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本届政府自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产生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莱西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莱西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自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产生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团结依靠全市人民,沉着应对金融危机,有效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加大民生改善力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坚持以项目为主导,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2011年完成生产总值460亿元,城乡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3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4%24.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6亿元,年均增长22.8%。三次产业比例由11.7452.0136.25调整为10.3:50.4:39.3。实际利用内资和外资到账屡创历史新高,累计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96个,总投资414.6亿元;外资项目140个,总投资7.6亿美元。外贸出口达到17.59亿美元,年均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2%。自主创新步伐加快,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超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被评为全国最佳环保示范城市和节能减排示范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翻了一番,旅游、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达到46.9万亩,粮食生产连年丰产丰收。在全省率先推行畜禽养殖“退户进区”建设,规模养殖比例达到90%以上,肉蛋奶总产保持全省首位。被评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市、食品工业强市、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首家花生产业基地、首批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 

——坚持适度超前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科学编制了姜山新城6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两点布局,组团发展”的框架全面拉开。完成了农村“五化”建设,历史性地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宽带、通自来水,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50亿元,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最大的时期。沙岭河公园、洙河公园等城市景观先后建成,城市绿化、亮化水平不断提高;影视中心、体育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文化中心规划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整体推进,新造林10.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4%;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编制完成了村镇垃圾处理规划;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了小城镇开发配套工程,被评为全国十佳宜居城市。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管理和服务,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社会稳定就业人数达到14.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5%14%,居民储蓄余额突破130亿元,四年增长近1倍。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相继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突破40万,实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了15项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成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新农合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250元,参合率达到100%。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标准化学校建设等重点工程,完成了农村中学食堂改造、部分市直学校操场塑胶改造等实事工程,建成了香港路小学,实现了城乡教师同工同酬。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城镇低保、优抚对象、孤儿、残疾人救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扩大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在青岛五市率先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不断净化文化市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吕剧《钟声》等一批优秀作品在青岛巡演。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屡获世界和国家级奖项。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人民信访、应急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加强,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荣获省“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双拥、计生、统计、档案、史志、援建、地震、气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事业取得新进展。在青岛市电话民意调查中,满意度始终名列前茅,和谐社会建设得到了群众充分肯定。 

——坚持求真务实,着力抓根本强机制,规范政府行为,行政能力实现新提高。认真贯彻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保持100%,满意率逐年提高,20102011年达到100%。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初步完成政府部门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一批企事业单位改制。推行企业属地化管理,实行“镇财市管镇用”。“为民服务代理制” 荣获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被作为重大典型在全国推广。在全省首创建设项目“一口收费制”,行政审批效率提高30%。在青岛五市率先建成启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累计节省财政资金4368万元。全面推行镇务村务公开一体化,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大力推进科技防腐工作,建成了具有莱西特色的电子监察系统,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实行全程有效监控。 

各位代表,四年来,我们在挑战中赢得了主动,在继承中实现了创新,在发展中凝聚了民心。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市人民的努力奋斗,归功于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在这里,我代表市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莱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周边先进区市相比,与广大人民的迫切需要相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经济总量相对偏小,产业结构仍需优化提升,社会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紧抓不放、坚持不懈地认真予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挑战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管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内形势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但越是外部环境趋紧、发展困难增加,越有利于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特别是随着龙青高速、青荣城际铁路的建设及半岛国际机场的选址新建,我市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后发优势将更加明显;更为关键的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改革实践,广大干部驾驭经济、管理社会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全民创业的激情和氛围空前浓厚,全市上下形成了想发展、盼发展的共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既是形势的要求,也是历史的责任,更是人民的期待。我们必须继续努力,脚踏实地抓工作,尽心竭力谋发展,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宜人、百姓富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半岛明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认真做好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四篇文章,切实推动政府工作全面加速、提升、增效,努力增创转型升级、城乡一体、社会管理、精神文化、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新优势,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新莱西。 

今后五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551.343.7。 

——我们将在更深层次上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发展速度、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的新莱西。坚持以项目为主导,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二产和三产高幅增长,迅速膨胀壮大经济总量。坚持工业集群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业特色化推进,着力建设国内一流的橡胶新材料、机械制造、轮胎制造、节能环保和食品加工五大产业基地,加快推进粮食、花生、蔬菜、果品、畜牧五大产业升级,积极打造半岛知名的休闲旅游、餐饮购物、物流集散中心,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坚持投入产出最大化、生态效益最大化、地方贡献最大化,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切实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经过五年的奋斗,我市将基本改变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的局面,成为青岛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我们将在更深层次上加快城乡一体发展,统筹推进布局优化、功能完善和生态环保,努力建设景色秀美的新莱西。坚持城乡一体规划,一体布局,一体建设,以主城区为中心、以姜山新城为次中心,以小城镇为区域中心,构建梯次发展的城镇发展体系。坚持功能配套齐全、生产生活方便、区域布局合理,以204209等主干公路和大沽河、洙河等主要水系为依托,加快建设城市综合体、城镇集聚区和农村新型社区,推进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公共服务向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管理融合、居住融合、组织融合。坚持重点区域优先整治、重点问题优先解决、重点工作优先倾斜,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力组织实施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把大沽河流域建成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探索实施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全面提升城乡造林绿化水平,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经过五年的奋斗,我市城镇化率将达到63%以上,成为绿水青山相映,环境自然怡人的半岛宜居乐居城市。 

——我们将在更深层次上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推进民生改善、社会建设和文化繁荣,努力建设文明和谐的新莱西。不断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实施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协调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促进社会公平特别是机会公平,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着重抓好涉及民生安全领域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积极培育具有包容性、多样性、开放性、时代性的特色文化,不断提高全体市民的文明素养。经过五年的奋斗,我市将基本实现群体收入合理,市民素质较高,人际关系和谐,成为引领现代风尚、独具地域特色的半岛文明之城。 

三、2012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开局当有新作为,必须努力在新起点上赢得新发展,在新形势下实现新突破,在新平台上增创新优势,为全面完成新一届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完成青岛市下达的外资到账、外贸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内资建议目标;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切实增强发展动力 

突出加强园区建设。进一步明确城区和南部两大组团及镇级工业小区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加强设施配套,提升形态、完善功能,推动重点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积极打造橡胶轮胎等百亿元特色产业基地。健全南部组团管理机制,加快优化政务环境、商务环境、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进一步提升重大项目承载能力。规划建设以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为主的现代产业园,吸引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集聚。积极对接引进大型园区投资运营企业,加大园区投入力度,提高园区开发招商水平。创新园区土地利用机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以排污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镇级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加快提档升级,形成整体联动、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积极实施定向招商。突出重点产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确定重点招商目录,定向引进产业支撑力强、投资规模大、税收贡献高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带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突出重点地域。密切跟踪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进展,制定社会招商鼓励政策,广泛接触客商,掌握价值信息,积极对接引进。突出重点项目。抓好46个内资大项目和25个外资项目建设。健全大项目推进机制,明确工作责任,抓好考核督查,不断提质增效。 

全面优化服务机制。坚持亲商、爱商、安商、扶商的理念,抓住项目准入、审批、建设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细化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完善项目准入评价机制,统一组织项目论证、统一确定优惠政策、统一安排项目服务,保证项目引得进、落得下。优化审批程序,严格过程监督,大力推进限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全程服务,全面提升“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质量。组织开展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健全对项目和部门的“双约束”推进机制,确保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收益。继续优化企业周边治安环境,严控涉企检查收费罚款行为,保证企业安心、舒心、放心发展。 

(二)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努力打造发展优势 

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加强骨干企业培育,以“双十佳”企业和“双50”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扶持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在高端制造、研发设计、市场经营等方面开拓创新,实现内涵增长。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整合规范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和资金,确保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完善促进措施和工作机制,实质性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制定落实优待企业家系列政策,激发企业家创业激情。完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大力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深入实施品牌战略,鼓励贴牌企业创造自主品牌,支持自主品牌发展成为著名品牌,新增青岛以上名牌产品及驰著名商标8个以上。加大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不断降低成本和能耗。 

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旅游招商和形象宣传,做好星级酒店、星级餐馆、星级农家乐评定,积极组织各类文体赛事,促进旅游与文化、商贸、生态、城市化进一步融合,实现全年旅游总收入6.5亿元以上。加快利群莱西购物中心、乐好博林购物广场建设,推进缤纷五洲城市广场、华廷城市广场和莱西宾馆片区开发,打造城市核心商圈。加快村级农贸市场改造,着力改善消费环境。支持联富国际装饰城发展壮大,加快钢材物流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加强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完善金融考核办法,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努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提升房地产业层次,加强房产市场监管,多元化推进保障住房建设,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提升现代农业。重点抓好龙头农业、项目农业、品牌农业和园区农业建设。认真实施规模种养规划,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年内建设粮食高产示范方8万亩,新增设施栽培面积3000亩、高标准果园1000亩,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0处以上,肉蛋奶总产继续保持全省首位。以大沽河流域为重点,建设1条高效农业聚集带、30万亩规模种植区和10个精品农业示范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积极推进“三品一标”产品和基地认证,进一步扩大我市农业品牌影响力。年内完成无公害基地认定5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认证5个以上,完成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登记1个。加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培育力度,年内培育青岛市一镇一业示范镇2个,青岛市一村一品示范村20个以上。建设农业科技“110”系统,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三)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绿城水乡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把握好城市品质和发展方向,突出以绿塑城、以水润城,高水平完成主城区4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编制。坚持绿色亲水、生态宜居,提升新建居民小区景观水平。全面做好镇域产业发展规划,调整镇、村布局和数量,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人口向中心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加强全域交通规划,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城镇化布局体系有机衔接。科学编制大沽河流域空间战略规划,明确总体风格,突出功能定位,实现区域发展布局、产业发展布局、城乡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等有机统一。 

加快城乡基础建设。坚持一条街一个特色、一条街一道风景、一条街一个亮点,开展城市环境集中整治。重点抓好烟台路示范街建设,实施洙河及部分重点路段绿化工程,开展建筑立面改造,大修部分道路,加快绿化、亮化和美化,力争城市建设在细节上体现以人为本,在特色上展示地域文化,在标准上体现国际水平。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旧城改造模式,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按照“抓点、连线、带面”的思路,以镇驻地和村庄绿化为重点,广泛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完成209个村庄绿化。全面开工大沽河治理水利工程,年底前基本完成堤防主体工程建设。 

规范加强城乡管理。继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市维护管理精细化标准和监管体系。深入开展“视觉污染”集中整治,加快清理拆除违法建筑,着力整治占路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建立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指挥平台,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动态化、全覆盖。抓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继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重点培育生态文明镇4处,生态文明村庄130个。建设4处垃圾中转站,在水集、望城、沽河和经济开发区试点农村垃圾集中收集清运,逐步解决村庄垃圾问题。 

(四)着力强化公共服务,积极改善民生品质 

强化社会保障。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政策,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新增城乡就业1.5万人。加强社保基金管理,保障参保人员合法权益。创新劳动维权机制,维护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加强社会弱势群体帮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事务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不断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发展民生事业。推进校舍安全、标准化学校、标准化幼儿园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在城区迁建1处小学,新建1处公办幼儿园,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管理,推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完善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全面落实计生政策,提升计生服务水平。 

加强文化建设。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深入挖掘吕剧、西汉木俑等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吸引创意项目和文化产业专业人才落户,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增强全体市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健全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精心策划好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创建文明示范标志区域和标志村庄,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维护社会稳定。建设“五网联动”综治维稳信息网络平台,积极应对社会稳定风险。加强警务体系建设,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健全对社会特殊群体、犯罪高危群体、社会边缘群体人员的服务、帮教、管控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制,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健全危机管理机制,提高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深化领导干部接访、机关干部下访、信访积案专项治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五)着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升行政能力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提高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深入推进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和应诉,严格责任追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须追究。深化政务村务公开,积极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 

坚持高效施政。以加速、提升和增效为目标,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优化为民服务、一口收费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功能,改善政务环境。进一步改进作风,健全重点工作推进机制、目标管理机制和激励考核机制,狠抓压力传递,做到责任有主体、实施有监督、优劣有奖惩。坚持亲民、爱民,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做到有求必应、为民解忧,以诚信换民心,以诚意得民意。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把精力集中在解决具体问题上、集中在解决难点问题上,凝心聚力办实事,全心全意谋发展。 

坚持廉洁勤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干部队伍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勤政廉政氛围。坚持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严格执行招投标、招拍挂等各项规定。健全电子监察系统,持续强化对权力运行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全程监督。加强政府投资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厉行节约,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维护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满怀信心,斗志昂扬;踏上新的征程,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中共莱西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奋力拼搏,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莱西市 政府工作报告 莱西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