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18篇

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18篇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发挥教研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杜志民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来  认识。而“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18篇,供大家参考。

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18篇

篇一: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发挥教研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杜志民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来

  认识。而“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也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方式。在长期的教研工作实践中,在充分发挥三者作用的同时,应与时俱进地走“引领式”校本教研之路,通过教师引领、骨干引领、领导引领、专家引领等方式,搭建多元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达成教师成长的“自育”和“互育”,促进教师自身和相互间的专业发展。

  一、同伴引领,在反思中提升同伴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教师的学习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专家培训和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建立同事之间横向的平级交流与分享,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让教师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学校应重视团队建设,鼓励教师之间互助、合作与共享。学校应在教师之间强调团队意识,在合作与互助中倡导教师的自主发展。可以设立“和谐年段奖”,开展以年段为主的学习研究活动,开展以年段为单位的分学科教学比武活动、读书论坛活动、教学研讨活动等,主要做法是:1.互动听课。各年段采用“跟踪听课”制度——每位教师每月上两节研讨课。本组一人上课,其余教师跟踪听课。同年段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根据研究主题对其教学进行诊断性分析。每位听课教师都要进行“四个一”的评课(一句欣赏的话语;一个问题的质疑;一条合理的建议;一篇真实的评析)。执教者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课堂

  预设与生成、课堂参与与实效、课堂问题与原因等)。2.自我反思。教师有了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同伴指点和评议,

  对自身课堂教学的优劣有所认识,因此,更需进行自我反思,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教育教学的本质进行理解,并自觉地对自己已有教学行为和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如“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过程是否表现了“公正的品质”是否“有耐心”“豁达的胸怀”“敏锐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等。在这诸多的品质风格之中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也表现着教师的智慧和素质。通过这些研讨,引导教师学会倾听、吸纳、交流与反思,系统、全面和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从制度上鼓励教师之间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的积极的团队关系,从而带动整个团队和促进个人素质的提高。

  二、骨干引领,在比较中提升骨干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点。充分发挥校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备课组长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这一优势,采取给他们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的办法,使他们在同伴互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引领的形式有:1.指导式。让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充分发挥师傅的特长,不断营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鼓励教师互相学习,建立师徒带教制度,以培养新教师,促进其成为校本培训中的优势资源。2.观摩式。定期举行师徒教学观摩、公开课展示、教学评比活动。在活动中师徒互找差距,发现亮点,寻找不足。

  3.研究式。以问题为中心,以课题为抓手,展开研究式师徒合作——就共同关心或研究的课题进行讨论,形成学习研究的共同体。

  4.活动式。骨干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的定期讲座,“名师工程”的“三个一”活动(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做一次专题讲座、组织一次学科教学研讨),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或示范,不但提高了他们自身的素质,而且使其他教师受益匪浅。

  三、校长引领,在示范中提升校长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增长点。在校本教研中,校长既是参与者又是指导者。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校长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校长的人格魅力、专业水平、示范带头作用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个敬业、诚信、友善、正派、公道的校长是教师为人做事的楷模,是教师学习的榜样。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校长,能够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从宏观到微观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达到较高的专业发展水平。校长是学校的一员,也是教师队伍的一员。校长也需要不断发展、提高。如果校长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能够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会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的学习、研究风气必将会长盛不衰。校长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有:1.指导读书读报。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学校应要求教师读好两种书:一是读“理论书”,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魏书生的《教书育人漫谈》《班主任工作漫谈》;学习课程理论,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时代》;阅读新课标原文,品味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等;学习化组织是最具竞争力的,重视并创造条件让全校教师投入学习,个人和集体都会受益颇多。二是读“实践书”,深入开放性的课堂互相观摩学习,研读教学案例和课堂实录,品评名师的课堂教学等。

  2.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应让教师明白学习能丰富人的内涵和修养,开阔视野,引导思考。作为校长,应学为人先,与时俱进。多读书、多思考、多借鉴外地外校的先进经验,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多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深入班级,调查研究,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校长要以研究的态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力求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干成精品,在成就师生的同时,不断成熟自我,成功自我。总之,校长要善于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四、专家引领在指导中提升专家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教师在同伴、骨干、校长引领的基础上,必须还要有具体的高水平的专家引领。让学校的骨干教师与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修学校教研室的专家结对,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的方式有:1.专家走进学校,为教师作学术专题报告,引入教育新理念、新信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帮助教师从理论的高度上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2.专家走近教师,就有关热点问题进行解剖和探讨。要充分

  发挥特级教师、教研员、专家的作用,去积极引领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理念,进行问题会诊,归因分析,共同探究,提出方法,解决问题;同时,把众多相对分散、零碎的思考,分门别类,在更高层面上加以总结、提炼,注入更多的理性思辨,摸索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高质量的教研成果,努力推广开来,使教师思想日趋丰厚、成熟。

  3.专家深入教学现场,引导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可以邀请专家开设示范课,专家们先进的理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使教师们受益匪浅;可以聘请有关学科的教研员或有关方面的专家来校,深入各学科教研组,指导教师备课,深入班级听课,组织大家评课。通过合作,让教师增强专业发展必须具备的“沟通、合作、交流”的意识,从而使教师专业化成长得到有力地推进。

  实践证明,引领式教研使我们的教师少走了许多弯路,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水平都能得到较快提升;引领式教研使科研的根基更深入,教研的空间更广阔;引领式教研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效!

  (作者单位:福建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

  

  

篇二: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中国期刊网wwwqikanchinanet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褚丽霞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玉门街小学730060近年来我校重视教科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提升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了教科研在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减负增效中的先导地位着力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特别是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有利

  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近年来,我校重视教科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提升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了教科研在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减负增效中的先导地位,着力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特别是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有利。

  一、课题研究激发教师主动学习

  没有先进理念武装头脑的教师只能成为一个“教书匠”,教师的成长需要“专业引领”。教师为了尽快地成长,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而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正好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如在研究由我负责的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家长学校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时,课题组教师每个人都分配了相关的材料收集整理任务,在课题会上作交流学习,我们借鉴了其他课题研究的先进成果,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这无疑使得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同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的课题专题培训会、校教科室组织的课题研讨会以及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营造主动学习氛围,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以最快的、各种方式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使自己快速成长。

  二、课题研讨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学校现已有国家、省、市级规划课题15项立项或结题,个人课题42项,其中,6项规划课题分别荣获兰州市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伴随这些课题生成了许多研讨活动,在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中,让教师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有效加快了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1.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学校广泛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赛课、美文诵读、“三字一话”比赛、优秀教学设计展等活动,极大调动了年轻教师自我提高的积极主动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鼓励跨学科、跨年级开展校本研究。在教研组开展的听评课活动和有关的知识理论学习活动中,我们鼓励跨学科、跨年级,促进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教师之间的交流,从而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3.读书交流研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学校购置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为全体教师配备了一本读书笔记,鼓励老师们把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受记录下来,积极参与平时的读书交流活动,在各自的博客上发表读书心得。每学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实现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教师间的学习,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构建现代化校本教研信息平台。在学校的引导和鼓励下,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了问题,或是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会马上发布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论坛里;如果是共性问题,那么一定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量跟贴随之而来,很快成为校园网上讨论的一个热点。而这些网上的热点问题,正是我们需要集中力量去研究、去反思的最佳研究课题。为了便于老师们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我们还利用学校网络系统建立了各年级组、学科组的共享平台。

  5.教研日志促发展。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学校专门创建了教师校本教研QQ群,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研空间,随时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日志,教师之间可以随时访问,获取教学的有效信息。教导处每月将有效的可利用日志和信息编辑成册《似水流年》,使教研QQ群真正成为指导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平台。

  三、研究实践助推教师反思教学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实际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我们通过不断地尝试、反思,掌握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技巧并结合自己的特质和教育对象的实际,逐步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或者是学科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得到了发展,得到了提升。

  1.课题研究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我们所制定的实施方案,就所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而设置的研究课是我们课题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就是在听公开研究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上汇报课是快速提升自己的主要途径;对于教学骨干、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说,上教学示范课也是一种快速提升的好办法。

  2.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经常让教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评价,然后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让教师们在不断的“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再反思——再调整”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在这方面我们有过很多实践,例如:学校张英老师在教学研究上主动实践,多次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积极参与讲课、评课活动;在教学的同时致力于学校课题《建立成长记录,实施动态评价》、《小学语文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小学教师电子备课的管理与操作研究》的研究,已通过省级鉴定并获科研成果奖,主持的个人课题《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策略与研究》也已结题并获奖。课题促使该教师反思教学,个人成长很快,2008年荣获兰州市第九届教学新秀称号,2011年荣获兰州市优秀班主任称号,2010荣年获西固区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西固区骨干教师称号,2012年获西固区名师称号。

  总之,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打造学校品牌的根基,同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几年来我们开展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每位教师无论是在业务能力方面还是在教科研方面进步都很快,我校教师队伍实现了向“名师带动型”、“专家引领型”教师团队的转变,我校师资整体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研“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1】GHBZ30。

  

  

篇三: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题引领,让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2017年第47期

  文|黄晶

  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服务的思想,培养教师能力,增强教师实力,发挥教师潜力,方能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强化学习意识,促教师在学习中成长

  美国学者彼得·贝克说过:“缺乏学习能力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悲惨的,但对一个组织来说是致命的。”为此,我们积极引导教师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硬件方面,在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同时,一方面努力挖掘和利用现存的文献资料,另一方面加大投入,购置新的图书、报刊、情报资料。软件方面,加强培训,指导教师建立科研夹,利用教研和校务会时间进行交流;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把教科研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中,使学习变成教师自发的需求。教师的观念在学习认同、尝试体验、进入角色、渐入佳境中转变,在创造性教学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完成,把课题组的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思想,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形成研究群体,促教师在互助中成长

  由于课题组是一种学习共同体,能够促进教师之间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实现共同成长。为此,我们在抓教师个体的同时,注重教研组群体建设,努力探求一条使教研组具有和学校发展相一致的教研组建设策略,释放教研组的辐射能量,形成合作竞争、优势互补的教研格局。“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SD项目)“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经验总结与推广的研究”等一系列课题研究中,我校教师积极采取多种互助形式。为了防止课题虚化,我们采取教科研一体化,课题组长同为教研组长,真正把教学中的问题当作科研课题来研究,从听课后的教学诊断,到课时的创造性再设计,教学方案在相互借鉴中逐步完善。

  借助外力,促教师在专业引领下成长

  教育科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教育科研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积极为教师创造与专家对话的机会,带领教师反复学习詹万生、史根东的报告;想方设法让教师亲临全国的、全市的展示课研究课现场学习;请来特级教师、市区级教研员听课评课,引导教师提高与专业领导对话的能力,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学会合作,学会对话,学会研究。

  创建学术研究氛围,促教师在和谐中成长

  我们积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管理行为,教学管理指导思想从“指导与管理”转向“研究、指导与服务”,工作重点从常规管理转向过程管理和发展管理。尊重教师参与的权利,树立教师参与的意识,创造教师参与的氛围,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提供教师参与的机会,注重教师参与的过程,培养教师参与的能力,展示教师参与的结果。帮助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倡导团队精神,倡导通过竞争激发活力,共同进步;营造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

  完善评价机制,促教师在激励中成长

  把教育科研纳入教师评价中,建立“教、学、测、评、改”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师自我激励、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教师评价机制。在衡量教师评价结果时,更注重教师的纵向发展的轨迹,关注教师发展的进步幅度,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每学期教师进行自评、群评,教师对每个阶段自己的发展做出反思,自我鉴定。启动骨干教师管理方案,平等竞争,择优上岗,优胜劣汰,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形成重成绩重贡献,向骨干教师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利益留人。

  几年来,我们坚持教科研一体化,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新源里第四小学)

  

  

篇四: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浅析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

  本文以省级科研课题?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为例,总结和分析了幼儿园实施课题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课题研究可有效地提高教师整体教育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论文结合实际归纳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即依靠专家引领。

  关键词:

  幼儿教师课题研究专业化专业成长

  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当今幼教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幼儿园持续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从事幼教工作近30年,走上行政管理岗位有26个年头的幼教工作者,笔者认为当前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社会开展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实践证明,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笔者所在幼儿园通过省级科研课题?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专家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外援条件

  镜湖幼儿园2005年承当了省教科所重点课题?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立项后,我们积极争取外援,聘请安徽师范大学束从敏老师担任科研副园长,对全园教师进行教科研方法培训,围绕课题研究开展专题讲座,同时解答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同时还邀请中学物理教师来园为教师们做“教师科学素养讲座〞,深入浅出地将新课改理念贯穿其中,使教师们受益非浅,科学素养大大提高。

  任何课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在确定研究课题后,课题组成员广泛查阅资料,收集文献,共同讨论学习。我园购置了大量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搜集与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每次教研活动都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幼儿科学教育理论和教科研理论。同时,鼓励教师平时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查找资料,在教研活动中设立主讲人,担任主讲的老师向大家介绍自己搜集的理论文章,互相学习、借鉴、提高。

  我园教科研活动的开展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系统深入地学习?纲要?,结合课题对科学领域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理解,深刻领会科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同时,坚持开展课题研讨会,积极上好科学活动教研公开课,和专家共同探讨幼儿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我们还通过问题式学习、互动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三种形式,让教师们在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开放对话,分享认识和体会。问题式学习是就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研讨学习,如教师在科学活动课题研究中,产生了“科学活动材料如何投放?〞“怎样运用记录方式培养幼儿严谨的科学精神?〞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教师们积极查找资料,学习先进经验,并以这些问题为内容开展系列研讨课,在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分析梳理失败案例的过程中,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发表见解,深入讨论,提出解决策略。及时的经验交流和实践研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互动式学习是把我们在互联网或幼教专业杂志上搜集到的最新优秀活动方案拿来,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良,然后上公开课,课后集体研讨,拓展思维。体验式学习是转变角色意识,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幼儿的“学〞,从幼儿的开展出开展开实践研讨。

  专家引领,全面系统、形式各异的理论学习,指导了教师的教育实践,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矗

  二、反思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任何课题的研究都有其预期目标。为取得课题研究的成果,在?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以教学为主导,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叙事研究、活动设计、案例分析、中期论文等方式,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园非常注重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用内省和自悟促进教师专业开展。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反思能力、实施教育的手段、引导幼儿学习的方法以及对幼儿成长的分析评价等非常重要。当教师这些方面能力增强时,其教育技能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是幼儿教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有需要才会主动。教师们的反思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以我园开展上述课题为例,课题研究工作开始后,我们要求教师作观察记录。起初对教师来说,这只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但通过一次次的记录,有的教师开始发现了问题——在记录过程中有不妥当且需要改良和完善的地方。这正是进行科研工作的目的所在,是她们反思内化的结果,是帮助教师成长的契机。于是我们与教师进行及时地沟通交流,改良记录方法,保护教师“发现问题〞的智慧火花,此时教师已处于主动观察幼儿的状态,有的甚至忘记下班。科研工作对教师分析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比赛和教学研讨

  为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活动,以赛代训,使教师的教学水平突飞猛进。如,每学年开展全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参赛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到达教学最优化。赛后,被评为一等奖的教师给大家上示范课,开阔大家的眼界。此外,开展“教师现场教案设计比赛〞“多媒体软件制作比赛〞“教玩具制作比赛〞“环境创设评比〞等活动。在这样的岗位练兵过程中,教师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开展上述课题研究时,针对材料的投放、提问的设计、记录的运用等问题教师们进行“一课三研〞。如大班科学活动“小小笔帽浮起来〞,上了几轮公开课。其中对“笔帽浮起来〞方法的记录、统计环节,前后进行了两次研讨课的教学,对第一节课在集体记录表上记录存在的问题深入研讨,达成共识后又进行改良后的教学,改良后的教学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极大地锻炼了幼儿的分析统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中教师认真总结珍贵经验,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其中,活动方案?小小笔帽浮起来?和论文?幼儿园科学活动中记录卡的运用?在第二届全国幼儿科学教育研讨会上获奖并刊登在?全国幼儿科学教育研讨会优秀论文和活动方案集?上。

  促进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目标。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预设方案的能力、观察反思的能力、捕捉回应的能力等。而提高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反思与实践,在真实活动情景中交流对话,不断促使教师的视角和思维变得敏锐和客观,学会质疑,学会分析,学会选择与运用。

  

篇五: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研、科研融合,助推青年教师专业化

  成长

  摘要:教研和科研看起来是教科院两个并列的活动,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主题、学科或是评价方面将两者进行融合,让教研和科研成为一体,从而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促进青年教师发展。

  关键词:科研、教研、融合

  教研和科研是教师在小学教育中较为重要的工作,大多数人对它们的认识不够清晰,他们认为教研和科研是两个领域的事情,不能够融合在一起。事实上,可以对教研和科研进行转型,让科研深入到教学的领域,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帮助教师形成比较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教师能够将解决办法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让教研结合科研,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教学问题,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去解决。这样,两者就能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教研和科研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成长。

  1.教研和科研的融合是必然选择

  教研和科研,两者既存在着不同,又存在某种关联。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会发现一些教学的问题,在进行教研时,可以将科研的成果运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这样,除了能够解决教学问题,还能够对科研的成果进行检验。科研的存在,可以帮助教研走向深入。如果将教研和科研完全区分开来,那么,科研就成了一种无法实践的理论,失去了科研的意义;没有了科研的教研,就不能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仅仅是教师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

  随着我国新的课程标准的出现,过去的教研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教育需求,教研不再是注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而是逐渐的向理论化的方向发展,开始注重教学的理念,这就会联系到科研的领域上;与此同时,科研也在发生着转变,科研不再仅仅是一些理论,而是越来越注重将理论运用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师本身。因此,教育的发展推动着教研和科研的融合。

  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研究也伴随着教师的职业生涯。研究这一项活动能够让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着长期的研究兴趣。教师不断的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分析和思考。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在教学中能够发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掌握很多教学的一手资料。教师能够利用课堂,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教育理论的正确性。这使得教师既能够拥有研究的资料,又有研究的机会。将教研和科研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1.教研和科研融合的方式

  将教研和科研融合在一起,并不是为了形成多么多高深的理论,或者是多少种的教学模式,而是为了让青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的解决青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效率。将教研和科研相结合,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的了解,帮助青年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有效的加强教科研工作的结合,让教科研工作引领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成长,下面,将对教科研工作进行探索。

  1.主题的融合

  教师彼此之间相互交流,需要一个共同的话题,不然很容易出现混乱。课题,就是教师能够进行研究和讨论的话题,教师可以针对课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围绕课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因为课题是要作为教研和调研共同的主体,因此,所

  提出的课题必须是有深度或者是有意义的问题。课题还要具有一定的个性,这样,能够让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教师都能够进行讨论。

  在整个学期开始之前,教导处和教科室要进行交流。学校有主要的课题进行研究,教导主任在带领教师编写学科纲要时,一定要联系学校的主课题,防止研究偏离主方向,然后让教科研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1.学科的融合

  教科研的融合要注意让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参与进来,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将性质相近的学科或者是性质差别较大的学科分别放在一起进行研究,这样,能够有效的拓宽教师的学科视野,而且,不同学科的知识、教学方法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交流,从而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对教学问题的时候,能够灵活的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1.评价融合

  教科室、教导处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进行考核,了解教师的教科研进程和成果。每一个教研组要将自己所选择的课题研究内容写成研究报告,然后教师之间交流探讨。教师可以在交流中进行反思,发现他们自身的不足之处,改善他们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互相交流中获得提升。

  三、总结语

  在推进学校校本教研的时候,要能够尽可能的保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让教研和科研从主题、学科、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融合,让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为科研的实践地点,将科研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杜永峰,张莹,刘清.论高校教科研成果孵化在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中的嵌入式服务[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02):59-64.

  [2]周朝晖,黄思国.互惠共生,促进共同体学校教科研一体化发展[J].中小学管理,2019(10):22-24.

  

  

篇六: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我们借助地域资源、文化资源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确立了《西瓜的种植》和《绣球灯舞》两个课题。在实践活动中,我把学校周围的资源作为一本丰厚博大的教科书,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在实践中探究、感悟,获取知识。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各种能力,增长了知识,有力的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而达到教育目的。其核心价值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关键词】借助地域资源文化资源

  开发实践活动

  促专业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学方式的实践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这里教师可以尽情发挥水平,展现才华。课程的实施就是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拥有尽量丰富的实践经验,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现状。祝阿镇中心小学依托了当地的地域资源、文化资源选择了《西瓜的种植》和《绣球灯舞》两个课题进行研究。

  一、改革创新,走适合自己的路如何实现教学与当地资源的有机结合,走出一条适合学校、学生、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有特色的道路呢?我也曾困惑、迷茫过。教材哪里来,教学怎么教,课程怎样上?一系列的难题摆在面前。我校坐落在石屯村,石屯村种植西瓜远近闻名,每年2-6月份学校、学生在浓浓的西瓜种植过程中生活,学生放学回家也参与其中,经反复研究,我们把“西瓜的种植”作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题之一进行研究。

  二、目标确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课程目标确定了之后,我们又成立了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有不同特长的教师做兼职,我们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西瓜的种植》这一课题首先是实践基地的建设:起初我们因地制宜采用的是教师家属的责任田,由教师家属临时做为辅导员进行讲解,我和学生共同参与。学校对基地的使用给予适当的补偿,前提要保证学生的实践要求。我虽在农村长大,但对西瓜的种植方法一窍不通,小时的记忆是适宜的季节,把一颗种子埋到土里,发芽、开花、结果。不像现在立春前后,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天气,人们便开始整理苗棚进行育苗。因此对实践中的每个环节非常感兴趣。于是,便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其中且受益匪浅。现在,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当地村委会无偿划拨给学校条件较好的地块,作为学校的永久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给课题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三、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收获在收获中获得快乐《西瓜的种植》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下面通过实践活动中的几个小故事来展示我们的做法吧!1、课堂回归自然,学生天性得到释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改变以往把学生圈在教室里,在课堂中学习课本上知识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融入大自然,在自己动手实践操作中去体会,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在课题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知道现在种植西瓜方法科技含量很高,在-10°C左右的天气育出西瓜的幼苗是非常地不容易,幼苗需在25°C以上的温度才能生长。改变这一环境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架设高温棚,要想让西瓜苗在里面健康生长,还得加盖小弓棚。当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是尽量让西瓜早上市,获取更多的收入。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懂得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如怎样提高温度、控制湿度等等。在西瓜的嫁接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杆插”还是“靠接”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西瓜苗的茎是那么细嫩,切割45°角时需用心专一,否则就前功尽弃,对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过45°角,知道了角的大小,学习嫁接还算容易,但对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难度大了些。从这里学生可以体会到虽然是种地,但没有扎实的数学知识,也不可能种好,嫁接也不会成功。再如每次上实践活动课回来之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收获,学生动手实践了、经历了,感觉原来写一些真情实感不是多么的困难,从而领悟到写作的快乐。

  2、家长资源充分利用西瓜的育苗过程一般是在立春前后,我们根据学生居住的村庄不同,年级不同,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寒假中跟随家长参与整个育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苗的过程,学习育南瓜苗、西瓜苗的方法,完成活动记录。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家长明确老师的教学用意之后,他们那种关注孩子的爱心、教育孩子的诚心、指导孩子的耐心会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我这个做教师的都有说不出的感动。从下面的几幅图片可以展现。

  当然,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开始,家长也是不理解的,认为孩子只有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学习,我们带领孩子出外去实践是瞎胡闹。他们种了一辈子地,不希望孩子再与黄土打交道。我做为教师对家长的想法很理解。那用什么方法去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呢?我努力的去寻找:我把活动的照片集中起来做成课件去展示;把学生的活动记录仔细斟酌,从实践活动的感悟中寻找学生的所想。从家长的评语中寻找我的所要。

  3、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作为实践活动课的教师我感受到比在课堂教学的担子更重一些,就拿我们的一节授粉课来说吧!西瓜的授粉是在农历4月份。西瓜苗拖秧开出黄色的花朵。柔弱的小蜜蜂也赶来帮忙授粉,但仅靠它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实施人工授粉。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辨认雄花与雌花,授粉的方法,知道授粉的最佳时间(早晨七至八点最好)。为了保证授粉效果,我与校长商议采取走班,争取学生用最佳时间学会授粉技术。再就是授粉前我让有经验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实践经验。这时,同样情况下应给学困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给同学们介绍经验,指导做法。弥补课堂学习中不敢说,不愿讲的不足。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张扬他们的个性。大家知道学困生上课像个小绵羊,下课又像小老虎,某种原因使他们成为学困生,我想这也许是开启他们智慧的钥匙吧!

  

篇七: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近几年来,我们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以“数学素养”课题研究为载体,以“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为工作思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着力点,创新教学研究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强化课题研究意识

  课题研究是校本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校办学层次最有效的途径。为了强化课题意识,提高广大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水平,学校多次派出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级课题培训活动,多次举办课题研究工作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课题研究离自己并不遥远。实验教师不应该是一个课题研究被动的实施者,应该是主动的实践者。

  二、课题、校本科研、教学一体化

  课题研究校本化:从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实际出发,为了解决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困难,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选取相关问题作为课题,挖掘学校潜力,利用学校及社区的资源展开研究。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性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学习、问题探讨、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渗透到日常的教研活动中,让常规性教研服务于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让教师们做到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教学。

  三、搭建课题研究“三台”

  1.搭好网络学习与交流平台。电脑网络正以方便、快捷、容量大、交互性强、直观等优势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电脑网络是我们学习与研究的有力工具。我校充分利用网络,为广大教师构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加大交流和学习的力度,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2.搭好课堂展示与切磋平台。课堂既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科研的主渠道。把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空间,让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见解,运用在研究中所掌握和领悟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搭好成果收集与呈现平台。我们的课题研究虽重于过程,但也不忽视其结果。积极收集、整理研究过程的资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课题本质的理解与认识,有助于我们对课题成果的总结与推广。同样,重视对课题成果的收集与归纳,有助于我们对课题的全面了解与深化。

  四、奏响课题研究“四步曲”

  通过几年来课题研究的开展,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弹奏好课题研究的“四步曲”,才能让教师在研究中幸福成长。

  1.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通过自主读书、校本培训、专家引领,教师接触了与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一些教育理论,学习了一些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了一些开展课题研究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

  2.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教育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大凡成功的教师都注重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只有注重实践应用的学习,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只有将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们的实践就是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在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

  3.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做研究型的教师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近几年,学校领导亲自抓课题研究工作,对课题研究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都在课题中迅速成长起来。我们深深感到,只有以教师为主体的群体性教育科研,才能使教育科研与学习培训、教育教学实践有效地沟通起来,才能使广大教师感受到发现与探究所带来的喜悦与乐趣,也才能让一般的教师成为骨干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成为研究型教师。

  4.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思考与提高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几年的课题实践研究,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带动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的办学水平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回顾几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促进了教师从工匠型向专业型的转变,由过去只重教书、不重教研变为既重教书育人又重教育科研,教研气氛日益浓厚,教师的课堂行为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家已经改变了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模糊认识,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成长。

  在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教育改革必然需要教师的专业理论与技能作支撑。开展课题研究不仅是教师学习、领会最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平台,更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篇八: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崔勇杰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第06期

  社会在转型、转轨,以适应时代潮流发展;教育发展的大气候、大形势急需教育工作者转型、转轨;要求教师变教书匠、经验型为学习型、科研型、专家型。学校也要不断转变观念,引领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轨道上来。那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呢?我们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调动教师主动发展与自身利益发展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以此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千树万树梨花开”——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课题组应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教学创新营造氛围,让新的理念、新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成为课题组新的时尚,使课题组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的心理安全港和精神加油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是作为研究者、作为主人来参与的,带着疑问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思考,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课题组内教师提出的不同教学观点和进行的教改尝试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使课题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课题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

  1.打造一个高效的课题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教科组组长、学科教研组组长为成员,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2.建立配套的、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如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能为教师的校本教研提供一整套角色行为的规范模式,使得教师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有章可循。还可以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如课题研究规划制度、教后反思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题教研例会制度、互相听课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目标激励制度、教研成果推广制度和相关奖励制度等,在校内营造“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良好文化氛围。

  3.采取多种资源共享形式。专家参与是课题研究的源头活水,在课题研究实施中,老师需要专业引领,需要专业研究人员的帮助。因此,建立一个多种力量介入的教研共同体十分重要。为此,我们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所谓“请进来,走出去”就是请科研机构的专家、学生和有成就的教育工作者来校诠释新课程,为我们指导课题研究的方向和侧重点,同时学校还应以开放的心态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所谓“走出去”就是多派本校教师外出学习、取经,使其成为骨干老师,并委以重任。如担任课题负责人、示范课教学、带徒弟、树名师等,让他们的专业特长充分地得以展现。

  4.搭建多个课题研究平台。在学校大校课题的引领下,每位老师都可以研究一个小课题或几个教师同时研究一个小课题,让学校课题和老师小课题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使每个教师都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课题研究这个大环境下,学校可采取互相共享、课堂观摩、师徒结对、教学比武、兄弟学校纵横交流、撰写教学叙事(随笔)、网络学习等形式,使我们的课题研究不空有其名,能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到实处。

  二、“万紫千红总是春”——激发共同参与

  课题研究体现了“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新理念,它折射出的教师角色转变与专业职能拓展,表现教师生存状态的转变,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广大一线教师的教研积极性,促进教师在岗位上的专业发展。课题研究可以以学校为中心,成立一个课题大组,在挖掘地域优势的基础上,选择一个研究的侧重点,对相应的学科进行深入的研习,并且要让教师了解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帮助他们提高课题研究的意识,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在课题研究中主动发展的自信心。当教师在课题研究上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给予充分肯定,及时帮助他们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理念,并形成规范的教研行为,使他们尝到课题研究的甜头,从而实现教师从“经验型”到“学习型”,再到“专家型”的转变。

  三、“映日荷花别样红”——倡导科学评价

  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可以积极帮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切实有效地得以落实,以使教师自评真正起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改进教育服务的目的。为了能全面而客观地对教师进行评价,一般都采用多途径、多主体来评价教师。较为常见的教师评价方式主要有: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等。这些都可以记录在教师的成长记录袋中,便于了解教师发展轨迹,促进教师有方向性地发展。

  

  

篇九: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自己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因此我们组织教研活动时首先考虑教师的需要来设计主题深入学校调研深入课堂听课开展问卷调查和分析了解和掌握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实际问题据此归纳提炼出教研活动的主题使教研活动更具有现实性和民意性赋予教师更多的话语权

  立足课题研究,创新教研模式,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笔者所在城区的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水平一直在广西柳州市四个城区中处于较落后的位置,而且学校之间的差异较大,教育科研水平不均衡,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2010年城区加入了广西教育厅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基础教育教师素质能力提升”项目中的“小学攀登英语实验”子项目的行列,攀登英语项目的实施给了我们改变和提升的平台。这是一个契机,立足于该项目的课题实验研究,可以让我们尝试对区域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作出改革,转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教研模式,打造区域教师团队,促进区域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建设区域学习型教师团队,多途径搭建学习与交流平台

  城区为英语教师搭建各种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教师的发展。

  1.全面培训,全员参与

  组织城区英语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特别是“攀登英语项目组”召开的课题培训会,使全体项目实施的一线教师能与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面对面地交流和互动。

  2.实地考察,学习取经

  我们还组织各校英语教师到北京实验学校考察,对课题项目的实施做深入的了解。这种把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做法引入城区学校的方式,促进了区域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进步。

  3.专家座谈,思维碰撞

  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广西高等学校的博士为城区英语教师举办讲座,进行特别的指导和解答课题实验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共同探讨英语教学之路。教师与专家实时互动,对小学英语教学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骨干引领,多层结对

  充分发挥区域内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区域内先后建立“三名工程”(名校、名校长、名师)和“首席教师”制度,以点带面,促进区域内全体教师的成长。有特长互补或有相同需要的教师之间建立师徒或结对子关系,结成学习伙伴。

  5.校内学习,完善制度

  城区教研室督促各个学校开展定期例会活动,组织一线教师,特别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学习《课堂用语100句》《攀登英语教师指南》等实用内容。

  建立健全教研学习制度,如例会制度、组内听评课制度、家校协同制度等,设计具有本校特点的课堂观察表,教研员不定期下到各校参与指导教研活动。

  二、建设区域教研型教师团队,高质量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

  目前,学校教学研究中为“考而研”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较少进行真正的专业反思,主体意识缺失,教研主题和组织的活动不具有连续性和渐进性。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确立“因应需求,激扬活力;教研并举,教管并重;有效主题,有效活动”的原则。一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自己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因此我们组织教研活动时,首先考虑教师的需要来设计主题,深入学校调研、深入课堂听课,开展问卷调查和分析,了解和掌握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实际问题,据此归纳提炼出教研活动的主题,使教研活动更具有现实性和民意性,赋予教师更多的话语权。我们将这一理念贯彻到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为学校课题组的教研活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我们还为教师搭建了主题连片式教研、校际连动式教研等活动平台。通过促成临近若干所学校的教研联合体,或根据学校发展水平组建教研联合体,来开展经常性的教学交流,采取现场观摩、视频转播、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课例研究。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入手,找准切入点,实现集体备课和集体攻关,达到有效教研这一目的。我们开展主题式教研,通过“自主备课—集体议课—课例展示—问题交流—改进设计—总结提升”这样的流程进行团队合作研讨,使集体与个人钻研相结合,整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团队为一个整体开展课题研究,主持主题教研活动,进行团队研修汇报和展示,是我们区域教研的一个创新,它将每个孤立的教师个体组织起来,形成凝聚力,有助于团队中所有成员的专业发展,体现了“城区教研室—实验学校—英语课题组—一线英语教师”自上而下的管理、指导体系。同时把一线教师的个体能力凝聚为教研团队,而教研团队能力的提升和成长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研水准,形成“一线英语教师—英语课题组—实验学校—城区教研室”这样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1.校际会课,交流研讨

  开展区域小学英语中心组的研讨活动,主要通过“课”的形式来交流和互相学习,探讨课堂问题的解决。以“上课—反思—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的流程展开。教师通过对具体课例的研讨,结合理论学习,逐步向教研型教师转变。例如,我们在一所小学开展区域“攀登英语和常规英语有效整合的研究”课题“小组合作学习”主题连片教研活动,活动深入研究了攀登英语和常规英语有效整合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热点、难点问题,英语团队进行了课题研讨展示、课例展示,与会的英语教师课后互动研讨,积极交流。

  2.教学互访,相互开放

  各校英语教研组之间相互邀请,主动走访,形成智慧共享。通过学校开放日、展示周等互相参与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不断学习,相互借鉴,形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观课文化。

  3.跨域研讨,开拓眼界

  在北京师范大学“攀登英语项目组”的组织下,我城区多次参与项目组网络远程教研活动,还与全国其他试验区、学校开展互动交流,开拓了区域英语教师的眼界,在共同的研究主题下了解到各兄弟学校的具体做法,取长补短,实现区域优势互补。

  通过以上努力,教师个体之间、个体与团队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形成了合力,一些教师个体在学习研讨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骨干教师,一些学校的教研团队走向成熟,成为区域教研示范团队。

  三、建设区域科研型教师团队,基于子课题研究促进专业成长

  1.专家引领,指导课题研究

  我们积极为一线教师搭桥引路,在我城区英语实验项目子课题开题答辩会上,邀请了柳州高等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为开题答辩点评,各实验学校课题组均参加了这次课题开题答辩。各位专家对每所学校的课题申请书进行了分析点评,切中要害,建议中肯,对实验校课题的申报和开展作了指导和点拨。2.跟踪进展,以科研促教学

  2012年11月,我们迎来了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到学校调查研究。结合这次难得的机会,我们以课题“攀登日常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主题联片教研形式开展活动。本着“带题授课”的原则,即将课题研究的研究命题带进具体的课堂,进行课题课例的展示。某小学英语课题组的展示课大胆创新,根据所授内容对攀登英语的几个教学环节作了调整,更便于学生运用本单元语言知识进行替换和创编。针对展示课,城区英语教师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每个学校的发言代表纷纷提出对这节课的评价和看法,并提出感到困惑的问题与大家共同研讨,与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深度对话,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效果。

  在2012年的教育特色展示周活动中,我区攀登英语课题组向柳州市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进行了展示,介绍了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箭盘山小学英语课题组围绕课题“攀登英语与常规英语课堂评价的有效整合”进行了一年级攀登英语1级AUnit12输出课的团队研修汇报及课例展示。展示了该小学英语团队通过参加这一项目研究后教师教学能力的蜕变和成长。随后,各校观课教师也对课例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城区实验教师共同的努力。

  3.加强管理,推动评价机制改革

  为加强课题实验研究开题后的实施与管理的服务指导工作,城区教研人员到所有实验学校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调研实行随机听取一节攀登英语研讨课、由课题负责人做课题实施情况汇报、再交流研讨、并及时反馈评价的形式。我们深入

  10所实验学校,听10节课,召开10场座谈会,查阅实验学校的课题资料、课堂观察表、学习记录等,与一线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了解课题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和让教师感到困惑的地方,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形成共识。调研之后,教研室还及时汇编了《鱼峰区攀登英语和常规英语有效整合的研究·培训篇》和《鱼峰区攀登英语和常规英语有效整合的研究·实践篇》并下发到各校,让各课题组互相了解课题开展的情况,推动各课题组自我评估和完善。

  教研室的这一系列调研、评估工作,使得学校高度重视本校的课题研究,形成了从校长到学科教师的合力,使区域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得到较大的改善,教师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2011年国家英语学科质量检测在我城区一些学校随机开展,检测年级为三年级、八年级。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我区域三年级(开始试验时为二年级)、八年级学生的英语质量检测结果均为“优秀”,远高于同时检测的其他区域的成绩。

  通过主题构建,创设学习共同体的共享环境,让教师在课题研究、创新教学、研讨活动中获得专业化的发展,是区域教研室组织活动的最高境界。将文献解读、观课磨课、专家互动融入其中,不断跟进,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蜕变,是区域教师不断成长的关键。

  

  

篇十: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研、科研融合,助推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

  摘要:教研和科研看起来是教科院两个并列的活动,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主题、学科或是评价方面将两者进行融合,让教研和科研成为一体,从而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促进青年教师发展。

  关键词:科研、教研、融合教研和科研是教师在小学教育中较为重要的工作,大多数人对它们的认识不够清晰,他们认为教研和科研是两个领域的事情,不能够融合在一起。事实上,可以对教研和科研进行转型,让科研深入到教学的领域,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帮助教师形成比较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教师能够将解决办法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让教研结合科研,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教学问题,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去解决。这样,两者就能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教研和科研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成长。一、教研和科研的融合是必然选择教研和科研,两者既存在着不同,又存在某种关联。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会发现一些教学的问题,在进行教研时,可以将科研的成果运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这样,除了能够解决教学问题,还能够对科研的成果进行检验。科研的存在,可以帮助教研走向深入。如果将教研和科研完全区分开来,那么,科研就成了一种无法实践的理论,失去了科研的意义;没有了科研的教研,就不能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仅仅是教师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随着我国新的课程标准的出现,过去的教研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教育需求,教研不再是注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而是逐渐的向理论化的方向发展,开始注重教学的理念,这就会联系到科研的领域上;与此同时,科研也在发生着转变,科研不再仅仅是一些理论,而是越来越注重将理论运用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师本身。因此,教育的发展推动着教研和科研的融合。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研究也伴随着教师的职业生涯。研究这一项活动能够让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着长期的研究兴趣。教师不断的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分析和思考。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在教学中能够发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掌握很多教学的一手资料。教师能够利用课堂,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教育理论的正确性。这使得教师既能够拥有研究的资料,又有研究的机会。将教研和科研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二、教研和科研融合的方式将教研和科研融合在一起,并不是为了形成多么多高深的理论,或者是多少种的教学模式,而是为了让青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的解决青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效率。将教研和科研相结合,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的了解,帮助青年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有效的加强教科研工作的结合,让教科研工作引领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成长,下面,将对教科研工作进行探索。(1)主题的融合教师彼此之间相互交流,需要一个共同的话题,不然很容易出现混乱。课题,就是教师能够进行研究和讨论的话题,教师可以针对课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

  围绕课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因为课题是要作为教研和调研共同的主体,因此,所提出的课题必须是有深度或者是有意义的问题。课题还要具有一定的个性,这样,能够让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教师都能够进行讨论。

  在整个学期开始之前,教导处和教科室要进行交流。学校有主要的课题进行研究,教导主任在带领教师编写学科纲要时,一定要联系学校的主课题,防止研究偏离主方向,然后让教科研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学科的融合教科研的融合要注意让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参与进来,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将性质相近的学科或者是性质差别较大的学科分别放在一起进行研究,这样,能够有效的拓宽教师的学科视野,而且,不同学科的知识、教学方法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交流,从而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对教学问题的时候,能够灵活的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3)评价融合教科室、教导处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进行考核,了解教师的教科研进程和成果。每一个教研组要将自己所选择的课题研究内容写成研究报告,然后教师之间交流探讨。教师可以在交流中进行反思,发现他们自身的不足之处,改善他们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互相交流中获得提升。三、总结语在推进学校校本教研的时候,要能够尽可能的保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让教研和科研从主题、学科、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融合,让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为科研的实践地点,将科研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参考文献:[1]杜永峰,张莹,刘清.论高校教科研成果孵化在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中的嵌入式服务[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02):59-64.[2]周朝晖,黄思国.互惠共生,促进共同体学校教科研一体化发展[J].中小学管理,2019(10):22-24.

  

  

篇十一: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固本培元,课题引领,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高培志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19期

  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以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为核心,以校本教研团队建设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专家引领、课题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为教师成长路径,以精细和规范教学管理为保障,关注教师专业和心灵同步发展,促进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的提升。一、夯实专业基础充实自身素养真正高水平的教师,注重的是自身文化底蕴的修炼。学校老师缺乏什么?干部们经过诊断发现,教师对教材研究不透,对重点难点把握不准,归根结底是教师学养不够丰厚。现在的任课教师,毕业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原来所学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逐步遗忘,平日里忙于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对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提高。针对教师队伍现状,学校提出“学海无涯乐作舟,学无止境心丰厚”,要求教师把缺乏的知识必须补上。为此,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了“语文基础知识”“篇欣赏”“古诗词鉴赏”“文学欣赏与阅读教学”“汉字学与语文教学”“汉字书写津梁”“修辞”“如何撰写论文”等培训。从拼音开始,到字、词、段、篇以及修辞,让教师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并加以运用。通过学习培训,教师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教学、品味文章,不再觉得没得讲、不会讲。教师们还运用象形、指示、形声、会意四种造字法,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汉字的音、形、意的方法,使学生在认识字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书籍是精神食粮,是最好的老师。学校为教师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班主任》等专业期刊,购买了《论语心得》《窗边的小豆豆》等书籍,校长送书《学习性评价丛书》……。阅读,使教师的学养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得到全面提高,让教师在汲取丰厚的文化营养中,不断提高人文底蕴。学校还充分利用本区智力资源优势,请有经验的教育教学专家开办讲座,参与教师的备课、听课、评课等,使广大教师在积淀中成长。仅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就邀请到20多位(人次)专家走进校园,举办专家讲座6次,专家送课3次6节,听评课40多节,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写字、音乐、科学7个学科,惠及各科教师80多人。二、写字培训入手实施专项达标国家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强调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教师提升教育教学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专业能力,需要写好字,这既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素质,更好地指导学生“识规律,写好字”,学校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了写字专项达标校本培训。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学校聘请专家邹方程老师进行课堂指导和专题讲座,培训教师掌握写字规律和写字指导方法;教师们有计划地进行书写练习,语文教师课堂指导学生书写,认真完成作业,成绩纳入考核;教师自愿报名参加1—6年级上册的《识规律,写好字》的汉字体例编写,签署协议书,履行协议职责完成编写工作;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每周完成一个单元的《识规律,写好字》的临摹练习,例字编写教师每周额外上交例字作业,数量不限;组织开展“如何指导学生识规律,写好字”的经验交流活动;学期末撰写专项培训与指导学生写字相关的案例或论文。学校还建立了培训考勤制度,制定了具体考核和奖惩办法,建立了教师个人写字档案,给予教师等级证书,并按照考核等级给予数百元的奖励。参与教材编写及例字编写的教师按照学校论文等级颁发证书,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补助相应的劳务费,教师例字被编辑字帖,每人奖励相应奖金。教师考核待达标者,扣除相应奖金,给予一个学期的再学习时间,同时取消本学期各种评优评先和考核优秀资格,仍不达标者则安排转岗或待岗。三、组建教研团队开展课例研究问问自己:痛苦在哪里,是否在自己?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为教师们的共同话题,学校教研小团队以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来开展教研活动。每个组在第一次教研活动时,教学干部和组长都要组织教师们查找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讨论定出本组的研究主题,每学期都要围绕这一主题探索寻求解决的方法。学校教研小团队建设,严格按照主题明确、分工协作、责任到人、步骤清晰的原则。各教研组、课题组制定出扎实有效的“八步”校本教研活动程序,形成有效的教研机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明确自己的责任,知道应做什么,该怎样做;目标是什么,如何达到;个人在组内的角色,需要发挥什么作用。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每次教研活动,校长和教学干部都全程参加,一方面了解教学研究的效果,同时与教师一起研究学习。他们每次都与教师一起备课,一份教案经常几异其稿,干部、教师自由发表意见,开诚布公,营造了一个集体研究的氛围。如果说学校作为一个大团队,那么学校的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和项目组就是一个个教研小团队。小团队的建设是以教育教学内容为核心,通过专家引领、课题引领、同伴互助的方式,形成在参与中研究,在研究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享受快乐成长。四、明确研究主题依托专家引领学校的一些课题组、项目组,以教师兴趣爱好为核心自愿组合,打破学科、年级、身份的界限。每个成员根据自身的特长,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为达到共同的团队目标而努力。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例如,多年来拼音教学的教法没有变化,三位二年级的教师深切希望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面对教师的困惑,学校引进了拼音实验项目。项目组成员采取自愿组合的方式,在专家引领下开展实验。项目组成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拜访专家,进行学习、备课。他们改变了拼音教学原有的教学顺序,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在教学中运用动作、情景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拼音的读音、扩展、阅读、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和专家一起研究教材、集体备课、共同反思,不仅研究了如何教拼音的方法,更从专家的身上学习到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三位教师在完成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一起备课,共同研讨,读同一篇文章,写同一篇教案,同上一节课,同研一个问题,同写一篇反思,共享成功的喜悦。她们相互鼓励,克服畏难情绪,彼此增进了友谊,形成同甘共苦的研究小团队。通过这项实验,教师们的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真意识和团队意识得到了增强。学校聘请北京市基础教育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康静涵老师,指导教师在全校开展“习作教学”研究活动。在康老师的指导下,教师改变了以往的习作教学模式,总结出“学生预作为先,师生共赏”的新模式。这种以了解为基础,以欣赏、自悟为核心,以兴趣为目的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更使其学会欣赏、尊重、关心帮助别人,同时唤起了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生活的热情。这种习作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通过问卷和访谈、教研活动记录、教师个体发展的信息、各种教研活动的照片及影像材料、专家参与教研活动的感受等,评估教研工作的效果,并形成了学校教研资源和专家培训资料库。五、加强总结反思提升专业水平学校针对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教研活动制度不够完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以及缺少专家的引领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通过完善教研相关制度,做到有规可依。每个学期举办一次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评比活动,加强教研组长的责任意识,指导各教研组建立自己有特色的教研文化。落实研究主题,明确教研目的,加强回顾反思,总结提升经验。学校每个学期都定期召开优秀教研组交流会,通过这种形式,给教研组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教研组彼此间信息的交换,达到经验分享,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在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思想,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校还开展了“我的教育故事”评选活动,改变过去的一两句教学反思,变为写生动的教学故事。在记录故事的同时,记录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分析故事的同时学习教育理论,对自己的做法再进行深入认识。通过整理、交流、评选,形成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处理一些问题的理性做法,从而使很多教师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解决了在教育教学

  

篇十二: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我们借助地域资源、文化资源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确立了《西瓜的种植》和《绣球灯舞》两个课题。在实践活动中,我把学校周围的资源作为一本丰厚博大的教科书,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在实践中探究、感悟,获取知识。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各种能力,增长了知识,有力的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而达到教育目的。其核心价值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关键词】借助地域资源文化资源

  开发实践活动

  促专业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学方式的实践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这里教师可以尽情发挥水平,展现才华。课程的实施就是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拥有尽量丰富的实践经验,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现状。祝阿镇中心小学依托了当地的地域资源、文化资源选择了《西瓜的种植》和《绣球灯舞》两个课题进行研究。

  一、改革创新,走适合自己的路如何实现教学与当地资源的有机结合,走出一条适合学校、学生、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有特色的道路呢?我也曾困惑、迷茫过。教材哪里来,教学怎么教,课程怎样上?一系列的难题摆在面前。我校坐落在石屯村,石屯村种植西瓜远近闻名,每年2-6月份学校、学生在浓浓的西瓜种植过程中生活,学生放学回家也参与其中,经反复研究,我们把“西瓜的种植”作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题之一进行研究。

  二、目标确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课程目标确定了之后,我们又成立了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有不同特长的教师做兼职,我们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西瓜的种植》这一课题首先是实践基地的建设:起初我们因地制宜采用的是教师家属的责任田,由教师家属临时做为辅导员进行讲解,我和学生共同参与。学校对基地的使用给予适当的补偿,前提要保证学生的实践要求。我虽在农村长大,但对西瓜的种植方法一窍不通,小时的记忆是适宜的季节,把一颗种子埋到土里,发芽、开花、结果。不像现在立春前后,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天气,人们便开始整理苗棚进行育苗。因此对实践中的每个环节非常感兴趣。于是,便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其中且受益匪浅。现在,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当地村委会无偿划拨给学校条件较好的地块,作为学校的永久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给课题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三、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收获在收获中获得快乐《西瓜的种植》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下面通过实践活动中的几个小故事来展示我们的做法吧!1、课堂回归自然,学生天性得到释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改变以往把学生圈在教室里,在课堂中学习课本上知识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融入大自然,在自己动手实践操作中去体会,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在课题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知道现在种植西瓜方法科技含量很高,在-10°C左右的天气育出西瓜的幼苗是非常地不容易,幼苗需在25°C以上的温度才能生长。改变这一环境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架设高温棚,要想让西瓜苗在里面健康生长,还得加盖小弓棚。当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是尽量让西瓜早上市,获取更多的收入。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懂得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如怎样提高温度、控制湿度等等。在西瓜的嫁接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杆插”还是“靠接”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西瓜苗的茎是那么细嫩,切割45°角时需用心专一,否则就前功尽弃,对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过45°角,知道了角的大小,学习嫁接还算容易,但对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难度大了些。从这里学生可以体会到虽然是种地,但没有扎实的数学知识,也不可能种好,嫁接也不会成功。再如每次上实践活动课回来之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收获,学生动手实践了、经历了,感觉原来写一些真情实感不是多么的困难,从而领悟到写作的快乐。

  2、家长资源充分利用西瓜的育苗过程一般是在立春前后,我们根据学生居住的村庄不同,年级不同,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寒假中跟随家长参与整个育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苗的过程,学习育南瓜苗、西瓜苗的方法,完成活动记录。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家长明确老师的教学用意之后,他们那种关注孩子的爱心、教育孩子的诚心、指导孩子的耐心会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我这个做教师的都有说不出的感动。从下面的几幅图片可以展现。

  当然,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开始,家长也是不理解的,认为孩子只有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学习,我们带领孩子出外去实践是瞎胡闹。他们种了一辈子地,不希望孩子再与黄土打交道。我做为教师对家长的想法很理解。那用什么方法去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呢?我努力的去寻找:我把活动的照片集中起来做成课件去展示;把学生的活动记录仔细斟酌,从实践活动的感悟中寻找学生的所想。从家长的评语中寻找我的所要。

  3、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作为实践活动课的教师我感受到比在课堂教学的担子更重一些,就拿我们的一节授粉课来说吧!西瓜的授粉是在农历4月份。西瓜苗拖秧开出黄色的花朵。柔弱的小蜜蜂也赶来帮忙授粉,但仅靠它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实施人工授粉。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辨认雄花与雌花,授粉的方法,知道授粉的最佳时间(早晨七至八点最好)。为了保证授粉效果,我与校长商议采取走班,争取学生用最佳时间学会授粉技术。再就是授粉前我让有经验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实践经验。这时,同样情况下应给学困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给同学们介绍经验,指导做法。弥补课堂学习中不敢说,不愿讲的不足。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张扬他们的个性。大家知道学困生上课像个小绵羊,下课又像小老虎,某种原因使他们成为学困生,我想这也许是开启他们智慧的钥匙吧!

  4、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尤为突出西瓜秧在大田地吸收足够的营养增长速度快,经过授粉结出的果

  实多,长出许多叉子,必须及时整枝。但一颗秧只能留一个西瓜,选择去还是留也是一个关键。必须选择长得圆润、周正的西瓜留下,多余的掐掉。学生从中感悟到,现在的学习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关系到自己能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另外,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发现他们种的西瓜被喜鹊啄了一个洞,非常心痛。便讨论对付鸟的方法。做到既不伤害鸟,又保护了西瓜。于是他们想出很多方法如:用彩色布条系到竹竿制成彩旗来吓鸟;把废旧磁带用细绳系在一起挂到竹杆上,风一吹发出“嗡嗡”的响声来吓鸟;还用录音机录下结婚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用的礼炮声到田边放一放来吓鸟;用他们穿小的衣服做成稻草人来吓鸟等等。用他们的爱心做好了这件事情。

  再就是整枝时需把黑色的塑料薄膜铺到畦垄上,再把生长中的西瓜放在上面。这一简单的操作便包含很多知识,如为什么选用黑色薄膜?为什么把西瓜放在上面?等等。(这与植物的光合作用、遇雨水天气西瓜不至于腐烂、防止杂草丛生与西瓜争夺营养有关)

  5、体验收获与销售的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调查、访问能力:在收获西瓜时,我们采用接力的方式,有个女同学接到十来斤的一个大西瓜,没抱紧“啪”西瓜掉到地上摔碎了。脸顿时绯红惭愧的低下了头。旁边的同学在“唉”的叹息中嘱咐道:接着,抱紧。在一片欢笑中收获着。脸上的汗珠不停的滴着。忽然售瓜的人不愿意了为什么呢?学生进行了采访、明白了原因。在实践中学生体会了丰收的喜悦;体会到家长的钱也是用科学知识和汗水换来的。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不随便花钱的好习惯。综合实践课的实施过程中带给我们的惊喜很多,收获很多,只有实践才有收获

  6、我们还重视学科整合、学科拓展、学科渗透等活动,使这一课题的实施更加丰满。如与美术学科想结合,学生把西瓜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美术创作,举办美术作品展;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进行有关西瓜种植过程的作文习作,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感人的。就像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实践课我敢说了,也敢做了,实践课让我不再孤单。与数学学科相结合,上一堂有关西瓜知识的优质课;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大自然的绿色教育;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与特色学校创建相结合,打造学校新亮点等等。四、我实践我快乐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给我带来的乐趣说不尽道不完。如学生在嫁

  接成功后拿着自己嫁接好的西瓜苗笑得是那么的开心;把自己培育的西瓜苗栽种到实践基地后,回学校时那恋恋不舍的样子;从写出的收获中透露出心里的那种美真为他们高兴。至今使我不能忘记的是有一天,天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我去五年级上实践课,走进教室还没来得及问好,几个学生便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去实践基地吗?”其余的同学也异口同声地说;“去吗?”我几乎惊呆了,他们那种乞求的目光和眼神是发自内心的。我微微笑了笑说:“雨后地里有泥,我们今天就不去了,你们是不是牵挂你们授粉后的西瓜长大了没有?”他们笑了,我也笑了。

  五、经典孕育健康人生我认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是围绕育人这一核心

  传承优秀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课题《绣球灯舞》的实施需达到的目标。《绣球灯舞》发源于清代康熙初年的祝阿镇官庄村。随后逐渐成为社火表演中远近文明的灯舞。2006年6月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年轻人外出打工,表演的机会越来越少。为了传承学习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使之发扬光大,我校把“绣球灯舞”作为实践的课题进行研究。官庄村离我校近在咫尺,学生家的长辈有的是舞灯人,有的是扎灯人,给课题的实施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在绣球灯舞这一课题研究中,我们带领学生走访、调查、了解绣球灯舞的知识及相关资料,聘请官庄村的老艺人到校进行指导,严格训练学生的每一个动作,要求学生动作到位。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制作材料的创新和艺术的创新。如把传统的绣球灯的竹坯改用细钢丝;把装饰用的彩纸改用色彩艳丽的拉花;把老粗布改用丝绸等。关键是制作出适合学生舞的绣球灯。现在我校学生不但会制作绣球灯,还组成36人的方队进行绣球灯舞的表演。表演过程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绣球灯舞的基本动作。第二部分是绣球灯舞的相关套路。音乐响起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舞起来虎虎生威,充满了活力,把人们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绣球灯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缝绣球。那时,我们学习绣球灯的基本动作与制作过程同时进行。缝绣球需要把老师剪好的彩色布料,按绣球上的叶片缝上去,要求颜色搭配合理。孩子在家一般是不做针线活的尤其是男孩,实践课要求人人动手,他们也不甘示弱,拿了针、取了线。坐在教室一针一线慢慢缝来,有的孩子手扎出血,用嘴吸一吸接着缝。这样的情景很是感动!我领略了实践课特有的魅力。春风已拂过脚下的这片土地,正如萧瑟中所萌动的春意。祝阿镇中心小学的课题研究正蓬勃的开展。官庄村的绣球灯舞这只扎根于民间的文化艺术沃土的奇葩将绽放出更加迷人的色彩。

  《西瓜的种植》和《绣球灯舞》这两个课题的研究,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如动手操作能力;调查、访问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我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和学生一样不仅体验西瓜种植的整个过程,而且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高了自己驾驭课内、课外双向课堂的能力,尤其是我们的活动成果参加了山东省改革创新工程在齐河县召开的现场会,我作为唯一的教师代表做了经验介绍。且成果也参加山东省教科研在齐河县召开的现场会后,我们的活动思路更加宽广。课题研究也注入新的活力:一批年轻教师也加入课题研究的行列,有学生物专业的教师。有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有音乐专业的教师。在今后实践活动过程中,我还将不断的探究和挖掘课题研究中所存在丰富的营养,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农村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篇十三: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学嵇向阳

  江苏省兴化市周庄中心小

  教师队伍是学校立校之本,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学校建设永恒的主题。要把我校办成一流学校,特色鲜明的学校,必须有一支与办学方向、办学规模、办学品位、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为了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优良、学识广博、基本功扎实的教师队伍,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目标,我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教师学习、促教师思考、促教师前进,引领广大教师专业成长。

  一、以读书为本,厚积薄发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教师应当是一个研究者,更应该是一个读书人。新课程的先进理念、新课程的探究式学习、幸福的课堂和生态的课堂都要求教师具有研究的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探究的方法。就是要求广大教师,以读书为本,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的头脑,厚积薄发。

  我们明确提出要求,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要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每月开设一次理论沙龙研讨,每一周写二篇学习心得,每天摘录一段教育理论的名句,从制度去促进广大教师读书。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读书积极性,我们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出外参加各种理论学习进修班、研讨班,请课程理论专家、名师来学校开设各种讲座,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理论修养,为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二、从校本教研入手,引导教师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不进行思考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成为读书型和研究型的教师,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为广大教师的成长创设平台,为广大教师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

  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学校来说,加强校本教研显得犹为重要。我们学校从2007年成立教科室,全面管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以校本微型课题研究为突破,为广大教师创设了成长的平台。

  学校出台了《周庄中心小学微型课题管理办法》,要求广大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选择课题,在课题研究中倡导科学、求实的精神。同时对课题研究的时间和工作量管理作出了规定,课题研究是在完成本职教学或其他工作之外的研究工作,对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人员按照学校有关课题管理办法进行奖励和补助,不折算课时。对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了界定,提倡多种形式的研究形式,如案例教学式、问题探究式、信息交流式、现场诊断式、示范模仿式等。

  为了提高课题研究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性,学校收集了本校教育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供广大教师做选题时的参考。

  为了提高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对校本课题进行规范化管理,研制了《周庄中心小学微型课题研究管理手册》,从课题的申报、课题的每一次研究活动记载、微型课题的成果、结题等集中到一本手册中,简化教师申报程序,注重研究的过程和反思。对每一次课题组研究过程要求进行仔细的记载,要求每个课题整个研究过程中,个案事例至少二篇,教学案例至少二篇。教科室全程跟踪课题研究,参加课题研究的活动,从理论上、研究方法上为教师们提供指导和支持。同时注意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将一些研究出来的好的做法,及时向全体老师推广。

  为了引导广大教师从根本消除对课题研究的那种神秘感,我们还制定了《周庄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从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上引导教师,使课题研究在程序上规范,管理上到位。同时以课题研究管理为契机,宣传教科研知识,传播教科研信息,强化教科研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教师科研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三、多渠道开展活动,使课题研究转化为实际成果

  我们根据学校青年教师多的实际实际情况,要求青年教师一年二年站稳讲台,三年四年走向成熟,五年六年成为骨干,七年八年形成风格,九年十年树立品牌。学校制订相应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优课、教学比赛,使之能脱颖而出,成为骨干力量。同时依托课题研究,鼓励大家勤于思考,多动笔,不写“无病呻吟”、

  空洞的文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各种论文评比活动。通过前两年的不懈努力,教师逐渐进入了研究状态,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教师们对日常教学实践已形成了一种敏感的反思探索习惯,撰写随笔反思的能力显著增强。参加各种论文比赛的获奖率在不断提高。2010年,我校共有19篇论文在省级以上论文比赛中获奖,全校有60多篇论文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者获奖。通过课题研究,使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一大批教师在市内外的各种赛课比赛中获奖,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益,真正使课堂成为了师生幸福的课堂、生态的课堂。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当今教师有必要谋求自身专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让不断进步的教师队伍为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推进力。校本微型课题的研究,应当为当今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更深刻的、更广阔的空间。

  

  

篇十四: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究一、社区教育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教师成长的需要(二)教师职评的需要社区教师的职评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要参与省市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和独立撰写教育论文,独立撰写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必须在正式刊期上发表或在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比赛中获奖。(三)校本教研的需要校本教研本质上是一种教科研活动,具有探究性质,要求教师以科研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教学研究,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都需要教师具有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使教研从以往零散、经验、无序的状态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3](四)学校发展的需要二、促进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有关做法据上所述,课题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根据上级部门提出“问题课题化,工作科研化,结果成果化”的工作思路。我们围绕在社区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教师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在研究过程中提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一)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

  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面临发展与突破的瓶颈,社区教育的瓶颈是教师,而教师发展的瓶颈是教师的专业自觉性。所谓专业自觉性是指教师能在社区教育的实践中觉识到存在的问题,觉识到问题背后的契机和资源,觉识到自己的责任,能提出问题,主动改善实践的专业能力。[5]

  1.树立教育新理念。从观念上突破,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服务意识。社区教师在学校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当深入基层走进社区时,是一个沟通协调者;当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办学时,是一个后勤保障服务者;当在学校内部分工时,既是一个管理者,也是一个实践者;社区教师的多重角色决定了“专业成长”的特殊性和复合性。要求教师主动服务,不断改善、提高服务质量。

  2.梳理问题转化成课题。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我们采用集体、个别反思等方法,从问题入手让每一个教师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引导教师选择“问题”,通过讨论、分析,从中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化成“课题”,使课题研究成为教师自身的内部需求。

  (二)引领教师在实践中研究

  (三)构建研究合作共同体

  社区教育不是社区与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教育与社会的有机融合,是社区内各类要素的有机组合、协调、互动。我们把平时的培训与活动都变为研究的过程,构建多纬度的“研究合作共同体”,在行动中研究。

  1.学校和社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校以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市民学校和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主平台,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注重实用

  性、多样性、生动性,开发文化教育、技能培训、科学普及、休闲娱乐等项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让社区内更多的资源向社区群众开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社区文化共享、共建局面。所以,学校的着眼点放在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和充分的开发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拓展社区各类资源的教育功能,构建终身学习平台。

  2.各个子课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个过程也是教师科研小组的合作与整合。例如,在省级课题“社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研究一年多之后,随着各自的研究领域不断深入,研究组成员逐渐认识到,各个子课题的研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原先相对独立的研究必须相互结合才能相互借鉴,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也即进入到化零为整的阶段。把原先相对独立的课题研究讨论分析会、汇报研究心得、提出研究问题困惑等,进行整合集中一起研究,共同商讨解决方法。由独立研究进入到集体研究阶段,由阶段性研究进入到常态研究阶段。由于前期分类研究的经验积累,使集体综合性研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课题研究向前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三年来,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关注每个教师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长期发展四个方面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篇十五: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积极带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现代管理理念强调管理要以带动教师行为方式的改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园领导与教师平等互动把握课题发展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的大方向以年级组为单位自主讨论本年级组课题研究的方向小组成员分工等为教师创造自主开放和谐互动使教师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此同时大力提倡团队力量更强调集体意识集体荣誉对个人及团队发张的重要作用共同营造自由开放宽松和谐的学习工作情境拉近彼此的距离直接交流与沟通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被完全激发和释放出来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改进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幼儿园领导自身也获得成三课题研究能潜移默化的转变对教师技能的要求是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关键在于教育者怎样利用自身的教育技能来醋精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依托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作者:王莉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07期

  课题研究,对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孩子:帮助我们准确地探寻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教育实践的偏差。

  做课题研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调查分析、深入了解、考察数据、研究思考、认真撰写。在这其中教师积累的经验是丰富的、真实的、具有可查性、经验型。一个课题之后,教师会对各种幼儿的内心世界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做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再把自己已有的经验传授出来,会促使园内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得到提高,更加有利于幼儿园的发展。

  作为从事幼教工作30多年,走上行政岗位20多年的幼教工作者,我认为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社会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我园参加军队学前教育“十二五”课题《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环保行为养成的实践研究》,开展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课题实施方案、各班课题计划、定期研讨、实践、再研讨、撰写与观察记录、个案分析、教学反思、活动方案、幼儿评价等,是课题研究逐步走上正轨。

  一、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工作的责任心

  幼儿园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这就要建立在对幼儿负责的基础上。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是一种敬业精神。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教师的这种精神在不断地成长和升华。回想教师对幼儿原始的爱更多处于喜爱,很多教师是因为喜欢孩子选择幼教,但是教育幼儿的工作不能只建立在此基础上。因为他们身心需要发展、各方面要和谐、健康的成长,还需要成人更多理智的爱——教育爱,它是建立在喜欢孩子的基础上更深刻的爱,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时时把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其中包括思维发展规律。所以,只有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了如指掌时,才会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借助这个载体,直接把观察了解到幼儿现状加以分析总结与反思,深刻领会关心热爱幼儿的理念,并把孩子一生的发展负责的儿童观演绎得更加深刻,这更加符合《纲要》《指南》的要求。只有正确理解幼儿的发展能力,才能恰当地把握幼儿发展的进程,才会实施有效地教育。

  二、积极带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现代管理理念强调管理要以带动教师行为方式的改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园领导与教师平等互动,把握课题发展的大方向,以年级组为单位、自主讨论本年级组课题研究的方向、小组成员分工等,为教师创造自主、开放、和谐、互动,使教师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的开展工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作,在此同时大力提倡团队力量,更强调集体意识、集体荣誉对个人及团队发张的重要作用,共同营造自由开放、宽松和谐的学习工作情境,拉近彼此的距离,直接交流与沟通,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被完全激发和释放出来,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改进、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幼儿园领导自身也获得成长。

  三、课题研究能潜移默化的转变对教师技能的要求,是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关键在于教育者怎样利用自身的教育技能来醋精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原来一提到教师的技能,大家就会理解为唱歌、舞蹈、绘画、弹琴等具体的一种或几种的技能,教师经常参加各种技能技巧比赛。但是在具体教育时间中我们发现,这些技巧好的教师并不一定说明她就是具备教育好幼儿的本领。因为这展示的知识个人技能技巧的水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让她们的身心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些技能技巧对于教育而言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随着幼教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观察能力、反思能力、实施教育的手段、引导幼儿学习的方法以及对幼儿成长的分析评价等等这些能力的提高是最为重要的,是关系受教育者今后成长的着眼点。当教师的这些方面能力增强时,她的教育技能也会随之提高。这是幼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们的反思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因为有需要才会主动,例如:在进行环保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求教师进行观察记录。从表面看,作为教师只是一个被动的行为,通过一次次的记录,有的教师开始发现问题,她们认为在记录过程中有不妥当并且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以便更细致的观察幼儿,我认为这正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是她们反思内化的结果,是帮助教师成长的契机。于是我们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改进记录方法,保护了教师发现问题的智慧花火,这时我发现教师已处在主动观察幼儿的状态,有的甚至忘记下班。因为思考了,所以教育幼儿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是《纲要》《指南》中对现代幼儿教师提出的更高标准的教育技能,是在提升幼儿教师的整体水平。这种分析与研究的能力是新时期幼儿教师必备的、需要重新学习与思考的,整个课题工作对教师这种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

  四、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进行军队学前教育“十二五”课题《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环保行为养成的实践研究》开始前,我们教师对“什么是幼儿环保行为养成”这一概念比较模糊,没有完整、正确地理解“行为养成”。在进行前我们进行了全园性理论知识学习,鼓励老师们去看去学习,并组织教师集体培训,为她们提供学习上的服务,真正了解教师需要什么,做到有的放矢。通过理论学习使教师们在工作时间中有了有力的支撑。对教师对课题的理解、实施起到了实效性的帮助,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我们切身的感受到,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能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都是处于高度的关注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态。幼儿园因为有了科研骨干的作用,其他教师的教育积极性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家长借助课题也能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发展方向。课题、幼儿、教师、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因课题的开展把大家有益地结合在一起。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思考与提高的过程,这对幼儿本身的发展,对幼儿园教育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专业化成长既是课题研究所达到的效果,也应当成为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实践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幼儿园进行课题研究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篇十六: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中国期刊网wwwqikanchinanet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中华埠小学266000近几年来我们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以数学素养课题研究为载体以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为工作思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着力点创新教学研究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近几年来,我们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以“数学素养”课题研究为载体,以“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为工作思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着力点,创新教学研究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强化课题研究意识

  课题研究是校本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校办学层次最有效的途径。为了强化课题意识,提高广大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水平,学校多次派出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级课题培训活动,多次举办课题研究工作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课题研究离自己并不遥远。实验教师不应该是一个课题研究被动的实施者,应该是主动的实践者。

  二、课题、校本科研、教学一体化

  课题研究校本化:从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实际出发,为了解决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困难,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选取相关问题作为课题,挖掘学校潜力,利用学校及社区的资源展开研究。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性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学习、问题探讨、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渗透到日常的教研活动中,让常规性教研服务于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让教师们做到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教学。

  三、搭建课题研究“三台”

  1.搭好网络学习与交流平台。电脑网络正以方便、快捷、容量大、交互性强、直观等优势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电脑网络是我们学习与研究的有力工具。我校充分利用网络,为广大教师构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加大交流和学习的力度,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2.搭好课堂展示与切磋平台。课堂既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科研的主渠道。把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空间,让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见解,运用在研究中所掌握和领悟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搭好成果收集与呈现平台。我们的课题研究虽重于过程,但也不忽视其结果。积极收集、整理研究过程的资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课题本质的理解与认识,有助于我们对课题成果的总结与推广。同样,重视对课题成果的收集与归纳,有助于我们对课题的全面了解与深化。

  四、奏响课题研究“四步曲”

  通过几年来课题研究的开展,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弹奏好课题研究的“四步曲”,才能让教师在研究中幸福成长。

  1.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通过自主读书、校本培训、专家引领,教师接触了与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一些教育理论,学习了一些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了一些开展课题研究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

  2.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教育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大凡成功的教师都注重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只有注重实践应用的学习,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只有将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们的实践就是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在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

  3.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做研究型的教师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近几年,学校领导亲自抓课题研究工作,对课题研究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都在课题中迅速成长起来。我们深深感到,只有以教师为主体的群体性教育科研,才能使教育科研与学习培训、教育教学实践有效地沟通起来,才能使广大教师感受到发现与探究所带来的喜悦与乐趣,也才能让一般的教师成为骨干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成为研究型教师。

  4.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思考与提高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几年的课题实践研究,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带动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的办学水平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回顾几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促进了教师从工匠型向专业型的转变,由过去只重教书、不重教研变为既重教书育人又重教育科研,教研气氛日益浓厚,教师的课堂行为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家已经改变了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模糊认识,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成长。

  在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教育改革必然需要教师的专业理论与技能作支撑。开展课题研究不仅是教师学习、领会最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平台,更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篇十七: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H

  主持人答辩汇报材料

  实验课题:课题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

  全面推进我校的专题研究工作是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它能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师成长,造就一只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综合素质精湛的教师队伍。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意义和创新点1、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也不断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内涵。几年来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我校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教师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促进学生发展,不断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就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运用怎样的方式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永葆活力是我们奋斗的宗旨。特别是从2001年六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在实践层面拉开了帷幕。2003年9月,我校新学年开始使用新教材,采用新的课程标准。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促进学生发展,并不断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着就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

  H

  H

  的课题。运用怎样的方式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H

  H

  当前的教师教育从整体来讲还存在重理论构建,轻实践探索;尽管较高层面非常重视教师教育,但在运行中犹如蜻蜓点水,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亟需专业引领。当前,我们抓住省级立项课题的有力契机,以课题研究为纽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就我校教师个体而言,还存在教师被动发展、单一发展、自由发展以及教师发展缺少主动性、系统性等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有系统、有步骤、有目的的课题研究,在省教育专家的指导下,以课题研究骨干为龙头,带动全体教师大兴教育科学研究之风。采长补短,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相互合作,为共同的教育理念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自主专业发展成就专业人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第一资本。

  目前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多为理论或者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而在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少,而实践操作又是决定效果的关键因素,而我校从2009年末开始,在教师专业成长层面开始了探索性实践,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很好效果。为了在实践操作层面进一步提升,嗨需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和实践,因此提出了“课题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作为我校“十二五”期间教师教育方面的研究课题。

  当前的教师教育从整体来讲还存在重学历培训,轻教师专业水平提高,重理论构建,轻实践探索的局面;就教师个体而言,还存在教师被动发展、单一发展、自由发展以及教师发展缺少主动性、系统性等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有系统、有步骤、有目的的课题研究,在省教

  H

  H

  育专家的指导下,以课题研究骨干为龙头,带动全体教师大兴教育科学研究之风。采长补短,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相互合作,为共同的教育理念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自主专业发展成就专业人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第一资本。

  H

  H

  目前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多为培训理论或培训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而在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少,而实践操作又是决定校本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而我校从2009年末,在校本培训方面开始了探索性实践,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大收获,在校本培训的实践操作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因此,提出了“立足课题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作为我校“十二五”期间教师培训方面的研究课题。

  2、课题提出的意义通过专题研讨、专题培训、基于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资源共享、任务驱动和个人自学与小组学习,力图使教师的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以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激发学习动机,用专业发展体现学习的价值,用学校的组织和管理,加强教师间的协作和交流,增进团结与友谊,互帮互学,互教互学,互相鼓励,比学赶帮,建设会学习的教师群体,促进学校由教师忙于授课辅导、出题、叛卷的事务性组织向学习型组织发展。

  H

  H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教师发展内在需求,以人为本,发

  挥优势,完善制度,健全系列,丰富内容,学校通过恰当、有效的系

  列化校本培训活动的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市县教师队伍整体攀

  升,打造一流的专业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才,使学

  校处于不败之地,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这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

  进程中有着极强的应用价值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也是深化我国中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适合

  我国中小学校本教研的操作方法,为提升我国教师专业水平提供借

  鉴。

  3、课题的创新点

  研究出与素质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

  适合我校以及周边域情的校本教研模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二、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1、课题的研究时间:2014.03——2015.05

  2、共分三个阶段

  阶段

  时间

  实施内容

  第一阶段

  2014.3——2014.4初步探索实践阶段、

  收集资料学习

  第二阶段

  2014.4——2014.8深入实践阶段

  第三阶段

  2014.8——2015.3全面实施阶段

  第四阶段

  2015.3——2015.5验收课题阶段

  H

  H

  三、课题组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1、研究的方法:(1)调查法。对教室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使实验者了解教室发展的来龙去脉。(2)文献资料法。充分查阅资料,借助各种相关的理念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教室各方面发展的研究和跟踪调查,从个别提升到一般,以个别指导一般。(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的积累,按照研究内容与出研究报告。2、课题研究活动措施:本课题实验运用“辅导示范——跟踪探研——问效评价——总结转化”的有效措施进行科学实验。辅导示范:课题主持人通过专题讲座解读实验方案,对参加实验的领导和教师全程培训,进行操作的辅导,指导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跟踪探研:为了保证课题研究质量,课题主持人经常深入实验学校、实验班级对实验进行跟踪探研,和实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研究和指导。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经验交流、专题研讨、参观考察等活动。问效评价:根据实验的进展,按照实验的目标要求及时进行实验效果的科学评价,及时对各种实验数据、现象等进行收集整理,及时掌握实验动态,交流实验信息,完善实验措施等,保证实验目标的顺利实现。

  H

  H

  适时转化:适时总结和推广实验的成功经验,及时吸取实验的教训,确保实验的科学实施和实验目标的实现,认真总结阶段性成果和终结性研究成果。

  3、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文字成果:《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方案》、《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集》。声像成果:课例、活动录像。四、课题研究的下一步打算本课题我们要以“问题——解决”为总体研究思路首先,我们要立足校本课堂教学,要随时观察课堂教学技术行为实践,了解教室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的现状,要及时发现教室教学技术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时研究解决办法。其次,针对课堂观察的问题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看法和解释,分析教师教学技术行为深层次问题,由此找到本课题研究的现实出发点。再次,要对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理论基础进行清理,以拓展研究的视野和寻找本研究的理论支持和方法。然后分析教师教学技术行为的结构,澄清教师对教学技术行为的理论认识,并以此为理论基点研拟出教师行为的优化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H

  H

  最后,将所拟策略用于教师教学实践中,予以验证总结推广。

  欢迎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H

  

  

篇十八: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题研究促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其中课题研究是非常常见也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规划课题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管理、验收,具有较强行政色彩和较高的组织程度,其研究成果可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依据。我校一直重视规划课题的申请与研究。近5年来,我校申请立项的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12项。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育主体意识的充分觉醒,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大大提高。教育科研充分发挥了我校教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解决了教师在课堂中所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现将我校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与大家作个交流。

  一、通过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促进教师成长

  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是开展教研工作的基础,而知识来源于学习。为了教研需要,我校教师了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充电学习。每年每人订阅3种以上教学研究期刊或报刊资料,从学校图书馆借阅各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书刊认真研究学习,经常上网收集各种教研信息,每个假期研读一两本教学著作,先后组织学习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叶澜教授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理论”、“主体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生本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创新教学理论”等,大大提高民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通过研究“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过程教学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开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水平,提高了教学机智,促成了“动态生成”的高效开展,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通过学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等教研方法,学以致用,学校教学质量与教研水平不断提高。

  二、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体验促进教师成长

  课题研究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它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较复杂的问题或内容为研究对象,制定分步骤研究计划,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问题。与常规的教研活动相比,课题研究有更深入、更规范、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等特点。近年来,我校先后主持了国家级课题《创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发展的研究》、《中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内容与途径的研究》,省级课题《新课程实施中同伴合作与师生互动研究》、《应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加深了对新理念、新内容、新要求、新方法的认识与实践,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教师教科研能力、教研水平大大提高。

  三、通过课题研究的个案研讨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成长需要“同伴互助”。任何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同伴的帮助,小到备课组同事大到全体教师队伍,近则本组、本校远则世界各地,这种帮助可以是

  一句话、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而最为直接、最为有效地还是教研组同事间的相互促进。通过课题研究的个案研讨我们就出现的问题、展示的成果进行全面的研讨,在研讨中我们弥补不足、收获经验、收获成功。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研讨方式来实现经验的交流、固化和升华:(1)集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成长的体现,为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博采众长,结合课题研究教研组安排每周教研日进行交流合作活动。教研组分成备课组进行备课,然后由备课组长指定教师上观摩课,课后进行点评,找出本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定稿形成讲学稿,指导教师进行教学。(2)上研讨课。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我们所制定的实施方案,就所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而设置的汇报课是我们课题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的研讨课从授课内容的准备到授课方式方法的选择及课堂的具体实施可使参与教师得到一次全面的锻炼,同时我们还借助市级、省级的教学研讨或各类大赛进行实际的检测和交流,这促使我们的实践教师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更快速度提升。

  四、通过课题研究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任何经验的消化和吸收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在实践中探究的直接经验还是在交流学习中获取的间接经验都需要一个收获后反思、反思中提升的这样一个过程,没用反思往往是不全面,不完善的;没有反思往往是无法推广和借鉴的。教学反思是教师的进步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逐渐的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换言之,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只有通過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课题研讨中我们采用个人教学反思研讨和集体反思两种方式来实现经验的提升与固化。

  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打造学校品牌的根基,同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的有效途径。几年来通过来我们教研组扎实有效、丰富多样的课题研究,不仅促进了教师的发展,还促进了教师和学科教学的共同发展,更为人才培养搭建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为此,只要我们坚持进行课题研究,就能使教师得到长足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当然,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们相信,有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有各位专家、同行的共同探索和研究,我们的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将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亮点,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成为促进教师和学科教学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推荐访问:课题引领 以研促教 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助推 专业化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