,也就是说2011年我国GDP为47万亿多,那么据此折算我国的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将达到2.35万亿至2.82万亿。另外,综合世界银行、环保总局和中科院的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以下是三大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制约性的表现:

  (一)水污染对经济的影响水污染对我国工业、农业产生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的紧缺的矛盾日趋紧张,而且日趋严重的水污染有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矛盾,这一矛盾的加剧会直接制约工农业的发展。以2005年松花江污染为例,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的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受水污染直接影响的有当地的水生态、水产品、农产品、畜禽产品、供水、景观(旅游景点)和居民,供水又直接影响到工业企业、服务性企业和居民。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经济活动损失、维护健康支出、恢复水质支出和生产安全事故损失,这无疑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二)空气污染对经济的影响在环境经济领域的研究中发现,人体健康经济损失约占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一半左右,其中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失占较大比重,1992年和1995年我国大气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失分别是201.6亿元和171.0亿元,比水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失高出8.8亿元和89.5亿元。以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为例,2008年上海检测生物中心的研究者对某焚烧厂周边的蔬菜种植基地为例,其土壤中二恶英含量高于德国、荷兰、瑞典等国为农业土壤制定的二恶英含量的参考值,显然这已对当地农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010年

  四川大学和深圳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也对深圳部分在售的禽类制品的二恶英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存在超过欧盟标准的情况,这对我国农副产品的销售产生了制约。

  (三)土壤污染对经济的影响土壤污染状况已经影响到了耕地质量、食品安全和国民健康。土壤污染类型存在多样化趋势,但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重金属的污染,据中科院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将近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将近1000多万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二、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思路和对策

  (一)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设计1、环境污染治理体系的建立。良好的环境污染治理体系必须具备的要素:完善的法律结构、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竞争的市场和高效的政府,这些要素需要按照效力、公平、效率和弹性原则进行配置。通过在政府、媒体、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制度安排,包括合作机制、参与机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实现要素在不同的治理主体间的合理配置和运行,并渗入市场调节和政府监管两种治理模式的共同作用,从而达到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效。2、环境污染治理决策的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决策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决策要考虑不同区域的利益代表,兼顾不同社会阶层的需求,尤其是弱势群体,真正体现多样性和代表性的原则。3、环境污染治理手段的确定。在治理手段上,要综合采用政府管制与市场交易两种制度;技术、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形成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此外,政府要建设环境保护信息平台,建立公开有效的信息接收和传递、发布渠道,广泛接纳社会各界的有益建议,接受来自群众和企业的监督。

  (二)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对策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国家应该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线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通过生产环节实

  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的目的,完成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2、在污染末端治理中深化市场机制,建立“谁治理、谁收费”制度。污染者付费,是在污染末端治理中深化市场机制的重要基础条件。应合理确定污染治理的收费标准,逐步达到补偿合理成本略有盈利的水平,以实现“谁污染、谁治理”制度向“谁治理、谁收费”制度的转变,并通过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领域。3、广泛发挥各种群体在环境污染治理的积极作用。环境污染治理中,每个群体都是生力军,如非政府组织,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靠政府的统一管理无法实现的信息传播与资源动员活动,对某些具体环境污染问题和治理政策的持续关注使其能够整合相当的人力、物力进行自发的监督、研究和联合治理行动。我们应该通过制度创新来激励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包括完善对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制度,在政策、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积极引导和扶持。

  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篇三: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与措施

  1当前的环境状态简述

  在多年的奋斗之下,我们国家的环境在总体上有了一泄的变化,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不过并没有从根源上处理好。此时不论是水亦或是大气的品质都在变差,我们的生态系统变得脆弱不堪。总的来讲,我们国家当前的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还不是很到位,一直存在的工业及生活污染都没能处理好,新问题又来临,这些负而现象的存在严重地「扰到经济的发展。

  2为什么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2.1通过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环境和经济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稳泄的生态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环境问题从根源上来看,是发展不当导致的。它和经济发展是一起的,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处理污染。只有做好环保工作,才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具体来讲,体现在如下几个层而中:一是通过认真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执行产业经济政策,积极推进淸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有利于合理引导投资方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科学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二是通过削减排污总虽:,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既减轻了环境污染负荷,同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发展容量。实践证明,新建并运行好一座污水处理厂相肖于给一片工业项目营造了水环境容疑,拆除一批燃煤锅炉、倒掉一批分散的烟囱,相当于腾出了新建一座小型电厂的环境容量,还优化了产业结构。通过治老补新、以新带老盘活环境资产,让出环境空间给新兴企业加快发展,就能够从环保角度对经济发展以最直接的支持和促进。第三,通过开展环保活动能够带动技术进步,更好的利用资本。第四,优秀的生态品质已然成为当前城市竞争的关键要素,能够增加城市的凝聚性,带动经济发展。

  2.2保护环境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

  环境是我们生存的重要前提,只有将环境保护好了才能够保护好人类。通过环保工作的开展,能够确保生产以及生活活动安全,能够保证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吸入的气体安全,吃进去的食品安全。一旦水源或是大气等被污染了,我们的身体就会岀现很多不适症状,比如最近几年多发的癌症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通过分析全球的环境问题我们可知,像是之前非常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等许多的案例都能够告诉我们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当前由于经济髙速发展,此时人们的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了,人们更加关注的身心健康,关注的是生态健康,对于环境品质的规定越来越严苛。提升生活的品质,增加人的寿命,就成为了当前各项工作的重点。

  2.3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国家仅仅的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将赶上了四方国家通过百年发展得来的成就,这种发展速度非常让世界震惊。不过,在震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种成就的获取苴实是以快速消耗资源以及危害环境而得到的。它是在透支生态的前提下实现的,是一种不合理的发展模式。我们国家虽然只生产了全球产值的百分之四,不过使用的能源却非常多。万元

  GDP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我国石汕消费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矶上贸

  易虽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中国在人均GDP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由此我们可以得岀结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非常的不节约。历史造成的生态问题已然成为了当前干扰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它们的存在严重地危及到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稳泄。

  3新形势下做好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3.1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

  首先要划宦饮用水保护区,真正地开展好水源保护工作,为城市储备备用水,为广大农村创造安全水。第二,要将保护区之内的污水排放口去除,管理好养殖业,防止有害物质流到保护区域之内,做好事故预控工作,保证水源安全。第三,要积极地整改重点流域,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四是要把渤海等重点海域和河口地区作为重点,加强海洋环保工作。最后,严禁朝河湖区域释放有毒物质超过排放标准的污水。

  3.2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首先要提升原煤洗选的脚步,尽量地减少煤炭中的硫成分。二是要加强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新(扩)建燃煤电厂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电厂外,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或者采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三是要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禁止新(扩)建钢铁、冶炼等髙耗能企业。第四要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左对应的脱硫指标。第五要积极地开展粉尘治理活动,制左右能策略。最后,合理利用风能以及太阳能等,关注核电事业,合理开发水资源,增加洁净能源的比例,降低污染物的释放量。

  3.3以防治污染为重点,加强城乡环境保护

  首先要做好基础项目创建工作,提升污水的治理效率。第二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生态保护,尽量地将原始林地以及河湖项目等留存,确保生态稳立。第三,在全国范用内积极地开展土壤污染整治工作,对于那些污染较为厉害的上地适当调整。第四要正确使用肥料,避免薄膜对上地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五,在广大农村推行改水以及改厕活动,合理地利用秸秆,开展沼气项目,认真处理各种垃圾,努力创建生态乡村。最后,要认真开展右水以及生态化农业,积极地开展养殖污染整治工作。

  3.4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

  第一要将生态保护和整治工作放到一起来开展,将关键点放到处理资源的不当使用上。第二要重点保护原生林地,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特点开展治理活动,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防沙治沙、水上保持和防治石漠化等治理工程,严格控制上地退化和草原沙化。三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要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五是要做好红树林、滨海湿地、珊瑚礁、

  

篇四: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水环境治理的必要性

  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已经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

  我国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洪涝灾害频繁三个方面。其中水污染造成的灾害范围影响大、时长,但其危害往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表现出来,容易使人对其失去警觉,且水污染会加重水资源的短缺。我国水污染现象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显现,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了当前水污染严重的局面,突发环境事件呈高发态势。做好水污染治理工作,使重点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治理和保护,跨省界断面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显著提高,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流域水环境监管及水污染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必将更好地维护国家水环境安全。

  水污染治理是保障国家水环境安全的迫切需要,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在国民经济和国家环境安全中占有重要

  的战略地位。

  水污染治理是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污染减排是改善环境质量的根本性措施,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做好水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各流域水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工作力度,确保重点流域水污染物减排任务按期完成,实现水质目标,必将促进各地实现污染减排目标。

  

篇五: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浅谈矿山环境治理的必要性与应对方案滕飞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对矿山开采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也越发重视。本文就我国当下矿山环境治理现状进行简要说明,进而分析矿山环境治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关于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重要对策,最后对矿山环境治理具有的重要实时意义进行简要总结。

  关键词:矿山;环境治理;对策;应对方案1.前言我国有90%左右的一次能源,75%以上的工业原料,大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于矿产资源。在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观念、法制、体制、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矿山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产生的矛盾在一些地区和领域相当突出。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制约因素,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矿业在近些年也随之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随之发展得较为迅猛,也为我国经济总体的增加带来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矿业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也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的出现,也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科学发展观中要求我们要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况下发展我国经济,因此做好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针对我国在矿山资源开采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方案,让我国矿业朝环保生态的发向发展,在确保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要将矿山环境保护落到实处,这对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2.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现状分析2.1投资巨大,收效甚微根据我国财政部以及国土资源部的一项综合数据统计发现,在某一年里对矿山环境治理投入高达159亿资金,但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虽然对矿山环境改善起到一定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矿山环境,更不说对矿山环境起到系统、全面的改善治理。2.2原有环境污染治理政策用处不大我国传统环境污染治理政策主要采用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治理措施,在目前我国在矿山环境治理上也走的传统治理路线,但实践和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若再坚持传统治理路线来治理矿山环境污染,必定会造成很大的环境治理隐患,这种现状得不到改善着实令人为环境治理感到担忧。2.3对矿山环境治理监管力度不足我国目前在矿山环境治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在矿山环境治理部门内存在职能交叉现象,各部门间容易相互推脱责任,导致环境治理监管力度不够,环境治理缺乏健全规范制度,不能对环境治理过程进行有效的约束和规范。2.4矿山环境治理技术流程不够完善因为矿山环境治理这一过程属于环境治理中较为特殊的治理问题,所以通常的环境治理技术很难满足矿山环境治理。常规环境治理技术主要就是测TP、COD、TN、BOD等各项指标,再根据所测数据而展开相应措施。但是由于矿山环境治理的特殊性质,导致这种常规测数据的方法并不能运用于矿山环境治理过程,即使这些数据能被运用矿山环境治理,但其技术流程也不完善和成熟,对矿山环境治理作用效果自然不理想。3.矿山环境治理的必要性

  矿业是一个基础性行业,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国民经济生产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它也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主要表现在:

  (1)采矿产生大量废气、废渣、废水。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煤、煤矸石、尾矿等的自燃粉尘、扬尘和一些易挥发气体,由于废气、粉尘及废渣的排放引起大气污染和酸雨,矿山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煤矸石、露天矿剥离物、尾矿。我国每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中,85以上来自矿山开采。我国每年因采矿产生的废水废液的排放总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70的以上而处理率仅为4左右。(2)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的稳定性导致开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矿业生产的正常开展甚至成为局部不稳定因素。(3)破坏和影响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各种水环境问题由于矿井疏干排水导致大面积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破坏矿区水均衡系统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泉水干枯水资源逐步枯竭河水断流地表水入渗或经塌陷灌入地下影响了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原来用井泉或地表水作为工农业供水的厂矿村庄和城镇发生水荒。(4)采矿业占用并破坏大量土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由于采矿而被破坏的土地约1.4万-2.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各项建设用地及其它破坏占用耕地的45。造成矿山占地的原因,主要是露天采场及各类矿渣,尾矿垃圾堆置所致。4.矿山环境治理的应对方案(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废弃矿山矿地整治工作的新机制,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矿地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达到矿山复绿又要实现矿地整治后可利用的目的,工程量大、时间长,涉及的部门多需要由政府主导否则单靠国土资源部门难以承担政府的职责应是制定规划编制治理方案组织治理工程的招投标和项目的竣工验收具有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资质的企业通过招投标取得项目的施工任务成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地整治的主体具体负责治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2)整顿矿业秩序加强矿山环境建设提高。矿业准入条件矿业秩序混乱不仅造成了矿产资源的严重损失和浪费侵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合法权益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尤其是小矿山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投入少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也无力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进行投入所以应本着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要严格审批并适当的提高矿业准入门槛。(3)鼓励多元资本投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地整治并建立治理资金投入和利益补偿机制推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地整治工作的开展由于废弃矿山的矿地具有不同的所有权性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很难将农村集体矿山的矿地进行整治可采用先征用后治理的办法。(4)由于矿山环保管理中执法主体不明确,矿山环保涉及到的环保水利林业安全监察,矿管等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矿山环境保护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环保、水利、林业、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之间的责任,理顺矿山环境管理体制。5.结论矿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不仅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福利,也为社会

  

篇六: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浅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我们生活水平和接受教育的提高,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跟着有所提高。大家现在关心的民生问题中环境是占一个比例的。伴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话题,那环境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对环境的保护呢?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环境;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环境案例分析;科学发展观

  一、环境

  1935年5月11日早晨,在美国东部城市上空出现了一种可怕的景象:一阵阵黑色的狂风呼啸着不停地从西方刮来,遮天蔽日,把太阳都遮没了。这挟带着大量的黄沙和尘土的黑色狂风是从遥远的美国西部草原刮来的。它东西长一千五百英里,南北宽九百英里,高两英里,整整刮了三天三夜,横扫了美国大陆三分之二的面积。狂风过后,河流干涸、庄稼枯萎、牲畜死亡,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被迫逃离了这可怕的灾区。这一年,美国冬小麦减产一百零二亿斤。更为严重的损失是,西部草原变成了裸露的沙漠。据统计,大约有三亿多吨肥沃的土壤被刮到大西洋里去了。这就是震惊世界的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黑色风暴。看到这可怕的场面,听到那惊人的数字,你一定想知道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人们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造成的恶果。

  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来自自然,又从自然中获取了太多太多,但我们却不知道珍惜自然,保护自然,以至于环境越来越差,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正在不断遭受大自然的惩罚。愿我们能够从以上事例中吸取教训,更多地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真正意识到破坏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自觉地保护环境,那么我深信,在中国这块广阔富饶的土地上永远不会刮起黑色风暴。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围绕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构成中心事物的环境。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环境。

  二、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

  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三、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一)环境保护的需要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复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正是在人类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种种环境损害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内心的革命性变革。”[1]也就是说,欲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则是必由之路。

  (二)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要求

  我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环境立法工作,时至今日,可以说是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然而,我国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归根结底也是环境意识的问题。公众环境道德素质低,导致随意破坏环境的行为随处可见,乱扔垃圾的,随地吐痰的等等;企业管理者的环境价值观不正确,导致其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惜以污染环境和滥用自然资源为代价;行政执法人员的环境责任感淡薄,导致其在环境执法中,玩忽职守甚至放任纵容。

  此外,我国的环境法律中规定了公众参与制度,如在环境行政许可中,环境行政听证制度是典型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表现,此外,公众也是对其他社会主体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主要监督者。然而,公众环境意识的高低和对环境法律知识及环境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公众参与的效果和水平,决定着这一制度作用的真正发挥。

  当今法治建设的发展要求赋予和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不论国家为保护公民的环境权作了多少立法上和执法上的努力,公民的环境维权意识是决定公民能否真正享有这一权益的决定性因素。从以上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我国加强环境教

  育不容忽视,且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2]JoyA.Palmer著,田青、刘丰译.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版.[3]杨明主编,唐孝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华夏出版社,2002(11).[4]钟启泉著.环境教育的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5]杨朝飞著.环境保护与环境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6]吉奥尔当著,高如峰译.环境教育的教学原則与学习原则,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5).

  

推荐访问: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必要性 重要性 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