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研究(3篇)

篇一: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1.总论...............................................................................................................................................31。1项目背景

  ..........................................................................................................................31.2项目概论

  .............................................................................................................................4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可行性研究结论

  ..............................................................................................................1.5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项目提出的背景与必要性

  .......................................................................................................10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0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12。3推荐建设规模

  ................................................................................................................133.区域概况.....................................................................................................................................143。1地理位置

  ........................................................................................................................143。2自然环境条件

  ................................................................................................................144。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164.1建设地点

  ...........................................................................................................................164.2建设条件

  ...........................................................................................................................164.3施工条件

  ...........................................................................................................................184。4用地优劣势评价

  ............................................................................................................195。建设内容及规模.......................................................................................................................205.1建设目标

  ...........................................................................................................................205.2建设内容及规模

  ..............................................................................................................206.建设工程方案.............................................................................................................................226。1规划设计依据及要求

  ....................................................................................................226.2总平面规划布局

  ...............................................................................................................226.3建筑设计

  ...........................................................................................................................236。4结构设计

  ........................................................................................................................246。5给水排水

  ........................................................................................................................266.6采暖、通风

  .......................................................................................................................296.7电气

  ...................................................................................................................................306.8弱电

  ...................................................................................................................................327。消防..........................................................................................................................................337.1总图消防

  ...........................................................................................................................337.2建筑消防

  ...........................................................................................................................337。3给水消防

  ........................................................................................................................338。环境影响评价...........................................................................................................................358.1编制依据

  ...........................................................................................................................358。2编制原则

  ........................................................................................................................368.3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368。4环境影响因素的确定

  ....................................................................................................378。5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78.6环境保护措施

  ...................................................................................................................398.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409.节能.............................................................................................................................................411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1设计依据

  ........................................................................................................................429。2设计原则

  ........................................................................................................................429.3节能设计要求

  ...................................................................................................................439.4节能节水措施

  ...................................................................................................................4610。

  项目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4810.1项目组织

  .........................................................................................................................4810.2招投标程序

  .....................................................................................................................5210。3评标委员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5310。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41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511.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5511。2投资估算及投资构成分析

  ..........................................................................................5611.3资金筹措

  .........................................................................................................................5612。效益分析................................................................................................................................5913.结论与建议...............................................................................................................................6113。1结论

  ..............................................................................................................................6113。2建议

  ..............................................................................................................................62附件:XXX组织机构代码证

  附图:

  2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承办单位及负责人

  承办单位:X负责人:X地址:X1.1。4项目拟建地点

  X村

  1。1.5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写单位

  编写单位:X法人代表:X单位地址:X

  邮政编码:X1.1.6研究工作依据

  (1)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6版);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编写出版的《投资项目可

  3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3)国家有关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有关部门颁布的经济技术定额、标准;

  (4)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深度要求;

  (5)铁岭县旅游局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1.7编制范围

  (1)通过对项目拟建地区经济发展和铁岭县当铺屯乡村旅游示范区公现有环境现状进行调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2)确定项目地址用地与总平面规划;

  (3)通过调查和测算分析,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工程技术初步方案;

  (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拟定投资计划和实施进度安排建议;(5)定性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从技术、经济、环保、社会等各方面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

  1。2项目概论

  1.2.1项目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

  4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为了加快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拟建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两项:1、多功能游客服务中心;2、乡村旅游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两个项目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多功能游客中心1栋,主体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内部功能分区包括游客接待和咨询中心、多功能会议室、旅游商品展售中心、办公区;配套设施包括室外锅炉房及地下化粪池;(2)环保公共厕所2栋,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3)植草式停车场400平方米,绿化200平方米;

  (4)景区入口景观标识2处;

  (5)水泥复合垃圾桶100个。

  1.2。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XXX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共有8名职工,隶属于铁岭县人们政府,共设3个业务科室。

  XXX旅游局基本职能是:

  一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拟定全县旅游业管理规章、政策并监督实施;负责全县旅游信息调研和全县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指导全县旅游工作。二是负责统筹协调全县城乡旅游经济发展,编

  5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制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统筹全县旅游经济发展工作。三是指导并组织实施全县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整合、开发和保护工作;按照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对旅游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开发项目的审批提出建议。四是制定全县旅游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全县旅游整体形象宣传计划并组织实施;研究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扶持旅游新业态的政策措施;组织全县旅游节庆活动;负责全县旅游招商引资、旅游建设项目策划、管理等工作。五是组织指导全县重要旅游区域、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和旅游资源的普查、策划规划、开发保护工作;指导和促进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六是负责协调全县星级饭店评定和日常监督管理。七是推动旅游交流与合作;负责对旅行社进行监督管理。八是承担规范全县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责任;对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服务行为、服务质量、旅游市场秩序进行规范和监督;指导协调旅游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指导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九是负责全县旅游经济运行检测、统计及行业信息发布,推进全县旅游产业信息化建设。十是统筹、协调全县假日旅游工作及旅游安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十一制定本县旅游人才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旅游职业培训、从业人员职业资格标准和等级标准并指导实施。十二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6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3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定为12个月,即2012年8月—2013年8月。

  1。2.4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480万元。

  1.2。5资金来源

  地方政府自筹100万元,拟申请上级投资380万元,。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1指标名称

  建设规模

  多功能游客中心

  公厕

  2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停车场

  绿化面积

  景观门

  水泥复合垃圾桶

  单位

  座

  座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个

  个

  数量

  1220001000400200260备注

  7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项目总投资

  其中:建设投资

  预备费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480441.642。14380104资金来源

  申请上级投资

  地方配套投资

  1。4可行性研究结论

  项目建成实施后,扩大X的影响,加速X经济发展步伐。随着当铺屯景区的加速发展,景区附近村屯的村民可以围绕经营当地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及餐饮服务等,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大量域外客人光临X县,将进一步展示X县的良好形象,提高铁岭县的知名度,有利于X县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使X县经济迅速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本项目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外部交通、通讯、供水及供电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政策支持条件较好。

  本项目符合铁岭县旅游发展规划要求,基本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好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效益,建议尽快组织实施。

  1。5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注重合理设计.在项目工程设计上,要充分利用现有

  8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地势地形,搞好土建设计,根据其地形状况设计建设方案,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原有设计的利用,减少投资成本。

  (2)切实搞好原材料资源的合理配置.鉴于本项目的原材料需要市场供应,而市场价格难于把握,因此要合理配置资源,根据市场行情,建立原材料的合理储备,保证项目建设有序进行。

  (3)合理调度资金,保证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9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提出的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旅游进入旅游消费大众化和休闲旅游爆发性增长的重要时期,旅游产业正处于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日渐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近几年来,我县把旅游产业作为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富民强县、提升形象的重要工程来抓,全面打响“湿地城市、水岸乡村”旅游品牌,坚持把乡村旅游作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强力推进沟域经济示范项目——“凡河生态旅游文化谷”的规划和建设,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辽宁第一谷”,大力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加速凡河流域景区景点建设,全面做大做强铁岭县的旅游经济。

  在县委、县政府大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决策带动下,当铺屯村结合全村实际,紧紧抓住县委、县政府保护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这一契机,逐步明确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绿色蔬果采摘、凡河漂流、休闲垂钓、烧烤公园、民俗体验、乡村民宿等为核心的休闲旅游项目。

  2011年7月,创办了集体所有的当铺屯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公司实行“五统一分”的管理方式,即统一管理、统一接待、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安排食宿,分户结算。

  经过几年的发展,县镇村各级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整

  10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治河道1500延长米,改厕600户,改水210户,安装路灯、景观灯50盏,到今年5月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年接待游客3。6万人次,年旅游收入360万,实现了乡村旅游带动村级发展的目标.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X村已被评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绿化示范村、连续四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荣获市级先进集体、市五个好先进党组织标兵等光荣称号。2007年XX台第一时间走进新农村节目来到当铺屯村,演出盛况空前。随着近几年的大力宣传,当铺屯村还成为了影视拍摄基地,从2005年到2012年,中央电视台、上海电影制片厂和本山传媒都相继多次来我村拍摄电影、电视剧。如今当铺屯村成为了“游客喜爱的X十佳乡村旅游区”,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县乡村当铺屯旅游模式初步形成,“X模式”深受业界的关注和好评。

  随着X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尤其是散客、自驾车旅游者等新兴旅游消费群体的急剧增长,该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档次低,且供给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地旅游整体形象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当铺屯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客

  11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观需要.为旅游者提供游客服务中心、游客休息站、旅游厕所、旅游公共标识系统、自驾车游营地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势在必行。

  2.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国家法律及政策支持是项目建设的根本保障

  为了加快发展旅游产业,2009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指出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筹措依据.(2)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组织力量和良好建设环境。铁岭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旅游发展工作,近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规定和决定。为做好本项目建设,专门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保障了组织力量,为项目运作与实施创造了良好环境.

  12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推荐建设规模

  根据XX旅游发展的现状,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听取有关专家对建设规模的意见,结合铁岭县当铺屯旅游产业今后的发展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本项目的建设规模。本项目拟建多功能游客中心一栋900平方米,购置0。11兆瓦锅炉一台,环保公共厕所二栋100平方米,植草式停车场400平方米,绿化200平方米,购置及安装景区门2处;购置水泥复合垃圾桶100个。新建中心集游客接待中心、商品展售中心、办公区等,并配备必要的设施,从而形成功能明确、规划合理、布局紧凑、节能环保型的建筑物体。这样可以满足XX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

  从上所述,建设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13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区域概况

  3。1地理位置

  当铺屯位于XX的东部,XX镇的东部,XX交通便利,省级公路沈平线、铁长线在村西交汇,与榛子岭水库相距6公里.东部与房身央村相望,西部与老边台村接壤,南部毗邻本县的二道沟村,北部与本县的平安堡村相邻。距离XX城区36公里。XX生态旅游区地处凡河源头地带.3.2自然环境条件

  X生态旅游区属中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热量充足,年平均光照2600小时左右.春季干旱多风,温度变化差异大;夏季高温湿热,雨水集中;秋季凉爽,多晴少雨,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严寒少雪,是一年中历时最长的季节。年平均降水量675毫米,雨水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146天左右。

  低山丘陵为主,属吉林哈达岭的延续部分,海拔平均在200-300米之间。北面依山,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南部是沙丘覆盖的垄状岗地,多为棕壤土和水稻土,对面则为大片凡河河漫滩湿地.XX从当铺村生态旅游区入境,由东向西流。从凡河提水灌溉周围稻田;也可截流浇灌,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果蔬经济林

  14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提供了灌溉的有利条件。

  旅游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疏松、透气、腐殖质含量高的肥沃土壤,天然形成的小气候,纵横交错的沟壑,大量的坡地,尤其适应各种优质果树及蔬菜的生长,具有发展果蔬经济林的天然优势。

  15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4.1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X镇X村。用地面积2000平方米,能够满足新建用房的用地要求。场地位置交通方便,市政配套设施齐全,比较适合用于公共建筑的建设场地,该场址适于用作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

  4。2建设条件

  4.2。1自然条件

  X村位于X县东部,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左右,年日照近26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75毫米左右。

  气温:极端最高气温35.7℃,历年平均气温7。8℃,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4.6℃。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675.1mm,雨量集中在6、7、8、9月份,降雨量为471.71mm,占全部降雨总量的70%。

  雷暴日:年平均雷暴日23。4次。

  能见度:能见度≤1km的雾日数年平均21。6次。

  风向及风速:冬季多西北和北风。春秋风大,但风向不定

  夏季多西南风和南风.最大风速达12~15m/s左右,集中在4~5月份。

  16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大积雪深度:20cm。

  4.2。2工程地质

  场地底层为粘性土、沙类土、碎石类土,局部地段覆盖薄层杂填土。从上至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粗砂、园砾、砾沙.4。2.3场地地震效应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4。2。4水文地质

  场地无地表水体,在场地的粗砂层、砾沙层、圆砾层赋存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4~7.8米。地下水的不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凡河侧向的补给。地下水和地表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4。2。5场地条件

  场地宽阔,便于本项目的施工组织和实施.现场具备供水、供电条件,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4.2.6附属配套条件

  (1)供电

  本工程电源由室外配电箱引来,电源电压10kV。

  (2)供水、排水

  水源为市政供水管网直接提供。消防给水由自建给水泵房和消防用水蓄水池解决。

  本项目生活污水排入室外检查井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

  17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车辆运走.(3)采暖

  本项目采暖热源为新购置的0.11MW锅炉提供采暖用热水(80/65℃)。

  (4)通讯

  本项目建设区域内电话、有线电视及计算机宽带网络均已形成,就近取用。

  4.3施工条件

  本工程所在地的交通运输条件比较便捷,施工材料组织方便;项目所在地的劳动力资源饱满,具有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劳务人员、技术水平及施工能力,同时项目所在地的工业状况较好,项目地不远有与施工相配套的混凝土构件厂、木制构件厂、金属加工厂等,这些厂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供货服务水平能够满足本工程施工的需求。建筑工程当地的建材如砖、瓦、灰、砂、石等地方材料供应可靠;施工场地地下无古墓文物、管线设施等,施工道路比较平坦,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设备进入较为方便。同时施工现场基础设施配备齐全,用水、用电、通讯等方便.

  X县有着多年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具有一批技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的建设队伍、工程监理和管理人才,并在施工和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施工设备配

  套,18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机械设备齐全,能够适应项目建设的需要.4。4用地优劣势评价

  (1)符合X县旅游发展规划、土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2)地理位置优越,出行方便,交通便利。

  (3)自然条件、公共基础设施条件、社会经济环境优良,具有可依托的基础设施和方便的生活服务设施。

  (4)道路、给排水等公共基础设施实行大型化、集约化和资源共享,节约建设投资,减少建设周期。

  19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建设内容及规模

  5。1建设目标

  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是一个为负责当铺屯旅游区接待及环境治理的基础性设施,其建设目标为:

  (1)建立健全新建项目的使用功能,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完善配套工程,体现21世纪铁岭县建设项目全新水准。

  (2)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达到资源的最优化。

  5。2建设内容及规模

  按照XX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为了加速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当铺屯乡村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拟建设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两项:

  1、多功能游客服务中心;

  2、乡村旅游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两个项目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多功能游客中心1栋,主体建筑面积900平方米。

  20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部功能分区包括游客接待和咨询中心、多功能会议室、旅游商品展售中心、办公区;配套设施包括室外锅炉房及地下化粪池;

  (2)环保公共厕所2栋,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3)植草式停车场400平方米,绿化200平方米;(4)景区入口景观标识2处;

  (5)水泥复合垃圾桶100个。

  21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建设工程方案

  6。1规划设计依据及要求

  6.1。1规划设计依据

  (1)旅游标准化建设方案

  (2)现行有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

  6。1.2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以旅游总体规划为基础,坚持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充分考虑项目的自然环境,科学规划、优化设计、力求环境优美、个性鲜明、新颖求实的原则。

  (3)重视项目现有的地形地貌,从实际出发,坚持管网就位,排水就近,标高就势的原则;

  (4)建筑造型上采用对称式设计方案,体现柔和效果,有亲和力。

  (5)结合项目的建设目标,坚持全面考虑,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的原则。

  6。2总平面规划布局

  6。2。1总平面布局

  总体布局根据用地的周围环境及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布置一处主入口.

  22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2。2竖向设计

  建设场地平坦,竖向拟采用平坡方式布置.场地排水尽量利用地面自然坡度,场地内雨水排入院区绿地内,必要时采取管道排水方式将场地积水排入园区雨水排水管网。

  6。2。3绿化

  基地用地范围充分利用建筑周围空地景行绿化,草坪与多树种及小品结合,形成丰富怡人的绿化空间,并与园区整体绿化风格相呼应。

  6。3建筑设计

  6。3。1平面设计

  游客接待中心设置一个主入口,一个疏散口。

  6.3.2立面设计

  结合周围环境及环保要求,采用合理平面布局,使整栋建筑物形成有韵味和有文化底蕴的现代建筑。简单大方但又具有亲和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6。3。3剖面设计

  ①工程相对标高为±0.000,室内外高差0。30M.②游客接待中心主体高度为4.2米(由室外地坪到主体屋顶)。

  6.3。4各部构造做法

  (1)外墙

  23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采用外保温墙体,370厚承重煤矸石空心砖墙外贴聚苯板(厚度经节能计算确定)。外贴面采用高级喷涂涂料。

  (2)内墙

  内隔墙主要采用180厚承重煤矸石空心砖墙,卫生间等局部隔墙采用120厚非承重煤矸石大孔空心砖。采用高级内墙涂料粉刷表面.(3)地面、楼面

  采用釉面地砖地面,卫生间均采用防滑地砖面层。

  (4)顶棚

  采用内墙涂料。

  (5)屋面

  防水等级为二级,二道设防,防水层耐久年限为15年,采用SBS改性沥青卷材.屋面保温层采用挤塑聚苯板(厚度经节能计算确定)。

  (6)

  门

  对外出入口采用不锈钢玻璃平开门。房间采用木制胶合

  板门。

  (7)窗

  外窗采用塑钢节能玻璃窗.6.4结构设计

  6。4.1设计依据

  24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50083—97《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4月)

  6。4。2自然状况

  (1)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情况

  1)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Wo=0。55kN/㎡

  基本雪压:So=0.5Kn/㎡

  土壤标准冻结深度1。2米

  2)工程地质情况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使用年限:50年.6.4.3结构布置

  根据建筑方案布局及功能,并考虑发展需要,拟全部采用砖混结构。

  6。4.4地基基础选型

  (1)基础安全等级为乙级。

  25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基础选型:结合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及荷载特点,经过经济、技术、环境等各方面的比较,基础结构形式暂定为毛石基.6。4.5抗震设防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1年8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属2类,本项目建筑物抗震考虑按规范设防.抗震烈度7度。

  6。4.6楼面荷载标准值

  办公室2。0KN/㎡,不上人屋面0。5KN/㎡.6.4。7主要材料的选择

  (1)混凝土

  地梁

  C30构造柱

  C30(2)钢筋

  HPB235fy=210N/m㎡

  HRB335fy=300N/m㎡

  冷轧带肋钢筋

  fy=340N/m㎡

  6.5给水排水

  6.5。1编制范围

  室内、外生活给水系统,室内、外生活污水及雨水排水系

  26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统。

  6.5.2给水设计

  (1)水源

  本项目水源由市政供水管网供应,水质满足本项目生活及消防用水水质要求,自建泵房及水箱能消防用水要求。

  (2)给水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

  建筑物内生活给水直接由室外生活给水管网引入,接入处设给水计量表井.建筑物内给水系统采用明管枝状敷设方式,卫生器具均采用节水型产品。

  2)消防给水系统

  详见消防专篇。

  6。5。3排水设计

  (1)生活排水系统

  本项目生活污水日最高排水量为38m3,小时最大排水量6m3/h.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合流排放经化粪池处理,通过车梁运走集中处理.(2)雨水排水系统

  本项目屋面雨水由屋面雨水斗收集,通过立管排入雨水口,利用与人行道和周边绿地的高度差,优先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多余的天然降水经雨水口收集经雨水排水管网排入室外排水通道。本项目雨水量按重现期P=2年、暴雨强度

  27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S5=2。86L/(s×100㎡)设计。

  6.5。4设备材料、管道防腐及管道保温

  (1)管材

  室内生活给水管、热水管均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室外生活给水管采用PE管,承插口连接.室内污水及雨水排水管采用U—PVC管,橡胶圈卡子接口。室外污水及雨水排水管采用混凝土管,承插接口,水泥条形抹口.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或法兰联接.室外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给水铸铁管,法兰联接.消火栓箱采用铝合金制作,内配SN65消火栓,25m长φ65马制水带,QZ19水枪,消防按钮。

  消防高位水箱采用成品喷塑钢板装配式水箱,其公称容积9m3。

  (2)管道防腐

  明设焊接钢管外接口处刷樟丹两道,管道外刷银粉漆两道,刷樟丹、调和漆各两道。

  (3)管道防结露、保温

  敷设于不采暖房间和室内地沟中的水管和所有热水管均保温,保温层采用岩棉管壳,外敷玻璃布。

  28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6采暖、通风

  6.6.1热负荷估算

  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及同类工程设计综合分析确定节能热指标进行估算,本项目总建筑面积900㎡,采暖热负荷63kW.6。6.2热源

  本项目热源为新购置0.11MW锅炉,热媒为80/65℃热水。

  6。6.3热力管网

  本项目室外热力管网采用预制保温无缝钢管,法兰联接,直埋敷设.6.6。4室内采暖系统

  本项目建筑采暖热源由锅炉房提供80/65℃热水,室内采暖系统均采用单管跨越式采暖形式,供水、回水管敷设于地沟内。散热器采用铸铁辐射对流型散热器TDF(内腔无砂型),采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地沟内采暖管道保温采用橡胶材质管壳.6。6。5通风系统

  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工作需要,应设置分体空调并配置机械通风设备。

  公共卫生间设排气扇强制排风。

  29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其它房间以自然通风为主。

  6。7电气

  6。7。1供电电源

  本工程电源由室外配电箱引来,电源电压220V,以电缆直埋方式引入中心内。

  6.7.2负荷等级

  根据本建筑的性质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设备及监控、网络设备为二级负荷,其余负荷为三级负荷。

  6.7.3低压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对重要设备采用放射式的供电方式。

  疏散指示标志、监控及网络设备等属于二级负荷,采用双回路电源末端自动切换的供电方式,第二电源采用EPS应急电源,电压380/220V,监控及网络设备供电采用在线式不间断UPS供电.6。7。4电缆、导线选择及敷设方式

  电力、照明等线路宜采用阻燃型电线和电缆,重要的消防设备的线路有条件时可采用耐火型电缆。三级负荷(照明)的配电线路采用在电缆竖井内的阻燃预分支电缆,

  30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7.5接地系统

  本工程采用TN—C—S系统。凡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气设备外壳及所有带接地端子的插座等均应可靠接至PE线上.工作零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分开,电气设备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装置,综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6.7。6照明设计

  (1)照度标准:照度标准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设计。

  (2)本工程设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及应急照明,灯具分散控制。预留室外景观照明电源。

  (3)照明电压:照明电压为交流电220伏。

  (4)照明配电设备及灯具选择:一般及应急照明配电箱选用PXJR-3—3×4型,内装小型短路器作为保护元件,至插座回路采用漏点断路器,动作电流30mA.照明光源采用荧光灯,荧光灯灯管为节能型(T5或T8)电感式节能镇流器加电容补偿,使功率因数不低于0.90,卫生间采用防水型灯具。

  (5)照度要求:各办公用房的照度不低于100Lx。

  (6)应急照明:在消防栓处、疏散口、通道及出口处,在出口顶部及1米以下的墙面上设置疏散标志照明,并在每层设置10%正常照度的应急照明,作为暂时继续工作的备用照明。

  31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8弱电

  6.8。1综合布电系统

  当铺屯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综合布电系统,系统完成本房屋的话音及数据信号的传输,由4M宽带引入,网络系统采用局域网形式,支持语言或数据通信业务的应用,在公共部位设IC卡电话。

  6.8.2有线电视系统

  本工程信号引自有线电视规划网.本系统采用分支分配方式,干线及支干线均采用SYKV—75—9同轴电缆,用户线采用SYKV-75—5型同轴电缆.

  32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消防

  7.1总图消防

  本项目的建设高度4。2米。消防设计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总平面布置项目与周围其它建筑物间距满足消防要求.7。2建筑消防

  本项目设一个防火分区。

  每个防火分区设二个疏散口,疏散宽度及疏散距离,走廊宽度,房间距门及各房间门距疏散口的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本项目建筑物为二级耐火等级。梁、板、柱等结构构件满足二级耐火时限要求.7.3给水消防

  建筑物内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并设置手提式灭火器。

  7.3。1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33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消防给水水源为自建泵房及消防水箱,火灾时所有消防给水泵启动,分别经室外环形消火栓给水管网供水至起火建筑物.其中环形消火栓给水管网上均布SX100型地下式消火栓.7。3。2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本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包括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灭火器配置系统

  (1)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由室外消火栓给水管接入,直接供水至建筑内各消火栓处,接入口采用两路进水,室内管网成环状明管敷设。室内消火栓箱采用800×650×240标准消火栓箱,暗装。内设SN65消火栓一个、麻质水龙带25m及消防动按钮。消火栓布置保证两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3)灭火器配置:项目各建筑室内设置手提灭火器按中危险级配置。

  配置标准:中危险等级

  2A/具

  最大保护面积

  75㎡/A最大保护距离

  20m/A各建筑内选用MF3型磷酸铵盐类(ABC型)手提式灭火器,每局3kg装,配灭火器箱。

  34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环境影响评价

  8。1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国务院253号令)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002号)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4~1996)(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1B1~199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7)《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

  (1993年9月27日)(8)《辽宁省污水与废气排放标准》(DB21~60-89)

  (9)《辽宁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排污总量控制暂行规定》(辽环函(1997)166号)

  35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2编制原则

  (1)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

  (2)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的要求;

  (3)坚持环境保护“三同时”原则,即污染防治设施应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研究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时,应从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角度分析论证,力求环境保护治理方案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5)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对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尽量提出回水处理和再利用方案。

  8.3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1)地表水

  根据《铁岭县环境质量报告书》,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2)环境空气

  《铁岭县环境质量报告书》(1996~2000年度)结果表明,铁岭县环境空气的SO2日平均浓度最大值为0.10/m3,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NO2年日平均值为0.014/m3,;总悬浮颗粒物的年平均值为0。

  36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3/m3,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6)二级标准.(3)噪声

  根据《铁岭县环境质量报告书》,铁岭县环境噪声监测点表明,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昼间60dB,夜间50dB,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二级标准.8。4环境影响因素的确定

  本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所关注的主要因素是:

  (1)空气环境

  (2)声环境

  (3)地表水

  (4)社会环境

  8。5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8。5.1空气质量

  (1)施工期路槽开挖、施工物料装卸、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对环境有较小影响。

  (2)施工车辆在行驶中产生的CO、NOx、HC对沿线和周围空气质量略有影响。

  (3)铁岭县当铺屯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

  37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建设中将有大量机动车的流动,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HC和CO有所降低,NOx略有升高;有项目与无项目相比HC、CO污染降低较明显,NOx略有升高.同时,车辆通行速度的提高,使相连道路车辆行驶更顺畅,相应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量,使项目沿线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8。5.2噪声

  (1)铁岭县当铺屯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施工时主要使用的机械设备有卡车、履带式挖掘机等.规范规定的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见表.预计本项目使用的建筑机械所产生的噪声均在61~90分贝之间。

  (2)运营期道路交通噪声预计白天为68分贝,晚间为57分贝。

  8.5。3地表水

  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地表水均无影响。

  8.5。4社会环境

  (1)施工过程中对行人和车辆通行会造成影响。

  (2)工程竣工后,居民过往更加方便,环境更加美观。

  38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6环境保护措施

  8。6。1空气质量保护措施

  (1)尽可能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并加强施工管理,减少混凝土的洒落和扬尘的出现。

  (2)采取文明施工措施,将施工尘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运输车辆在运输松散材料时,采用罐装或用苫布覆盖。

  (3)施工期要按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施工现场设专职人员对环境进行管理。

  (4)合理疏导施工车辆,保证车辆尽快通行,尽量减少施工车辆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对大吨位机动车的运输指定线路和时段,避开敏感区。

  (5)可组织施工期过往车辆和行人到就近其他道路绕行.8。6。2噪声防范措施

  (1)使施工现场远离居民区50米开外,并将施工时间

  39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尽量安排在白天,禁止在居民住宅区进行夜间施工,以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2)施工所用的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现场禁止水泥搅拌,以减少噪声和对各公用设施人员办公的影响.(3)对高噪声的机械设备采取围挡措施,以减轻噪声污染程度。

  (4)对机械设备每月定期维修养护一次,使设备经常运转灵活,以减少不必要的噪声。

  8。6.3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1)树立必要的施工警示牌,避免行人出现人身危险。

  (2)合理疏导人流,提供必要的导引指示,让行人安全地行驶在临时道路上。

  8。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的建成对铁岭县当铺屯旅游示范区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地表水、空气及声环境质量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项目建成后,基本

  40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不产生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综上所述,该建设项目只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三同时”制度,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后排放,那么从环保角度来看是可行的.同时,建议项目建成后,应进行环境保护专项验收,保证处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9。节能

  项目在建设中要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全面贯彻节能法,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树立节约型社会、环境

  41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友好型社会观念,做好节能工作.9。1设计依据

  1、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计资源[1997]2542号文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及评估的规定》。

  2、工程项目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不得采用国家已公布的限制(或停止)生产产品序列,行业已公布下令限制(或停止)的旧工艺翻版扩产增容及选用淘汰产品。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20189-2005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7、《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GB50478—2001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9、《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9。2设计原则

  执行国家现行的节约能源的政策、指令、规定及相关标准,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能源选择

  42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应贯彻国家能源方针合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中所选设备有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严禁采用国家规定淘汰的低效高耗能设备。

  9.3节能设计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由于地理纬度、地势和地理条件的不同,各地区气候差异悬殊,根据气候特点,我国分为五个建筑热工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该地区的建筑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根据铁岭县的气候特征及相关标准规范,本项目的有关节能要求如下:(1)设计指标:

  室内热环境指标:

  冬季采暖建筑室内平均温度不低于18℃,换气次数为1。0次/小时,夏季空调建筑室内平均温度不低于26℃,换气次数为1.5次/小时,夏季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外围护结构表面温度不高于35℃。

  建筑能耗指标:

  本项目采暖耗热量、空调耗冷量、耗电量指标

  采暖期

  空调降温期

  耗热量指标qH(W/耗冷量指标qR(W/耗电量指标qER(W/m2)m2)

  m2)

  43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024.012.8(2)项目建筑热工设计的一般要求

  建筑布置在良好光照和自然通风条件的地块上,建筑群体的平面和竖向布局,宜采用交错排列、斜、坡地台阶排列形式。不宜采用不利于同自然风的周边式和混合式布置,朝向宜为南偏西5度至南偏东30。5度之间,建筑的间距系数保证冬至日底层南向房间宜保证日照系数不少于1小时,绿化方面宜在建筑需要遮阳部位南侧或东西侧布置树冠高大的落叶树,有条件可以采用绿化屋面、并做好建筑物周边的绿化工作.(3)维护结构规定性能指标要求

  本项目建筑设计应采用合理的平面布局,减少表面积。建筑的体形系数宜控制在0。32以下。当体形系数超过0.32时,外围结构屋面、墙面、窗的传热阻应符合下面各表的要求,体形系数不得超过0.38。

  墙体冷桥处传热系数应不小于0。52m2·K/W,当体形系数超过0.35时,南墙、东西墙的传热系数按北墙采用。

  当体形系数超过0。32,每增加0.01,减少床传热10%,当体形系数达到或超过0。35时,各朝向窗户的传热阻R应不小于1/2。7m2·K/W,各朝向或窗墙面积比超过上表规定时,每增加20%,各朝向或总窗户的保温性能按下窗的传热系数表的窗户类型序列提高一档。多层建筑门窗的气密

  44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性不低于GB7107规定的Ⅲ级,阳台门肚板传热系数应达到0。59m2·K/W。南、东、西窗均应设置外遮阳设施,外遮阳设施宜采用活动遮阳,遮阳率应达到80%,遮阳设施应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并不得影响通风和正常采光。

  窗的传热系数

  空气层厚窗框窗洞

  传热系数

  窗框材料

  窗户类型

  度(mm)

  面积比(%)

  K(m2·K/W)单层窗

  —

  20-306.41220-303。9单框双玻璃

  1620-303。钢铝

  20-3020—303。6双层窗

  100—

  20—303.0单层+单框双玻璃

  40020—302.5单层窗

  -30—404.71230—402.7单框双玻璃

  1630—402.620-3030—402.5塑料木

  100—双层窗

  30-402.3140100—单层+单框双玻璃

  30-402.0140(4)节能施工要求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技术检验时,应有90%以上的检查点合格,且其余的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各检验批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建筑节能的施工必须认真执行《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45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GB50411—2007)并符合相关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9.4节能节水措施

  1、节能措施

  本项目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电源,拟采用以下节能措施,已达到最大限度节约能源的目的。

  (1)项目在设计和建设中,根据建筑节能法规,采用节能型新技术、新材料,在保证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有利于建筑物采光、采热的因素,节约能源,避免浪费.(2)建筑物主楼朝向尽量采用南北向,以保证冬季室内能够得到较多的阳光,提高室内温度。同时,避免盛夏灼热的光线射入室内。

  (3)门为木质夹层门,窗宜为双层中空塑钢窗,减少热能的损失。

  (4)室内外照明以节约型灯具为主,部分场所采用声控装置,以节约电能。

  (5)所选水泵等用电设备均为国家规定的节能型设备.(6)定期对各类设备、管道等进行检修.2、节水措施

  (1)增强办公室人员的节水意识。通过各种经济和行政管理措施的实行,不断的增强人员节水意识.

  46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推广节水型设备。包括:节水型便器冲洗设备、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淋浴设施和其他节水型设备。

  (3)采取必要措施,减少剩余水压。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采取竖向分区供水、安装减压阀、减压孔板、安装节流塞、节水阀芯等措施减少剩余水压,起到节水作用。一般采用孔板或用压力调节阀调压,可是耗水量降低15%-20%.(4)提高管材、附件和施工质量,杜绝控制跑、冒、滴、漏现象,减少浪费。

  总之,采取以上节水措施,其节水效果都将是显著的“.坚持开发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不仅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就铁岭县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还能减少污水排放量,保护环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7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项目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10.1项目组织

  为了保证项目的建设,达到省、市对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质量要求,本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由铁岭县旅游局主管领导挂帅,组成项目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具体运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要建立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制度,并应建立部门领导负责人制度;二要建立档案制度和具体负责人公示制度,全过程建立健全工程档案,对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工程监理、招标投标和竣工验收各个环节,都要建立具体明确的责任人制度;三要建立工程制度月报制度,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指标体系,形成工程质量月报制度;四要加强监督检查,既要保证工期,还要保证工程质量.本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组成项目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具体运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九号令《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的有关精神,省计委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市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对本行业领域的招投标的监督执法工作.本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进行招标投标.

  48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为了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本项目实行二级招/投标制度,招标范围为:勘察、设计、土建施工、安装工程及监理.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在程序方面,招标工作严格执行推荐厂家、评定、定标“三分离”原则,通过公开招标,可以在较广的范围内择优选择信誉良好、技术过硬、具有专业特长及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监理公司、施工企业和生产供应商,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防止劣质产品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入,提高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影响。

  招标组织形式拟采用委托招标方式,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代理招标。

  按照《招标投标法》,招标人和投标人均需遵循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招标投标活动。招标程序分别为:申请招标、准备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广告、进行资格预审、确定招标人名单、发售招标文件、组织市场考察、召开标前会议、发送会议记录、接受招标书、公开开标、审查标书、澄清问题、评标比较、评标报告、定标、发出中标通知书、商签合同、通知未中标人。

  本项目招投标的具体要求详见表10—1、表10—2。

  49XXX

  XXX乡村旅游示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部门核准意见

  表10—1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方式

  招标范围

  委托招标

  自行招标

  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全部招标

  部分招标

  设计

  建筑

  工程

  安装

  工程

  主要

  设备

  √

  √

  √

  √

  √

  √

  √

  √

  √

  √

  √

  √

  50XXX

篇二: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研究

  学

  院:____法学院____

  专

  业:__政治学与行政学__

  班

  级:____2004级____

  学

  号:___

  __

  学生姓名:_

  __

  ___

  _

  指导教师:____

  ____

  2008年5月31日

  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本人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2008年5月31日

  摘

  要

  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造成农村经济发展障碍重重。研究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财政不足、服务结构失调、供给主体错位、支农资金管理不善等主要问题与困境,为进一步提高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提出有针对性建议,逐步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镇政府

  农村公共服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

  On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Thetownship-government’sRuralPublicService

  AbstractThetownship-government’sruralpublicserviceisanimportantcontentofnewsocialistcountrysideconstruction.Insituationofourcountrymodernizationfastdevelopment,thecountryside’sdemandsforpublicserviceincreaseunceasinglyandthesuppliesoftownship-government’sruralpublicserviceareseriousinsufficient,whichcreateruraleconomydevelopmentbarrierlayeronlayer.Studyingmainquestionanddifficultpositionoftownship-government’sruralpublicserviceaspectinfinancialinsufficiency,servicestructuredetuning,supplier"smultiplicitydislocation,supportingagriculturefundmanagementbadandsoon,forfurtherenhancingtownship-governmenttoproposethepointedsuggestionintheaspectfunctionofpublicservice,adaptinggraduallytonewruralreconstructionandtotheneedofmodernizationdevelopment,hassignificant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Township-government;Ruralpublicservice;Newsocialistcountryside

  目

  录

  摘

  要………………………………………………………………………II

  ABSTRACT………………………………………………………………III

  引

  言…………………………………………………………………………1一、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特点及历史演变……………2(一)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2(二)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特点……………………………………3(三)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历史演变……………………………………4二、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6(一)乡镇政府财政短缺导致供给总量不足……………………………6(二)乡镇政府供给结构失调、供非所需………………………………(三)乡镇政府供给主体错位,农民负担加重…………………………(四)乡镇政府供给管理不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三、完善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途径………………………………(一)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供给主体…………………………(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三)完善公共服务法制,为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供良好法治环境………………………………………………………………1结

  语………………………………………………………………………12参考文献……………………………………………………………………13致

  谢………………………………………………………………………14引

  言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决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新一届中央政府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工作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社会经济,要从农村公共服务做起。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是新农村建设中直接面对农村的政府机构,是农村公共服务的直接执行者。发挥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导性作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营造良好的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乡镇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解决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中存在供需矛盾问题的关键所在。

  税费改革后,全国财权上收,事权下放,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尤其是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地方政府,在没有财力支撑的情况下承担了更多的农村公共服务事权,致使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在供给和效率方面上存在的问题相当多。因此研究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职能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

  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特点及历史演变

  “公共服务是国家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具体指对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

  农村公共服务除了应该具有公共服务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农村公共服务是农村地区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所需而提供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社会服务,是不具备物质形态,而以信息、技术或劳务等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农村公共产品。[2][1]

  因此乡镇政府在执行农村公共服务职能时,要面对农村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因地制宜的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不仅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工作的重点,而且是未来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农村公共服务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乡镇政府有效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并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以及乡村的社会稳定。

  (一)乡镇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

  农村公共服务的内涵丰富,按照目的进行归纳主要包括以下七种:(1)基本生存保障服务,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的生存条件。(2)生产活动支持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各种形式的政府支持,包括农业水利、防灾设施及服务、农业技术推广及服务、病虫害防治、农机事业服务、市场信息服务等。(3)基础性设施与服务,这些基础设施功能不限于某个特定领域,需要政府投资实现普遍覆盖,包括农村公路、电力供应、邮政服务、通讯设施及服务等。(4)生活条件改善服务,为改善农村居民物质与精神生活提供条件,包括治理农村生活环境、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文化。(5)提高农村居民素质服务,为农村居民自身发展创造条件,包括普及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完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条件。(6)基本国策支持服务,这一部分主要靠中央和省级政府实施,为农村地区贯彻实施基本国策而进行的政府投入,如计划生育、生态建设等。(7)社会保障服务,扶

  [1]黄乔松.新农村建设与乡镇公共服务型机构的强化[J].

  重庆社会科学,2006.(8)92~95[2]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4[1]助农村弱势群体,建立抵制风险的互助服务机制。

  乡镇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时,由于自身财力制约,并不能面面俱到。但乡镇政府要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主旨,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工作,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多数是辅助性的,主要包括生产活动服务、生活条件改善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

  (二)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乡镇政府职能也由传统的社会管理统治职能向公共服务职能方向转变。乡镇政府与广大农村和农民接触最为密切,担负着农村绝大多数行政事务和社会管理的工作。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对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基层政权以及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其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市场性

  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职能方面需要引入市场服务机制,坚持市场选择优先的原则,凡是市场能做的事一律由市场做。乡镇政府在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可以通过招投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等市场机制来调节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乡镇政府要做到职能转变,从“无限政府”退到“有限政府”,减少对市场调节的干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达到降低政府投资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目的。

  2.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社会性

  公共服务的社会性表现在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社会化,原来由乡镇政府承担的一些公共服务职能,大量地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和私人部门,即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完全由政府部门提供转变为政府利用社会的力量由社会组织以及私营企业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这些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等都将成为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者,为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展开竟争。

  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以农村社会现实需求为导向,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来改善

  [1]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央与地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63公共服务,鼓励、引导各种民间组织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根据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性质和特点,提供相关信息给各个农村公共服务提供者,保证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以便在不增加政府规模和开支的情况下改善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

  3.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法治性

  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指政府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行驶公共服务事务的权力,并负有相应的义务。政府公共服务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约,乡镇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时必须坚持依法行政,遵守职权法定原则、行政合法原则、权责一致原则。因为法是人民意志与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这决定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该以民为本、服务于民为宗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规范政府公共行政行为,保障农民依法享有各项公共服务。

  同时乡镇政府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加强对各服务职能机构的规范和监督,强化政府责任意识,从决策、执行等环节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使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运行。保证乡镇政府正确行使公共服务职能,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法治性保障。

  [1](三)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历史演变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最早从人民公社时期开始,人民公社不仅是基层政权组织,又是集体经济组织。农村社会一切组织和机构都依托于人民公社,那个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机构涉及到了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公共服务经费主要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两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担。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在组织上基本健全,功能上也基本完善。对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满足农民物质文化需要,稳定农村社会福利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县乡两级财政普遍紧张,各地纷纷中断了农村服务机构的财政供应,这些机构事业经费失去了保障,大多蜕变为以营利为目的的部门。到目前,我国乡镇政府的农村机构设置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在机构设置模式上基本保留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只是在管理方式上由过去的“条条管理”为主转变成“块块管理”为主。第二种是直接撤销原

  [1]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央与地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98[1]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112有机构,重新组建市场化的各类“服务中心”,这种市场化取向的机构改革以人员退出人事编制管理,退出财政供养体系为特征。第三种是保留现存机构,待条件成熟后再组建各类“服务中心”。但是无论哪一种类型,从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角度来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没有进行市场化取向改革机构,当前县乡财政普遍困难的大背景下,各类服务机构的业务经费严重缺乏,有的连员工工资都无法保障甚至出现机构无法运转。

  二

  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农村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以满足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所需。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错位、越位、缺位,致使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极度匮乏,这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一重大问题。

  (一)乡镇政府财政短缺导致供给总量不足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上移,事权下移,使大多数乡镇政府的制度内财政收入衰减。相反的是,乡镇政府的事权增加,于是通过财政制度外筹集提供公共产品的资源成了必然的选择,这主要包括:“五项统筹”,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交通建设等;“三项提留”,乡镇村组织的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等,以及各种集资、罚没收入。但是,乡镇政府负债或向农民集资、摊派的筹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没有法律保障的行为,存在不合法的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严格信贷制度,乡镇集资、摊派和负债筹资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样一来,以前可行的农村公共产品建设筹资渠道越走越窄,在缺少其他新的、有效融资渠道补充的情况下,相当于减少了资金的来源,乡镇政府财政“雪上加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乡镇政府财政短缺自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总体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急需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比如大型水利灌溉设施、农作物良种开发和培育以及有关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的预告等。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包括农村的教育、农民的医疗保障及农村的环境保护等,这些公共产品对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我国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这些公共产品供给投入的资金严重短缺。这不仅使乡镇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力不从心,而且严重的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二)乡镇政府供给结构失调、供非所需

  在现行体制下乡镇政府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对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上,把乡镇的工作重点放在完成上级下派的硬指标上,或者仅仅限于上级派下来的工作上,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农民提供需要的公共产品上。如此一来,乡镇政府便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忙于为上级政府服务,而对农民真正需要的公共服务,却无心理会。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不能充分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一是重“硬”轻“软”,热衷提供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产品。对上级要求考核的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交通道路建设等公共设施项目,千方百计组织资金加以实施,而对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业发展综合规划和信息系统建设等“软”公共产品供给没有太高的积极性;二是重“短”轻“长”热衷于提供见效快、易出成绩的短期公共项目,不愿提供见效慢、期限

  [1]李云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什么[M].湖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226长但具有战略性的公共产品;三是重“建”轻“养”热衷于投资新建公共项目,不注重现存项目的保养和维护。结果,在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中,存在大量“豆腐渣”工程和部分政府部门以次充好的提供农业公共产品现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还严重损害了农民切身利益。

  除此以外,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服务中,普遍存在供给过剩现象,除党、政、人大和政协班子外,还有“7站8所”和一些常设办公室,机构臃肿、人员膨胀,消耗了有限的公共资源,甚至以筹资为目的向农民提供各项低质量甚至是虚假的公共产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三)乡镇政府供给主体错位,农民负担加重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农村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免费提供,对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2]但是,在实际中,乡镇政府的职能更多的放在了经济管理上而忽视了其公共服务职能,有的乡镇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甚至直接插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而且用行政手段介入市场领域。这样做,乡镇政府不仅没有使农民受益,反而使农民蒙受亏损,使农民惧怕市场、惧怕政府提供的服务。

  另外,乡镇政府事权和财权的不匹配,乡镇政府承担了过重的农村公共产品建设职能,一些本不该由地方政府,特别是不应仅由乡镇政府承担的职能,也在行政和财政体制改革的名义下,转移给了乡镇政府,结果造成乡镇政府负担过重而无法承受。[3]乡镇政府只能采取“羊毛出在羊身上”

  的办法,将那些本应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政府与农民共同承担的公共产品成本,完全的由农民去承担,比如基础教育、计划生育等。其结果是乡镇政府事权大于财权,乡镇政府在事权无法转移的前提下,只好向农民伸手,使农民负担加重。

  (四)乡镇政府供给管理不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由于乡镇政府缺乏相关的制度,管理不到位、不完善,公共资源筹集、使用中的信息不够公开,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不高,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有力监督,难以

  [1]李锦然.强化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思考[J].河南辉县: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4)84~85[2]宋立,刘树杰.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财权配置[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114[3]黄冠豪.我国乡镇财政危机的原因及其化解[J].吉林长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3)4~5保证公共资源不被滥用,从而导致了以下问题:一是涉及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部门较多,资金渠道、部门政策也较多,但缺乏系统性和整体协调性,资金投入分散,政策之间相互制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影响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二是制度外财政收支财证不全,甚至根本没有建帐,而且不同乡村之间差别较大,监督成本过高,导致有效监督不足;三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间环节多,公共资金被层层“过滤”,据统计,大约有30%的支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或根本就不能到位,被短期或长期挪作它用,财政支农资金出现严重的“农转非”现象;四是资金使用透明度不高,暗箱操作,有时不顾当地实际,大搞楼堂馆所建设,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建设过多,滥用、挪用甚至贪污,造成极大浪费。

  三

  完善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途径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处于转轨时期,要求乡镇政府的职能从管制向服务职能转变;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政府职能核心也是公共服务。乡镇政府必须通过体制创新,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市场机制、多元供给主体、法制等社会机制来履行政府的公益性服务职能。

  (一)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供给主体

  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存在着越是高端财政,日子越是好过的问题,而到乡镇这种基层财政,基本上都是“吃饭财政”,甚至有些是连饭都吃不上的“要饭财政”,根本就没有条件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这一现实条件下,乡镇政府可以采取多方融资的方式来解决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己经建立,导致市场经济社会主体多元化,每个企业、团体或个人都可以成为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乡镇政府在筹资公

  共产品过程中,可以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对于一些收益界限清晰、产权归属明确又能够市场化运作的公共产品,如小型水利设施、农用科技及个体化农业信息服务等,完全可以按照市场原则引入企业和私人来供给。

  乡镇政府还可以推出各种优惠政策,促成企业和私人资本进入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流程中来,同时要维护好企业和私人的既得利益,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样便形成了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融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也就是乡镇政府如何组织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在保持有一定量公共产品投入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以较小投入,较大产品为目标,提供量多、质优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1.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多样化

  随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也必须多样化。农村公共产品虽然是由乡镇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但是并不一定由其直接生产,因此乡镇政府可以通过招标、合约等形式,将公共产品交由私人或企业生产。主要可以通过这样几种方式:(1)政府与企业、私人的合同方式,乡镇政府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业务以合同形式,外包给企业或私人组织完成。(2)特许经营和授权经营。对于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行业,乡镇政府可以将垄断性经营特权授予企业或个人,让其在特定的领域里提供服务。(3)乡镇政府补贴企业及私人的供给方式。为了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以及弥补乡镇财力不足,通过直接补贴或间接补贴的方式,来鼓励和帮助企业和私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

  2.乡镇政府根据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差异,确定公共产品的供给优先顺序

  由于乡镇政府受财力不足的制约,在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要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现实和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差异,来分阶段的供给,确定供给的优先顺序。

  一般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是:先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的基本生存生

  活需要,后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发展;先保证纯公共产品,后提供准公共产品,即先对农村居民基本的社会需求要进行统筹安排,和优先确保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的良好供给,保证农民基本人权,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三)完善公共服务法制,为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新农村建设的良性运行,在宏观上需要整个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构建,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良好的法治基础。因此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法制非常重要

  1.乡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有法可依

  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建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也需要法制化。从法律上明确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权责关系,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建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职责分工、经费来源的法律规范,明确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各项服务的标准以及公共服务部门的法律地位、职责范围,限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不法行政行为,减少对农民利益的侵害。为保证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有法可依,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政府部门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在我国,人治思想根深蒂固,理性的法律意识严重缺乏,权力很容易被滥用。“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二是要培育政府的理性法律意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法律要靠人来执行,如果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再好的法律也得不到有效实施。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使公共服务有坚强的法律后盾。

  2.依法对公共服务竞争机制进行调控

  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应该采取竞争机制,因为竞争可以提高政府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政府部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通常成本高而质量差,往往不能满足农民的现实需要,这主要由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处于垄断地位的。通过市

  [1]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151[1]

  场经济引入公共服务竞争机制,可以使农民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从而带来更多成本收益比较高的公共服务,使公共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均能受益。这将是目前乡镇政府在解决农村公共服务问题上的可行之举。

  我国政府管理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建立公共服务竞争机制比较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非政府组织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现象。为此,政府需要通过必要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对竞争机制实施调控,避免出现非政府组织垄断公共服务格局。

  结

  论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农村公共服务直接相关。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发展还依然相对滞后,乡镇政府是农村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不仅要完善自身公共服务职能,还要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供给模式,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把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乔松.新农村建设与乡镇公共服务型机构的强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6,(8).[2]固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干部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李云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什么[M].湖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4]李锦然.强化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4).

  [5]宋立,刘树杰,等.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财权配置[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6]徐勇,高秉雄,等.地方政府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黄冠豪.我国乡镇财政危机的原因及其化解[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3).[8]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9]刘学平,周五香,等.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乡镇政府改革[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12).[10]段维龙.乡镇综合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10).[11]张永亮,李云,等.构建应对新农村建设的公共型乡镇政府[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4).[12]栗波.略论我国乡镇政府职能定位[J].消费导刊,2006,(11).[13]于凤荣.我国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体制的建立[J].行政论坛,2004,(65).

  [14]许素芳.目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探究[J].闽江学院学报,2006,27(1).[15]黄富林,梁述勇.农村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问题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7,(9)[16]程伟.试论我国服务型乡镇政府的构建[J].行政与法,2007,(10).[17]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18]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央与地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致

  谢

  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学习的同窗的支持,想要完成这篇论文是很困难的。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导师XXX教授的悉心指导。郑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郑老师都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倾注了郑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郑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就要毕业了真的舍不得这分感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各奔前程吧,大家珍重!

  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最后我还要感谢政治系和我的母校—xxx大学四年来对我的栽培。

篇三: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设思考

  李伯兴

  [摘要]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仅落后于城市,而且跟不上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在分析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新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些设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

  一、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公共服务是一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服务,它是由法律授权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和单位在生产和供给公共产品中所承担的职责。多年来,我国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经过建设,从总体上说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农村的生产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与城市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严重滞后。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主要集中体现在城乡居民在享受基础设施上的不平等。一是水的问题。在农田水利设施方面,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农业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引水渠道不畅通,甚至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山塘水坝干涸荒废,有的水

  库用作农田,有的丢荒浪费,有的水坝种植农作物,出现了面目全非局面,造成汛期洪水自由泛滥,旱期干枯无水,严重影响农田的正常灌溉;在饮水方面,目前全国仍有2亿多人饮水质量不合格,临江的村民直接饮用江河水,大石山区山民饮用水柜的储水,条件稍好的少数农民采取自己打井、摇水、饮用,由于农民的饮水水源多种多样,这就无法保证饮水质量,而且都必须依赖于“老天爷”。由此可见,在农村无论是农田灌溉用水,还是人畜饮用水,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较高,只要“老天爷”发脾气,农业、农民和农村就遭殃。二是路的问题。目前农村的道路基本上没有人管,路况非常恶劣,有的道路虽然通到了村庄,但没有到达农户,更谈不上通到地头;农村的道路质量非常差,下雨天出现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机动车滑轮动弹不得,阳光灿烂时灰沙满天飞,严重影响农民的呼吸和身体健康。三是电的问题。目前农村电网很简陋,供电不正常,出现经常停电现象,电压很不稳定,照明时亮时暗,甚至有的山区农村还没有实现通电的状况,仍然使用传统的煤油灯照明,而有些农户则用不起电,电灯挂上当装饰品,宁可使用煤油灯。

  (二)农村公益性公共服务严重缺位。在许多地方,农民仍然是求医问药难,求学求知难,享受文化生活难、渴盼科技服务难。就农村的文化事业来讲,农村的文化设施非常落后,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农村的传统封建迷信非常盛行,烧香拜佛、问地求天比较普遍,有些地方地下六合彩、赌博、吸毒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跟不上的表现。在农村的医疗卫生方面,农民有病缺钱不敢医治的现象大量存在。日前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九成左右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在中西部边远地区,孕妇和产妇的死亡率是沿海地区的3.6倍,婴儿的死亡率是沿海发达地区的4倍,有40%的死者是因为看不起病而死亡的,大批农民缺乏最基本的医疗条件。从农村教育状况来看,许多地方无法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有的甚至出现文盲半文盲现象。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6年,比城镇居民低3年。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在总人口中占75%。而在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在农村科技方面,全国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很低,农业的生产成果基本上是通过农民的体力劳动换取的,刀耕火种方式没有得到彻底改观。

  (三)农村信息性公共服务不畅通。农村网络信息不畅的主要表现是:一是信息通信条件不健全。有的农村有线电视没有得到普及,不少农民仍然采取一家一户的室外天线,收视频道有限;有的村庄虽然有广播,但大多数是一村一个扩音器,无法实现家家通广播的目标;有的村庄打电话比较困难,必须跑到几里地远才能找到公用电话;绝大多数的农村没有开通互联网。二是生产信息不灵。由于信息通信条件导致了农民的生产信息滞后,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投资决策,出现了一些农产品生产不对路的现象,造成了农民的经济损失。

  二、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

  (一)构建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影响着农村经济的整体性发展,影响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一是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农村整治,逐步改造农村居住条件,加大建设一批城市示范村、集镇示范村、农村示范村,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整洁、文明、靓丽的新农村。二是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要求,重点抓好防洪排灌排涝工程建设和山区水利建设,提高抗灾标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继续实施交通道路畅通工程。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乡镇级公路,形成现代化交通网络。对已建成的乡村道路进行改造,实现乡到村、村到村、村到户、村到地头道路的建设和路面的硬化,为农民的出行、生产劳动实现机械化提供基础设施条件。四是加大农村用电的建设力度,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后续建设和经营管理,加强小水电开发规划和管理,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规模,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用电服务。

  (二)构建农村公益性公共服务体系。首先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抓好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老师和应届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提高边远学校教师待遇,实行边远山区教师特殊补贴,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实施城乡、乡村、村村之间结对了交流活动,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城镇

  的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授课,帮助农村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开展以创教育示范村为载体的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农村办学实力,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次要健全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组织农民文艺宣传队伍,建立农村影视厅,完善和充实图书资料室。第三要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坚持“软件”和“硬件”建设并重的原则,逐步更新和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城镇周边农村污水管网进行集中规划,对地处偏僻,周边环境生态敏感性高的地区,要建立生态村、生态镇建设机制,推广应用简便、实用的家庭式或小型生物、化学净化装备,降低生活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大力建设生活垃圾的集中排放和处理,重点建设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填埋场;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三级卫生、医疗、保健体系,为农民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第四要逐步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要努力将所有的社会成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实施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保障制度,确保因公用征地而失地农民的生活来源;建立农民工求助体系,建立治理欠薪长效机制,实行企业工资支付预警预报制度、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公示制度、企业欠薪报告制度等措施;建立农村特困户住房帮助制度,改善特困户住房条件;建立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制度,凡是入住敬老院的五保对象,均按城镇居民低保标准进行补贴,而对散居五保对象按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加以补助;建立特困农民社会救助“安全网”体

  系,实施特困户二次救助,对农村困农民、五保户等在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后,实行第二次救助。

  (三)构建农村信息性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建立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村村通、户户通”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和联接主要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互动式信息终端,搭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平台,为农民提供各种急需的科技咨询与市场信息、政府信息、气象信息服务。二是建立农业专家下农村服务制度。鼓励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第一线,创办各类农业科技组织,建立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提高专业户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农民的能力,实现产学研科技协作攻关。三是发挥农业各种专业协会的作用,开展农业科技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学真.WTO框架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塑思路.甘肃社会科学,2006,(2)

  [2]苏时鹏,张春霞.农村公共服务的差距分析与体系建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推荐访问: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设施建设 公共服务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