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设计14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14篇思政课教学设计  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方案  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政课教学设计14篇,供大家参考。

思政课教学设计14篇

篇一:思政课教学设计

  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方案

  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教学重难点重点:文化多样性难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各具特色。不同的国家、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这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本节课探究的问题。(二)讲授新课

  探究一:展示不同的建筑,这些建筑承载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各国标志性的建筑显示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即世界文化是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的。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外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一下纷呈的民族节日。(1)民族节日①含义: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意义:第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第二: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小试牛刀:1、2013年3月13日,是农历的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美好愿望。这表明()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

  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④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民族节日属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①观点正确;②③属于民族节日的作用,正确;④观点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答案]C探究二:展示文化遗产的图片,以及我国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材料一:我国已拥有各类世界遗产37处我国在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至今已经有37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遗产大国。其中文化遗产26处、自然遗产6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你能说出哪些的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部分:长城、故宫、莫高窟、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孔府及孔庙和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平遥古城、庐山、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皇家园林颐和园、皇家祭坛天坛、重庆大足石刻、青城山-都江堰、洛阳龙门石窟、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大同云冈石窟、澳门历史城区等

  材料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古埃及的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迄今,埃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97座,其中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省沙漠里的祖孙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1979年,埃及从吉萨至达哈舒尔的金字塔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罗马圆形竞技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威尼斯广场南面,是迄今留存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1980年,包括它在内的罗马城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对文化遗产有什么了解吗?(2)文化遗产①人类遗产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②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意义: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④保护: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小试牛刀:

  2、由我国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解析]我国民族文化能在异国得到观众的共鸣,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具有共性;文化差异会导致误解,故C正确,B排除。A、D不是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排除。[答案]C2、透视文化多样性(难点)(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及意义①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②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族建筑和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等等(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共性与个性)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性:世界各民族的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民族性:由于多种因素不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小试牛刀:3、、“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B.文化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条件C.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D.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材料是通过反例启示我们文化要多样性,而不能整个世界一个模式。A、B、D三项是从整体上表述文化的多样性,没有结合材料,是不正确的。答案:C3、尊重文化多样性(重点)(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篇二:思政课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教案

  教学目标认知:1.能从个人和社会进步两方面认识老师工作的意义。2.懂得应与老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情感:1.感激老师对自己的培育之恩。2.对老师从内心产生崇敬之情。行为:1.尊重老师的劳动,听从老师的教导,对老师有礼貌。2.学会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尊敬老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一教学内容和相关基本要求设置的。尊师教育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中已进行过多次。本课教育的重点在:从教师工作的社会意义上认识为什么要尊敬老师,以及学会与老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这一教育重点是符合该年级学生实际的。十二岁左右的学生,知识面扩大了,独立性增强了,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常常会产生一些矛盾。因此,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抓住上述重点对他们进行尊师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的尊师行为建立在更加自觉的基础之上。本课的引入部分“述说”:“用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说你是怎样在老师的教育下成长的。”这一“述说”与学生贴得近,每个同学都可以讲出一些,同时这也与三至五年级的尊师教育相衔接。在教学中,要多请几位学生发言,以激发大家对

  老师的情感。本课课文主要讲两个问题。1.老师可敬可爱。2.尊敬老师的主要要求。本课的练习共有三个栏目。教法建议:1.帮助学生认识老师工作的社会意义,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要按照上述层次逐步展开,并需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充满感情地进行讲解。2.如何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是本课教学的又一重点。在教学中要按照课文中讲的三个层次一步步推进,并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三层次上。可以举一些事例尤其是本校、本班学生中的实例,来说明当老师有错时学生应怎样正确对待。教学设计示例第二课向教师致敬教学目标认知:1.能从个人和社会进步两方面认识老师工作的意义。2.懂得应与老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情感:1.感激老师对自己的培育之恩。3.对老师从内心产生崇敬之情。行为:1.尊重老师的劳动,听从老师的教导,对老师有礼貌。2.学会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教学重点:使学生能从个人和社会进步两方面认识老师工作的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应与老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演示动画课件:《教师的一天》师问:老师每天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学生回答。师答:老师每天都要备课、讲课、辅导我们、批改作业。很辛苦,我们应该理解和尊敬老师。在我们的小学学习生涯中,你是怎样在老师的教育下成长的,讲一讲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学生演讲。师问:同学们讲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我知道贵州省有一位民办教师,深受人民的爱戴,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段。师问:你认为田老师值得敬佩吗?向田沛发这样的老师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那在国外,是怎样尊敬教师的呢?播放录音故事:《外国尊师风尚》师问:在国外人们是怎样尊敬老师的?学生回答。师小结:不但学生应当尊重老师,整个社会都应当尊重老师,全世界都在尊重教师,我们小学生更应如此。你们想想,你应该怎样尊敬老师?板书:全社会都应当尊重老师二、学生讨论并发言师问:有的同学提到了教师节,那你们说说教师节你怎样做老师才最高兴?出示扩展资料1《教师节最好的礼物》师问:佳佳同学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回答。师问:其实还有一个同学给教师写了这样一封信。出示扩展

  资料3《给老师的一信封》,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师小结:老师以他们的无私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敬。1985年我国还专门设立了教师节。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难免与老师发生误解或分歧,我们应该理解老师,以平和的态度交换意见。板书:9月10日是教师节师问:人们除了把教师比作园丁、红烛外,还把老师比作蜜蜂、渡船、人梯等。你对这些比喻是如何理解的?学生回答。三、师小结或者现在就给老师写封信吧!写下你最想跟老师说的话,和你最大的困惑,希望老师给你点建议等等,或就是跟老师说说心理话。板书:向教师致敬全社会都应当尊重老师

  

  

篇三:思政课教学设计

  思政课教学设计3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知

  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能够说出交友的原则。能力目标: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并能够据此分析、

  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能够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友谊的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的解决自己的交友的困惑与冲突,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三、课前准备搜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四、板书设计

  1、我的人际圈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受欢迎的同学具有的品质。2、与友同行什么是友谊。友谊的作用。怎样建立和发展真诚的友谊。五、教学设计活动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播放和欣赏周华健的歌曲《朋友》Flash。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吗。活动二: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请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了解有多少人进入你的人际圈,并在组内进行交流。自我分析:你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满意吗?活动三:采访同学,传授交友秘方每小组评出一个朋友最多的同学,并让其他同学采访他:你是怎样去跟同学打交道的?怎样去交朋友的?交朋友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学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活动四: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涵义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你用朋友是......可以......的句型编写。同学相互赠送自己编写的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的友情。活动五:讲故事,谈友情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情。在故事会后,让

  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则。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思政课教学设计教育目标:1、使

  新生了解思政辅导员有关信息,在需要时候与辅导员取得联系寻求帮助;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周边交通及校园日常生活指南;

  3、让学生学习掌握学生手册;4、使学生了解军训各项时间及要求安排。主要内容和教学设计:一、与新生首次见面,做自我介绍,公开联系方式,让新生在需要时候与辅导员取得联系并且寻求帮助1、思政辅导员信息、社区辅导员信息2、学校各部门紧急联系电话二、介绍在校学习生活的服务指南,包括住宿水电费缴交、图书馆使用、就餐、用水、医疗、外出乘车、个人财物安全等注意事项以及遇到事情最基本的求助方式。三、指导学习《厦门工学院学生手册》,介绍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强调新生了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性1、宿舍管理规定2、厦门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3、厦门工学院违纪处分管理规定

  四、下达各项安排,做好军训的动员工作1、下发军训作息表2、军训期间每日安排3、军训后勤申请条件及时间4、军训动员

  

  

篇四:思政课教学设计

  思政课教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期我担任八年级四个班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通过开学几天对学生的了解与熟悉,发现本届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思维比较活跃,上课课堂教学秩序良好。但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对一些基本的政治常识认识还比较肤浅,学习方法还需要用心钻研。

  三、教材分析

  本册书包含五个单元十五课的内容,涉及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三个板块,其中第一单元让青春充满活力属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的原因,克服闭锁心理以及怎样与异性交往;第二单元感悟生命珍爱生命属于道德教育范畴,主要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为什么要珍爱生命,怎样努力创造生命的价值;第三单元关注经济生活属于法律常识方面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感受经济生活,如何维护自己的基本经济权利,做一个合理的消费者;第四单元做负责任的公民属于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责任,为什么要学会承担责任以及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五单元生活在法律的保护中属于法律常识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懂得法律保护的重要性,怎样去获取法律保护以及加强自我保护的意义与方法。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深入细致钻研教材、课标。熟识教材及其指导思想,深入细致复习,上等每一节课。努力做到讲课胸存有“书”,及时检测。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要不少于10节,多听与思品科相关教师的课。

  3、深入细致及时写下不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行教学工作。

  (二)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1、积极主动出席科组、县的教研活动,分担学校精心安排的本期思品的一节公开课,提升教研能力;积极主动编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思品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唤起学生兴趣,提升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把每个班分为若干自学小组,全面落实责任和建议,培育学生收集处置信息的能力,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3、双边活动,严抓课堂纪律。了解学生学习及思想状况,及时做好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严格要求学生,一视同仁。

  4、强化德育功能,积极开展课堂活动

  (1)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教本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

  立足本职工作,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要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思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有效的教学时间约20周共40课时,课堂教学时间需16周32课时,机余8课时,用于期中考试和期末复习考试。

  第一学月:自学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二节;

  第二学月:学习第二单元第三节和第三单元,组织期中考试;

  第三学月:自学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第一节;

  第四学月:学习第五单元第二、三节,进行综合复习;

  第五学月:期末备考棒果。

  认知目标

  晓得心理品质、身心健康人格可以通过锻炼身体获得培育,初步掌控锻炼身体较好心理品质,培育健康心理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

  能运用教材中了解的锻炼身体方法,找到自己在道德品格或心理品质方面的强项和弱项,并明确提出转变弱项的措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重新认识自己在道德品格和心理品质方面展开锻炼身体的必要性以及锻炼身体的重点所在。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分析

  进行心理健康和心理品质锻炼的教育,最终目标是使学生知道该如何去践行,因此"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掌握锻炼的方法"作为导行的两个方面,一起构成本框的教学重点。因这两个要点下面又各有若干分要点,内容比较多,因此要求教师根据各自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一要点下各选择1~2个分要点,把它们作为重点中的重点,从教学的形式、方法、手段和时间上都予以充分考虑,以提高导行的实效。

  二、教学难点分析:教学形式的挑选

  本框的教学内容虽多但不深,内容本身基本上无难点,但要真正使学生通过本框教学掌握心理品质锻炼的一些很具体的方法,并能有初步体验,教师的导行活动的质量至为关键,因此,难点在教学形式和方法的选择、设计上。

  三、教法建议:

  1、将相近内容合并处理

  本框内容比较丰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整体把握住,既有教学活动重点,又迁就至各教学要点的妥当。为了化解不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可能将存有的矛盾,教师可以将有的内容重新处理一下,并使相似内容分拆,以节省时间。比如说,"掌控锻炼身体的方法"下面第一点和第二点就可以分拆为"既读有字书,又念'并无字书'",第三点和第四点可以分拆在"使美育陶冶心理品质"里,因为小自然的美本身也就是展开美育的一个内容。

  2、将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把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和课堂外的活动指导融合出来,以延展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教育促进作用。比如说,可以举行一期主题墙报(白报报):"书籍就是我们的朋友--向你所推荐一本好书",可以搞出一次"美育活动大汇展",展出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大工艺品、船模、航模等作品,还可以非政府一次"秋天,使我们回去郊游"的秋游活动,等等,每种活动都有意识地注重心理品质锻炼身体的主旨。这些活动应当由政治教师统盘计划,具体实施时必须特别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促进作用,并谋求班主任老师的协调。

  3、充分利用小栏目

  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栏目所提供更多的活动建议,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设计几个费时不多、能够紧贴教学内容的小活动,并使教师的通识科同学生的议、评者、搞等活动有机加插,以生动、开朗的教学形式去唤起学生的参予热情,提升教学的内在质量。

  4、关于活动课的处理

  对教材提供更多的活动页的内容,教师在活动方式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具体条件存有更切合实际的设计,甚至对活动的内容本身也可以存有更好的创意设计。所有的设计和创意设计都应当遵从同一宗旨,即为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参予热情和加强教育效果。并从观念上认识到活动页就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而不是课外作业。

  教学设计示例

  刻画较好道德,培育健康心理

  [复习提问]

  (1)身心健康包含哪两方面?

  (2)心理健康对于青少年有何意义?

  [引入新课]

  心理健康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益,而不健康心理对青少年在成长有害。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个性趋于完善。然而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不是天生的,除了环境和教育的因素之外,它更是个人锻炼的结果。锻炼心理品质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它可使心理不健康的同学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它可使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的同学继续保持和一进步提高。那和如何锻炼心理品质,培育健康心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锻炼身体心理品质、培育健康心理(板书)

  (一).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板书)

  "只有自己最介绍自己"这句话不全面。心理学家指出,自己并不全然介绍自己,这就是广泛的情况,只是相同的人不介绍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不完全了解自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高估价自己。这种人以为自己处处比别人强,一旦别人超过自己,就产生嫉妒心理,因而适应环境能力较差,易出现心情沮丧、牢_满腹而导致身心疾病。二是过低估价自己。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常有羞怯、畏缩的表现,有自卑心理的人对外界的反应十分敏感,容易接受消极暗示。长期的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极大。

  介绍自己,就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只有介绍自己,就可以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估算,创建起至合乎自身情况的志向水准;就可以存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保持良好

  的人际关系;就可以采纳自己,维持悲观的人生态度,不搞不必要的内疚;就可以维持人格的完备人与自然,并不断地扬长避短,健全自我。

  那么,怎样才能尽可能客观地、正确地了解自己呢?

  1通过比较去介绍。(板书)

  (活动:当一个同学病了,你会对他采取什么态度?请每个同学结合自己平时的情况真实描述一下。)

  在同一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窥见,同学们存有各种态度。我们在情感、人际交往上各有特点。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自学上经常有意识地观测别人,并将自己的犯罪行为、心理体会与别人展开比较,专门从事更好地介绍自己。通过比较就是介绍自己的重要途径,比较时不要味以已之短比比因素,在基数排序因素中展开比较,就可以客观地介绍自己。在平时还要经常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利教训,从而认清自己的边线。

  2通过他人的评价来了解。(板书)

  (活动:与同桌同学互相评价对方的某些心理特征。)

  同学们各自看一看:同学对你的评价一致吗,哪些比较符合你的情况,哪些评价使你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人常说"旁观者清",这就告诉我们旁观者比较容易客观地看待别人,这比自己带着某种看自己要准确得多。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听别的评价,结合自己情况客观地分析自己,像照镜子一样更多更科学地了解自己。

  3通过心理水平测试介绍。(板书)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不但物体的长度、重量、温度以及时间、空间、运动等物理特性做出了越来越精确的测量,而且不断地尝试着对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绪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性进行测量,并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加深了对人类心理现象的了解。根据实际的需要科学家们还编制出有关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多种量表。通过使用心理量表进行测试可粗略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水平。使用此种方法快捷、简便。我们在教学中会采用此种方法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

  我们介绍自己的心理特点的目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面我们就去研究如何掌控恰当的方法去锻炼身体心理品质。

  (二).要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板书)1多读好书,优化心理品质。(板书)

  (活动:恳请每人写下三条读书的益处。读完后交流。)

  书用生动、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去反映生活,以潜移默化的力量去感染、鼓舞和教育人。书给我们知识,书给我们力量,书给我们享受,书与我们的心灵相通,激励人们树立进取精神。读书使人受益匪浅。在读书中要注?quot;广读书、读好书、记笔记"等。

  2出席社会活动,锻炼身体心理品质。(板书)

  我们是学生,平时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学校、家庭,不了解社会。只有走出校门,多参加社会活动,扩展视野,才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参加社会活动中,会更多地感受到社会中的"真、善、美",也会更痛恨"假、恶、丑",心理承受能力会增强。所以要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锻炼心理品质。

  3出席美育活动,陶冶心理品质。(板书)

  (活动:请同学思考问题:"音乐、美术、书法、棋类、体育等活动,你最喜欢哪种?它对陶冶性情起什么作用?")

  这些活动可以陶冶情操,散发出美的熏陶和享用;可以修身养性,排遣不良情绪,维持心理健康……今后我们必须多出席美育活动,刻画身心健康的心理。

  4经常亲近大自然,有益心理健康。(板书)

  来到小自然,并使自己与其融为一体,充份体会小自然的灵秀、有序、奇妙和多彩。小自然并使人心情舒畅,心胸开阔,情绪收紧,精神振奋。在大自然中还常能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小自然就是我们存活的环境,在锻炼身体心理品质的时候,不懈努力回去亲近它,效果奇特。在生活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使小自然更加绚丽多彩。

  (活动:可观看风景画展,尤其是油画展,或者看有关风景胜地的录像片,看后谈感受。)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自学,并使我们懂了人锻炼身体心理品质首先必须介绍自己的心理特点,这样就可以存有针对性地锻炼身体心理品质。介绍自己心理特点的方法存有比较法、他人评价法、心理测试法。锻炼身体心理品质就是介绍自己心理特点的目的。锻炼身体心理品质的途径有读好书、出席社会活动、美育活动、亲近小自然等。每个人可以针对自己的特点和具体内容的条件挑选适宜自己的方法,介绍自己,锻炼身体自己心理品质,沦为心理健康的人。

  课后复习

  (1)介绍自己的心理特点存有哪些方法?你所用哪些?体会如何?

  (2)锻炼心理品质有哪些方法?你常用哪种方法?对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什么作用?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探究活动:恳请同学们自我测试。测试之后根据学生的性格类型分组讨论(6-8人为一组,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配搭)

  讨论内容:如何取长补短,发挥个人的性格优势,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每个同学提交一份提高自己社交能力的计划。

  自我测试社交能力自测表中下面是一份社交能力自测表,共30道题,你可按照自己的符合程度进行打分。凡符合者打2分,基本符合者打1分,难于判断者打0分,基本不符合者打-1分,完全不符合者打-2分,最后统计总得分。(1)我上时朋友家做客,首先必须反问是不是不熟识的人也应邀出席,例如存有,我的热情就显著上升。(2)我看见陌生人常常觉得无话可说。(3)在陌生的异性面前,我常常深感手足无措。(4)我不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5)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并不等于口头表达能力弱。(6)在公众场合讲话,我不敢看听众的眼睛。(7)我不讨厌广交朋友。(8)我的要好朋友很少。(9)我只讨厌与我谈论得搓的人吻合。(10)到一个新环境,我可以接连几天不讲话。(11)如果没熟人到场,我深感很难找出彼此攀谈的话题。(12)如果要在"主持会议"与"做会议记录"这两项工作中挑一样,我肯定是挑选后者。(l3)出席一次代莱集会,我结识没法多少人。(14)用从请求我帮助而我无法满足对方要求时,我常感到难以处理。(15)不是万不得已时,我决不迁怒于人,这好像不是我个性不好弱,而是深感很难对人开口。(16)我很少主动到同学、朋友家串门。(17)我不讨厌和别人聊天。(18)领导、老师在场时,我讲话特别紧张。

  (19)我不擅于劝服人,尽管有时我觉得很有道理。

  (20)有人对我不友好时,我常常找不到适当的对策。

  (21)我同别人的友谊发展,多数就是别人实行主动态度。

  (22)我不知道怎样同嫉妒我的人相处。

  (23)我最怕在社交场合中遇到令人苦恼的事情。

  (24)我不善于赞美别人,感到很难把话说得自然、亲切。

  (25)别人话中带刺候我,除了生气外,我别无他法。

  (26)我最怕做接待工作,同陌生人打交道。

  (27)出席集会,我总是趴在熟人旁边。

  (28)我的朋友都是同我年龄相仿的。

  (29)我几乎没异性朋友。

  (30)我不喜欢与地位比我高的人交往,我感到这种交往很约束、很不自由。

  如果你的罚球在30分后以上,那么必须宣称。你的社交能力就是相当高的;如果你的罚球在0-30分后之间,表明你的社交能力极差;如果你的罚球在-20-0分后之间,意味著你的社交能力可以;罚球高于-20分后,那么祝贺你,你就是一个比较擅于相处的人。

  一、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的战略,全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行,大力实行新课程改革,不懈努力弘扬新课改理念,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和改革积极探索意识,以我们五河县明确提出的“以学生居多,以自学居多,以学力居多”居多线,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秉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倡导民主公平、团结一致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强化班级的自学风气精神建设,进一步增强班级自学积极性的凝聚力。秉持德育教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自学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育学生自学思想品德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女同学爱学上入,但部分男同学虽很精明,但自学劲头严重不足,对于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基础知识及书写方面对他们来说就是弱项,其原因就是重新认识不妥当,这还有待于实行恰当的方法回去化解。八年级学生总的来说比较稳定,学习态度及氛围都比较不好,学以致用恰恰就是他们的.弱点,这就须要使他们晓得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纵使

  须要记忆一些基础知识,还须要有效率应用领域,去化解一些实际案例中存有的问题。由于我对个别的学生不是十分介绍,这须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与日常相处中,进一步介绍、分析、及时发现,实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以便协助学生构成恰当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教材分析

  本册书涵盖四个单元十课的内容,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紧紧围绕学生生活圈的拓展,分别就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师友结伴同行,我们的朋友不下天下,相处艺术新思维。掌控基本的相处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交流;擅于与人合作,不懈努力创建较好的人际关系。晓得孝敬父母和正直忠义就是做人的显然,能孝敬父母,搞一个正直的人;学会认同包容他人,能平等待人,与人为善。这就是教学目标。通过半年时间的教育教学,协助学生学会相处,提升他们的相处品德,进一步增强他们适应环境社会的能力,并使他们终身受惠。

  四、总体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要求中学生在家庭中要学会与父母交流,沟通交流,体会家长的艰辛,孝敬父母和长辈,处置不好同父母的关系。

  2、我们要正确处理学校内的人际关系,养成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在学校这个具体情境中与人流畅地交流,沟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抓起,最终掌控与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民亲善相处,同时践行猛烈的民族自豪感。再就是使我们介绍网络相处,学会自我维护,过身心健康的网络生活。

  4、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如何合作竟争、如何关心他人、如何诚信做人,遵纪守法等等。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关怀和教育;

  ②子女与父母的沟通能力的培养;

  ③男女生相处在心里方面存有的差异;

  ④正确评价老师的作用。

  

  

篇五:思政课教学设计

  (完整版)思政课教案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第一框同学·朋友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能够说出交友的原那么。

  能力目标: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并能够据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能够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友谊的原那么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的解决自己的交友的困惑与冲突,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那么。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三、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

  四、板书设计1、我的人际圈〔1〕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2〕受欢迎的同学具有的品质。2、与友同行〔1〕什么是友谊。〔2〕友谊的作用。〔3〕怎样建立和开展真诚的友谊。五、教学设计活动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播放和欣赏周华健的歌曲《朋友》Flash。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吗。活动二: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请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了解有多少人进入你的人际圈,并在组内进行交流。自我分析:你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满意吗?活动三:采访同学,传授交友秘方每小组评出一个“朋友最多的同学〞,并让其他同学采访他〔她〕:“你是怎样去跟同学打交道的?怎样去交朋友的?〞〔小结〕交朋友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学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

  活动四: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涵义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你用“朋友是可以〞的句型编写。〔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相互赠送自己编写的“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的友情。活动五:讲故事,谈友情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情。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那么。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五、课前准备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准备。六、课时安排:〔如2课时〕

  七、教学过程1.复习思考与组织教学2.引入新课3.讲授新课4.稳固深化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等。〕八、板书板画设计九、教学反思

  

  

篇六:思政课教学设计

  思政课教案

  思政课教案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期我担任八年级四个班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通过开学几天对学生的了解与熟悉,发现本届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思维比较活跃,上课课堂教学秩序良好。但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对一些基本的政治常识认识还比较肤浅,学习方法还需要用心钻研。

  三、教材分析

  本册书包含五个单元十五课的内容,涉及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三个板块,其中第一单元让青春充满活力属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的原因,克服闭锁心理以及怎样与异性交往;第二单元感悟生命珍爱生命属于道德教育范畴,主要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为什么要珍爱生命,怎样努力创造生命的价值;第三单元关注经济生活属于法律常识方面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感受经济生活,如何维护自己的基本经济权利,做一个合理的消费者;第四单元做负责任的公民属于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责任,为什么要学会承担责任以及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五单元生活在法律的保护中属于法律常识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懂得法律保护的重要性,怎样去获取法律保护以及加强自我保护的意义与方法。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课标。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及时检测。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要不少于10节,多听与思品科相关教师的课。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二)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1、积极参加科组、县的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思品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思品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3、双边活动,严抓课堂纪律。了解学生学习及思想状况,及时做好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严格要求学生,一视同仁。

  4、加强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1)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教本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

  立足本职工作,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要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思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有效的教学时间约20周共40课时,课堂教学时间需16周32课时,机余8课时,用于期中考试和期末复习考试。

  第一学月:学习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二节;

  第二学月:学习第二单元第三节和第三单元,组织期中考试;

  第三学月:学习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第一节;

  第四学月:学习第五单元第二、三节,进行综合复习;

  第五学月:期末复习迎考。

  思政课教案认知目标

  知道心理品质、健康人格可以通过锻炼得到培养,初步掌握锻炼良好心理品质,培育健康心理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锻炼方法,找出自己在道德品格或心理品质方面的强项和弱项,并提出转化弱项的措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自己在道德品格和心理品质方面进行锻炼的必要性以及锻炼的重点所在。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分析

  进行心理健康和心理品质锻炼的教育,最终目标是使学生知道该如何去践行,因此”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掌握锻炼的方法”作为导行的两个方面,一起构成本框的教学重点。因这两个要点下面又各有若干分要点,内容比较多,因此要求教师根据各自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一要点下各选择1~2个分要点,把它们作为重点中的重点,从教学的形式、方法、手段和时间上都予以充分考虑,以提高导行的实效。

  二、教学难点分析:教学形式的选择

  本框的教学内容虽多但不深,内容本身基本上无难点,但要真正使学生通过本框教学掌握心理品质锻炼的一些很具体的方法,并能有初步体验,教师的导行活动的质量至为关键,因此,难点在教学形式和方法的选择、设计上。

  三、教法建议:

  1、将相近内容合并处理

  本框内容比较丰富,教学中要注意整体把握,既有教学活动重点,又顾及到各教学要点的到位。为了解决好教学内

  容与教学时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教师可将有的内容重新处理一下,使相近内容合并,以节省时间。比如,”掌握锻炼的方法”下面第一点和第二点就可合并为”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第三点和第四点可合并在”让美育陶冶心理品质”里,因为大自然的美本身也是进行美育的一个内容。

  2、将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把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和课堂外的活动指导结合起来,以延伸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教育作用。比如,可以举办一期主题墙报(黑报报):”书籍是我们的朋友--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可以搞一次”美育活动小汇展”,展览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小工艺品、船模、航模等作品,还可以组织一次”秋天,让我们去远足”的秋游活动,等等,每种活动都有意识地突出心理品质锻炼的主旨。这些活动应由政治教师统盘计划,具体实施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作用,并争取班主任老师的配合。

  3、充分利用小栏目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栏目所提供的活动建议,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再设计几个费时不多、能紧扣教学内容的小活动,使教师的精讲同学生的议、评、做等活动有

  

篇七:思政课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涵义是:学校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着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社会、家长,不能仅仅重视文化专业知识的教育,还要让孩子们具备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改进教育方法上来关心、爱护和尊重他们。

  “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学校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名称起源于民国。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达到预定目的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具体活动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承担着对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分为五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更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和做事,各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应结合以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一)师德风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二)政治导向

  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规矩,不在课堂上传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或言论,使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

  (三)专业伦理

  “专业伦理”教育是对未来从业人员掌握并遵守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即未来各行业的从业人员,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明确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以此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及情商能力。

  (四)学习伦理

  “学习伦理”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人伦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应遵守的法则,是基于对类、群的伦理性认识和对学习内涵、价值、内容等方面的伦理反思和构建。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学生应有良好的学习伦理,尊师重教、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遵守纪律,在学习过程中体悟人性、弘扬人性、完善修养,培育理性平和的心态,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

  (五)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教师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理工、经济、人文、艺术等各专业门类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有意、有效地纳入整体教学布局和

  课程安排,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第九课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本堂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承接第八课内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本框内容共分两目,分别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框主要内容是学习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通过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进一步揭示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同时为第二框内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做铺垫。

  高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具备一定求知探究能力,他们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矛盾”等哲学概念有着自己生活化、经验化的感性认识,不够全面、准确、理性。与此同时,之前讲授的唯物论、认识论与联系观、发展观对于学生接受矛盾相关内容有一定的铺垫作用。本课借助一些生活素材来启发学生,让学生由社会生活切入,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矛盾”形成比较理性全面的认知。

  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揭示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增强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含义。教学难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讲授法、活动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2min)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让我们更好的了

  一起来简单回顾一下:

  解学生对

  1.联系观:(1)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性、()性、()唯物辩证

  性。(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握()的方法。

  )与(

  )的统一、掌

  2.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性,包括:自然界是发展的、()是发展的、()

  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是

  ,是

  。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这节课,我们通过了解正在读高二的小明同学的生活,一起来学习矛盾观。

  

篇八:思政课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通用4篇)

  一、教学目标:学习并把握like+-ing的句式,同时稳固喜爱程度的几种表达方式。二、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三、多媒体PPT课件说明:多媒体PPT课件分为六个局部:revision,reading,languagepoints,lookandfind,summary,practice.其中revision展现多幅动作图片,让学生看图复习句型:whatdoyoulikedoing…?Reading展现课文中的几个问题。languagepoints展现的是本课文中消失的重要学问点,并由中英文例句进展说明。lookandfind展现的是英文单词构词法中的一种:合成词,列举出个别具有代表性的合成词。Summary总结第99课的likedoingsth句型的确定句式、否认句式和疑问句式,以及单、复数形式的句子。Practice中的内容选自课外的练习,使学生完成练习稳固本课要求把握的语言点。四、教学步骤:

  Step1.revision[课件展现1]课件revision展现多幅图片,让学生看图复习动词likedoingsth的用法。[教学指导]教师让学生看图自由谈论自己的喜好,教师要强调动词like的特别用法---动词like后加doing表示习惯性动作。让个别学生演示。Step2.reading[课件展现2]课件reading展现课文其次局部的有关问题和课文录音,教师可以点击小喇叭就可以放出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并依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教学指导]教师让学生合上课本,看图中的人,问学生:T:Doyouknowwhoishe?S:HeisUncleWang.T:Doyouknowwhatishedoing?教师提出问题,在学生为阅读文章之前,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听课文录音(教师点击课件中的小喇叭播放课文录音)后,答复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看课件中显示的5个问题,放其次遍录音让学生跟读并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检测答案。Step3.languagepoints[课件展现3]课件languagepoints展现出第99课阅读文中学生需要

  把握的重要学问点。教师赐予讲解,特殊是要强调重读闭音节如put,sit等单词和开音节如ride,write在动词like后的特别用法

  [教学指导]教师依据课件中所供应的语言点进展讲解,让学生在了解了likedoingsth/likesth的根本用法后,教师可以以举例子的方式如中译英,英译中让学生稳固所学的学问。

  Step4.lookandfind[课件展现4]课件lookandfind展现一些合成词的根本构成。使学生把握了解合成词是英文单词构词法中的一种特别的词。[教学指导]教师向学生解释合成词的根本概念,并举出一些学生所熟识的单词如:classroom,homework等等的单词都是有两个独立的单词构成的另一个新的单词。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脑筋回想一下曾经学习过的单词中有哪些是合成词。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翻阅课后的词汇表中找出已学过的合成词。通过学生参加活动,加深他们对合成词的理解和记忆。Step5.summary[课件展现5]课件summary展现第99课中所消失的重要语言点,教师依据课件中所供应的表格总结动词like的用法。[教学指导]教师总结动词like后面接行为动词时表示喜爱做某事,行为动词必需为ing形式;除此之外,动词like后面也可以接名词,表示喜爱某物或人。Step6.practise

  [课件展现6]课件practise展现的是课后练习,帮忙学生稳固所学到的学问点。

  [教学指导]教师指导或帮忙学生共同完成练习,并在课堂上讲评。【篇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摘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语言教学是当前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大学英语教学承载着学问文化传授与思想道德培育的双重责任。该文以《新职业英语-职业综合英语II》教材为详细案例,结合“协同全都,合力育人”的思想要求和大学英语课程特色,摸索新的教学理念,尝试更适宜的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把思政教育元素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进展积极探究。

  

  

篇九:思政课教学设计

  思政课教学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学科性极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的突出特点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动手操作为途径,以现象观察为基础,以数据采集为依据,以检验理论或发现问题为目的。由此可知思政课程教学不仅要加强理论教学,也要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我们将以设计艺术院校“思政”课程为例、来对实践教学目标、基本要求作进一步的深入探求,以此更好地推进实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形成“一体两翼”的教学模式,培养“德艺双馨”人才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根本,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清晰明确,有标准。其设计核心在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特点的分析,对学情特点的把握,通过研讨、探究和实践检验来逐步形成要点。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在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塑造和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应该达到的标准或者水平,它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

  因此,设计艺术院校“思政”课程应以思想素质培养为核心(“一体”),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拓展,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设计

  艺术学知识相互渗透为辅助(“两翼”),形成具有设计艺术专业特色的“一体两翼”的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的蓝图“内化、入脑”,使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能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创新理念、法治思维、有敏锐的社会感悟力、严谨的逻辑分析力、熟练的艺术表现力,又有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能从事视觉传达、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等专业设计、研究和教学的“德艺双馨”设计艺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重在“为人”培养、“德艺”修养,实现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一体”的目标要求: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重在“为人”培养,以课内实践教学的方式来提升,通过实践,识国情、明责任,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艺术人生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两翼”中的知识目标:以课外校园实践教学方式来强化。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课堂教学以外的知识,进一步印证、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达到开拓思维空间、规范专业行为、严以修身、严以律己,深刻认识社会、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的目的;“两翼”中的能力目标:以校外社会实践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在与社会接触中,做事要实、做人要实,能明辨是非,锻炼组织、表达、写作、绘画、社交能力,激发其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德艺”修养,实现从书本

  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要求如下:1.课内实践教学师生“双向互动”、与热点问题、生活细节结

  合,达到以思促学。教师教学要有负面清单意识,确保实践教学导向性、正确性和规范性。可采取以学生个人和小组为单位,围绕听、说、读、写、画、看、演等实践教学所选的主题,广泛了解其内容:听——专家讲座、学术报告或由学生自己讲课;说——课堂讨论、辩论赛、演讲赛、新闻点评;读——自主研读原著或经典作品;写——热点小论文、心得、总结;画——大学生活百态圖;看——公益广告宣传片、动画影视作品或法庭审判录像;演——以小品、创意绘画等形式进行课堂表演等。在此基础上,参与组内讨论,精心准备、团结合作、协调配合,以求准确把握所选主题的意义,体现实践活动效果,从体验的过程中感知思想触动。

  2.课外校园实践教学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促进学生社会化和“三观”教育的活动,进而提升整体素质

  (1)调查报告:立场、观点要正确,调查态度要端正、目的要明确、方法要讲究。

  (2)公益活动:注重创新性、可行性、时效性,遵循公德、符合公意,形成参与者多赢共益的氛围,不误学业,做力所能及的事,通过传播爱心、提高自身修养。

  (3)勤工俭学:立足校园,加强外联,拓宽渠道,服务社

  会,校外实践需先备案,加强领导,注意思想教育及安全教育。思政课教学设计篇3

  在实施课程思政之前,需要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这个环节是课程思政目标达成的桥梁。本篇微信推送,我们尝试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进行讨论,期待帮助大家顺利达到目的彼岸。一、课程思政是否存在教学模式

  对于课程思政设计的新手教师,模仿或者现成的教学模式都是经常被用到的。在教学设计领域,初学者往往会选择一些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依托这些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设计。于是我们就会自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单独的可供参考的教学模式呢?我的个人观点是这种教学模式不宜存在。主要原因是课程思政在本质上属于学科德育部分,非思政课程虽然是开展德育的主渠道,但却不是这些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作为学科教学的一个伴随状态,具有附属、附庸、相伴而生的特点,或者说其优先级是要低于学科教学的。如果单独针对学科德育设计教学模式,势必会打乱学科教学的规划,形成反客为主的情形。因此,我们只能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巧妙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流程

  课程思政属于学科德育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德育内容。和对

  知识、技能的学习一样,要依据“以学定教”的基本原理开展教学设计。主要任务依然是定目标、想办法、做评估。这里的目标依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即由一系列紧密相关的阶段性目标构成了最后的终极目标。而每一个阶段性目标的确定,都直接决定了这个阶段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估方式的选择。

  从前面关于态度和品德的形成或者转变的原理中我们提到过,态度和品德的形成或者转变都需要经历几个标志性的阶段。从整体上看,都是需要经过认知层面的认同、感情层面的内化以及行为方面的转变。其中行为方面的转变可以作为检验态度形成或者转变的主要渠道。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把态度形成与转变划分为三个阶段性的目标。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的课程思政内容,可能会规划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未必所有的课程思政内容都需要实现行为转变这个终极目标,所以在开展教学设计的时候根据实际目标,规划相应的教学活动即可。

  如果目标是要实现认知层面的认同,就需要结合课程内容,通过创设认知冲突、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服教育引导学生晓之以理。如果目标是要实现情感层面内化,则需要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情境创设、亲身体验机会等方法实现情感层面的内化。如果需要实现行为层面的转变,则进一步增加了教学的难度系数,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展示某些行为。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情感教学方面,行为转变层面的教学目标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因此进行教学目标设定的时候需

  要适当考虑实际情况,比如可以在一些大的学习板块结束之后再考察学生在行为方面的转变,而不是每次教学结束后都去考察学生的行为转变。教学效果评估的方法也要因教学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比如认知认同可以通过客观测试题目进行考察,情感内化可以通过撰写反思的形式考察,行为转变可以通过标志性成果或者档案袋等形式进行考察等等。对于更加宏观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估方法,我们在

  

  

篇十:思政课教学设计

  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合理的都给予肯定教师举例出示投影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与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三和平年代的小学生还需要爱国吗

  思政课教学设计三篇最新

  思政课教学设计1一、介绍自己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咱们班这个学年的思想政治课老师。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我们能够走在一起是一种缘分,我希望在未来的半(三)年时间里面大家能够一起努力,一起把思想政治课学好。首先,请大家先来认识一下我(幻灯片展示)。关于我们之间的称呼,有三个可以任君选择。为什么说有三个呢?因为我觉得我们之间啊,有很多千丝万缕的关系。第一,X老师。这是一个最平常的称呼,因为我们最直接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但是呢,我不想把我们的关系只是停留在师生关系上面,我要把我们的关系搞得复杂一点,感情更深一点。我已经参加工作十年,可以说是是平陆中学“不老不新”但偏新的老师,而你们是平陆中学的新同学,大家都是“新”的,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共同点,虽说三年是一个代沟,我们的年龄可能相差一代人,但我相信我们之间是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的,如果大家赏脸的话就叫我一声“朋友”啦(有的同学私下里叫我“哥”,但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老师)。第三层关系呢,可能大家都还没想到,我高中也是在平陆中学毕业的,平陆中学是我的母校,所以我可是你们的学兄哦,用大学里面惯常的称呼,那就是“师兄”。

  讲完这个“称呼”,相信大家对我有了一点了解,那么我再补充一下。一个人可以没有优点,但不能没有特点。我是个非常有“特点”的人,这可能也是平陆中学的惟一。正因为此,我相信大家一定会能记住我。

  二、随堂调查1、通过初中阶段对政治课的学习,你觉得政治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如何评价它?2、你觉得学习政治课有没有用?3、在初中阶段是如何学习政治课的?总结学生发言得出:因为刚接触政治,而且中考政治的开卷考试给你们带来的印象就是政治课类似于休闲课,政治课很好学,只需要多翻翻书,就能拿分并且拿高分;第二个误区就是认为政治课没有用,不需要学习。三、综述政治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科的兴趣。1、突出政治科在高考中的重要性(1)在高考中实行的是“3+文(理)综”的模式,其中的文综就有政治科,是高考的必考科目;(2)即使不选择文综,但是我们要取得高中毕业证,必须进行学业考试,也有政治科。2、政治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举蔬菜价格上涨下跌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

  导他们讨论,得出结论:政治课的学习还是相当有必要的。然后简单地介绍一下高中三年的学习内容。(课件展示)

  如果想让自己在商海里搏击并能够胜出的,那就必须认真学习高一上学期的《经济生活》,因为这将帮助你成就梦想,拥有更多的财富,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做一个幸福的人;高一下学期的《政治生活》,就是帮你纵览国际风云,分析天下大势。如果你将来做个商人,那么这有助于依据国际形势巧妙地拓展市场,甚至是保护自己;高二上学期的《文化生活》将让我们领略到文化的巨大魅力,做一个有文化、有素质的人;高二下学期的《生活与哲学》,主要是将你从一个不大聪明的人培养成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学生又很感兴趣了,我不大聪明?从而讲到哲学的概念,哲就是智,哲人就是聪明的人,爱智慧的人,古代最有学问的人就是哲学家。再讲到,现在无论是做人文研究还是做理工科研究,都会用到哲学的思维。它帮助你全面的分析问题,帮助你做一个理性的人。三年学习之后,会使你眼界更加开阔,考虑问题更加细致周到。当你与他人讲起这些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时候,人们将会对你刮目相看,称赞你是个有经济头脑、有政治远见、有文化素质和有哲学思维的人。

  四、如何学好高中政治既然政治科那么重要,那么我们该怎么样才能学好高中政治呢?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高中政治的学习和初中政治

  学习是不一样的,高中对能力的要求更加高,更加难学好,除了上课记笔记,下课背书本,考试翻资料之外,还要动脑筋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政治教材不同于理科教材,大家看一遍过去都能看懂,但看懂并不意味着你弄明白了知识内容。在我从教十年中,发现学生不会读、不知道读什么、怎样读的现象相当严重,以至有学生听到读教材就是走马观花式的看两三遍,或者是手里拿着一支笔,一边转一边读,最后问学生这框内容到底讲了些什么,一概不知。下面通过《经济生活》教材,讲一下阅读的具体方法:

  (一)整体把握教材,弄清教材的内容结构,做到胸有成竹。

  当我们拿到《经济生活》这本课本后,我们不要急着看里面的知识内容,首先我们要看的是前面的《前言》(也就是《致同学们》)和《目录》)。

  1、在《前言》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这本课本是按照什么样的结构来编写的,各个部分的作用又是什么。

  2、好,我们再来看《目录》。从社会再生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来说。

  (二)教会学生正确阅读教材,充分预习好。(1)本课程的知识层次:本书的知识层次分单元、课题、框题(内容大体按一课

  时安排)、目题(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也是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全书包括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三课及一个综合探究,每一课又包括两个框题,每个框题又下设若干目。

  1、先看一下框题,尝试着去分析这一框与前一框的关系,这样有助于旧知识的重复记忆、新知识的学习。比如我们在预习《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题的时候,在第一框题《消费及其类型》中懂得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和消费的结构之后,第二框题就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两框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

  2、读框题与目题,分析框题与目题、目题与目题之间的关系。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框题中,目题是《消费心理面面观》和《做理智的消费者》。

  3、学会提问质疑,完成教材附设的问题。在每一目的下面,都会有一个虚线的框围起一段材料和一个或多个问题,如果你在看完这一目之后,能够回答出里面的问题,那就说明你的预习OK了。

  4、看书过程中必须与学生强调,要动用笔。通过笔,发现重点难点与疑问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及方便知识的掌握。

  5、借助各类教辅用书。各类教辅用书会告诉你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甚至是剖析重难点的思路,也会有典型的材料,这样在预习过程中做到更加有的放矢,加深对

  教材的理解。6、联系实际。很多经济活动都是在我们身边发生。因

  此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寻找现实的素材,尝试着分析,才能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形象,锻炼自己的思维过程,在思考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2)本课程的文字构成及其不同要求:正文,每一课的探究活动及宋体字部分属于正文;是学习的主体内容,是课本知识点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拓展的内容.辅助文,包括三个栏目,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是学生一般性了解,或不作要求的内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进一步展开的内容综合探究:属于一篇正式的课文,而非单元综合练习;“综合探究”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学生所掌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拓展的,特别“综合探究”结尾的总结部分是学生一定要掌握的。所以,阅读读教材,并不是纯粹地看书本,而具有上述多重的任务。五、提出我在任教期间对这一学科的要求。如果说上课就是一场游戏,那么就必须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我的规则很简单,一是要基本做到课前预习,运用上面教你们阅读教材的方法,对所上的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二是上课除了教材之外,准备一本课堂笔记,这本子既用来记笔记,也用来做作业;三是上课听课在位置与座法上可以随意,一切以如何使你听得进去为出发点。因此,你可以坐在地上,也可以躺着听,但所有的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到其他同学。第四,上课尽量不拖堂。下课铃声一响就结束,绝不影响你的休息,更不影响你的吃饭。遵守了这四点,我们的课堂将会是非常轻松的,大家也会是非常快乐的。

  思政课教学设计2勤勉和勤俭1.教师要勤于整理教材和教学大纲。教师教学的依据就是教材和教学大纲,对教材进行反复的整理能够熟知教学的内容、结构以及微小的变化,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具有时代性。而经常翻阅教学大纲则能够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使教师在授课时能够讲得有条不紊,从容面对一切突发事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勤于“充电”,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所谓的教学相长,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学习和进步。为了能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教师就要勤于阅读相关的教学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通过知识的获取和不断更新来扩大自己的视野。当教师的知识面足够广泛时就能在教学中不断地穿插一些相关的、有趣的课外知识,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

  兴趣,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还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勤于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意愿和学习情况。教学过程好比是一场战争,教师要与所教的学生进行争斗,争得学生专心听取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想要赢得这场战争,就得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百战百胜。要想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就得放下自己至高无上的尊严,课余时间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成为无话不谈,能够交心的朋友。而且,只有潜入到学生的内部才能彻底了解他们的底细,才能在教学中应用更好、更适应的教学方法。当教师和学生成为朋友之后,学生从心底变得愿意听教师讲课。只要学生专注地听讲,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作为教师我们就打胜了这场战争。

  4.勤于参加各个阶层的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无论是哪个阶段还是哪个学科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众所周知,如果我们足不出户,永远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活动是很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我们只有走出去,才能通过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来吸收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使自己在探索创新的教学道路上少走弯路,早日形成自己独特的、完善的、高效率的教学风格。

  思政课教学设计3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抗疫人士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让学生懂得正处在和平年代的中学生是否需要爱国,应该怎样爱国。

  3、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美德教育,并能将这种感情带到学习及日常的生活中。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正处在和平年代的中学生是否需要爱国,应该怎样爱国?教学难点:认识爱国的重要性;

  并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体现爱国。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学习最美逆行者的先进事迹1、投影三张照片:钟南山、李文亮、董苏红2、(1)什么是爱?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社会主义美德?爱就是给予,就是奉献,而不是索取,也不是交换。爱国,就是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作出各种各样的牺牲,在祖国需要时,义无反顾的接受党和国家的召唤,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3、介绍图中最美逆行者的事迹(1)钟南山:2003年非典第一功臣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如今已经83岁的他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让中国重回平静再一次走向疫情的战场

  与新冠病毒殊死搏斗早在几年前钟南山院士的一场纯英语教学课堂纯正的英语口音流利的语言表达让许多人都大开眼界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他35岁才开始学英语后来,他受邀16个国家和地区演讲84岁钟南山眼含泪光:他的童年故事,值得讲给孩子听!钟南山院士已成为国民偶像,除了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敬仰,孩子们更应该学习他的那种敬业和忘我的精神!我们一起来看看钟南山小时候的经历!如今,钟南山仿佛成了全国人民的定心丸,他带来的每一条有关新冠疫情的消息,人们都认真聆听,深信不疑。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确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如此,很多报道中,我们还能了解,钟南山一直保持着规律的健身,一身肌肉让许多3、40岁的中年人自叹不如。

  (2)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生前为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3)董苏红是任县一名普通的护士,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选择了自我隔离,确保自己和家庭安全,但随着祖国一声召唤,董苏红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广大疫区群众,那里更需要医护人员。她说:“当疫情发生时,全国各地的医

  护人员都在驰援武汉,我只是众多医护人员中的一员,大家都用生命来阻击疫情,我也要承担一名护士的责任。”

  上午10点,任县人民医院为董苏红举行了简短的送行仪式。院长郭朝军嘱咐她要履职尽责,在完成救助任务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要有后顾之忧,医院是她坚强的后盾。随后,董苏红前往邢台市卫健委集结,与其他县市援鄂医疗队员一同驰援武汉。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英雄。面对疫情,这些前往武汉的“逆行者”便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是顶天立地的“巾帼大英雄”!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合理的都给予肯定)

  5、爱国格言知多少?比一比,看谁说的多。(学生分组比赛)

  教师举例,出示投影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与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尼迪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三、和平年代的小学生还需要爱国吗?爱国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本世纪初的青年爱国,是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浪潮中;

  二、四十年代的青年爱国,是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

  五十年代的青年爱国,是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正处在和平年代,祖国又正在日益强盛起来,我们还需要爱国吗?(学生讨论、发言)三、他们有爱国之心吗?(播放影片,以下是影片大概内容)在校园教室的地板上有纸团、饮料盒,不知是谁扔的,也没有人捡起来;教室里没人时灯还亮着;校园里看到同学们洗手时水龙头打开哗哗地冲,冲完了没关严就走了,水还在滴滴地流也没有人管。班主任:看到这些现象与行为,我真的怀疑某些同学的爱国心。也许有同学会说,老师是不是太绝对了,地上的废纸与爱国有关系吗?读书是为国家服务,眼前的事你都不做,还能为未来服务吗?眼前的责你都不负,能为未来负责吗?水、电都是国家的宝贵资源,现在对浪费国家水电的行为不闻不问,将来能为国家节省资源与财富吗?五、我们应该怎样爱国?1.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行为请同学们对我们班近段时间的情况作一个客观的评价,看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学生答:(略)1.这些都是谁的责任?老师的?班干部的?值日生的?对?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因此,班级搞不好,是我们每个人的

  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而深深自责。国家不强盛,是谁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有责”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我有责任”,是“我的责任”,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2.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同学们可能还有一丝不服气,国家不强盛,怎么是我的责任?我还是个小学生有什么责任呢?是的,就算你们对过去、对现在没有责任,那么你们对国家的未来有没有责任?国家如果在二十年以后仍然不强盛,你有没有责任?因为要承担起对未来的重任,现在就要学好本领,因此,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而求学问,你现在读好书,就是对未来负责。

  而有的同学学习凭兴趣,喜欢这门课,就多花点时间看看,不喜欢那门课,就放弃;

  喜欢这个老师讲课,就有兴趣学好这门课,不喜欢那个老师讲课,就不听他讲课。读书是责任,不是兴趣,要在责任中找到兴趣,而不能以兴趣代替责任。

  一个人做事,要先做自己应该要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就是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这才是真正的爱国六、谈谈你在今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如何爱国?1、学生分组讨论2、学生发言七、小结我们是21世纪的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强大,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所以,我

  们现在的爱国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未来负责。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体现我们的爱国热情吧。

  

  

篇十一:思政课教学设计

 (完好版)思政课教案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第一框同学·朋友

  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送的品质和不受欢送的品质,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可以说出交友的原那么。

  才能目的:可以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并可以据此分析^p、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可以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可以运用友谊的原那么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可以恰当的解决自己的交友的困惑与冲突,可以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别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那么。承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别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送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沉友谊。

  三、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

  四、板书设计

  1、我的人际圈〔1〕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2〕受欢送的同学具有的品质。

  2、与友同行〔1〕什么是友谊。〔2〕友谊的作用。〔3〕怎样建立和开展真诚的友谊。

  五、教学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播放和欣赏周华健的歌曲《朋友》Flash。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吗。

  活动二: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

  请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理解有多少人进入你的人际圈,并在组内进展交流。

  自我分析^p:你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满意吗?

  活动三:采访同学,传授交友秘方

  每小组评出一个“朋友最多的同学”,并让其他同学采访他〔她〕:“你是怎样去跟同学打交道的?怎样去交朋友的?”

  〔小结〕交朋友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真诚、友好、仁慈、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学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才能,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

  活动四: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涵义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你用“朋友是可以”的句型编写。

  〔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互相赠送自己编写的“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的友谊。活动五:讲故事,谈友谊

  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谊。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那么。

  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谊

  齐唱歌曲《朋友》。完毕上课。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老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p〔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p三、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五、课前准备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准备。六、课时安排:〔如2课时〕七、教学过程1.复习考虑与组织教学2.引入新课3.讲授新课4.稳固深化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等。〕八、板书板画设计九、教学反思

  

  

篇十二:思政课教学设计

 思政课教案(完整版)篇1

  2021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课程思政的开展明确了路线图。贯彻落实《纲要》精神,要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2]“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3]课程思政教学旨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以《纲要》为依据和遵循,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以激发学生课程思政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与提升学习效果为指向,科学设定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管理、科学进行教学评价,进而推动课程思政“卓越教学”、塑造课程思政“高效课堂”。

  一、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设计

  《纲要》要求:“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教学上要“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贯彻这一要求,需要研制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形成具体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细化为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

  1.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设计

  体系化的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能有效克服专业课程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各自为战”和重复(内耗)的问题。而研制体系化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是一项集体性工作,需要学校课程思政领导小组专家、专业负责人、专业课程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于课程思政首席教师负责制,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合作:第一,立足专业课程的课程布局和课程特征,梳理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框架。每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既有思想政治

  1/16

  教育元素的富矿(尤其是部分基础课程),也有尚待发掘的富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璞玉”,因而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的协作下,由专业负责人、专业课程负责人依据《纲要》关于课程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建议,深入梳理和挖掘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科学研讨,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框架。第二,解决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与思政课程目标的有机协同问题,对专业课程群的具体目标进行细化,形成专业课程群的目标体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必须体现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只有目标一致,才能各司其职并形成“合力”。因而,双方的课程负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应将专业课程具体的教学安排(进度)与思政课程的具体安排进行协调统筹,落实具体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第三,构建具有逻辑性的、体系化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必须基于集体协作,解决好几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在专业课程群分布(结合课程安排的顺序)中的内在逻辑问题,知识点分布及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目标问题,不同课程之间都涉及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学目标该怎么设定的问题,对于同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问题,等等。

  2.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设计

  《纲要》要求:“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要“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毋庸置疑,体系化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并不意味着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已经形成,需要课程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程教师开展合作,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具体而言,需要处理好三个问题:第一,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具体开发,立足与思政课程协同的理念,设定具体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教学推进上并不是“亦步亦

  2/16

  趋”,但在整体节律上要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因而,在具体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开发上,除了考虑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外,更主要的是要立足本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发、课型等,设定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及其侧重点。第二,各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内在逻辑梳理。在各章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梳理上,要注意两个问题:体现一定的逻辑性,即顺序性;在涉及同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教学上,要注意层次性和视角的选取,以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第三,将具体的教学目标写入教学大纲,确定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体系。具体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化之后,需要与专业课程的目标体系结合,写入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进而形成“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3.单次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设计

  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因此,依据“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研制形成具体章节的教案,确定每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以及与其对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每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来自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具体分解,而这种分解是基于对每节课专业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情况而定的。第一,是否可以“有机融入”?必须注意,课程思政教学应依托课程,因此应注意在目标设定上关注课程知识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负载空间和张力。在此前提下,要注意对“有机融入”的关注——这种“融入”并不是迷糊的,而是一种可描述、可控、可调、可评价的“融入”。也就是说,单次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基于“学情”,具体呈现在教案中,唯有如此,才能科学对学生发展也就是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第二,是否可实现?鉴于对不同章节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深度的不同、课程自身所需采取的课型以及教学方法的差异,单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应该僵化。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立足可实现的

  3/16

  维度、程度等方面,以保证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第三,是否可评价?要以“评价”为导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进行描述,要对目标达成的层次进行分级和描述。

  二、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开发

  与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是,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建设,需遵循“上行—下行”的复合路线。“上行”路线为:结合《纲要》通过深入挖掘形成较为粗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堆积—通过深入梳理形成各门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进一步深入梳理形成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和图谱。“下行”路线为: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和谱系—具体化为专业课程群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布局—形成具体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安排—通过有机融入设定具体章节的课程思政教案。

  1.由深入挖掘而上行至深入梳理,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

  自下而上的总结提炼,遵循了归纳的逻辑,而这种科学的归纳,也为后续更为顺畅的演绎奠定了基础,能够有效克服在专业课程中生硬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第一,深入挖掘,充分呈现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毛坯”。显然,专业课教师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的帮助下,结合《纲要》,通过合作深入分析和发现各知识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矿藏”,实现模块化初步梳理。第二,梳理形成各门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合作,结合《纲要》精神和要求,依据思政课程的知识体系逻辑,通过初步梳理,形成较为粗放的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梳理过程中,不应作“取舍”——后续对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梳理时,需要对课程群进行系统协调。第三,进一步深入梳理形成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和图谱。深入梳理包含两层意思:对

  4/16

  各门课程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进行分析,形成课程思政知识的框架;对各门具体课程进行分析,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重点。而梳理形成体系化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确立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框架、基于统筹协调确立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学科专业特有的结构化的课程思政知识图谱。梳理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对各门课程所呈现的带有生硬嵌入色彩的或牵强附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应该删除;在不同课程之间重复的主题,应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层次、维度、侧重点,以促进课程之间的协调、协同。

  2.由“专业的课程思政知识图谱”下行,二次开发形成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与图谱

  由“专业的课程思政知识图谱”下行至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二次开发,是一个演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思政研制小组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对经深入挖掘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毛坯”,进行二次开发。结合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做好两项工作:深化和细致化。就深化而言,要确定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的具体位置,所对应的教学目标,进行再次挖掘。就细致化而言,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结合教学目标确定进行具体的教学层次、维度、侧重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形成育人主线。第二,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的内在体系。通过二次开发、二次梳理,“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4]形成具有课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第三,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布局。依据学科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根据课程进度、教学计划,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形成课程特色的知识图谱,为后续设计教案提供支持。

  5/16

  3.单次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发与呈现:有机融入与二次开发

  具体到单次课的教学,必须解决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开发问题。按照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形成逻辑,单次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开发应基于二次深入挖掘、深入梳理和有机融入三法则进行。第一,依据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对既有“毛坯”进行二次挖掘和梳理。二次挖掘需要结合对学情、教学背景的综合把握,基于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对初次挖掘的“毛坯”进行精雕细琢,既有取舍又有延伸。取舍是为了“聚焦”,而延伸主要从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进行立体开发。第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的“回填”,实现有机融入。值得注意的是,“毛坯”的挖掘是基于专业课程知识点的,也就是说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长在课程知识点上的,一旦全面剥离出来,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原样“回填”,又可能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而,这种“回填”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前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精雕细琢”的科学融入,通过对最佳“触点”、“融点”、“切入点”的设计,让专业知识自己说话,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如专业知识点背后的“故事”、“人物”、“现象”、“问题”等。由此,才能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引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基于科学的梳理、布局,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呈现于教案中,为后续教学、评价等提供支持。

  三、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选择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能,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习体验,最大程度发挥专业课程的价值渗透和价值引领作用。通过教学方法创新,让课堂更有亲和力、气氛更活跃,进而实现高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道理越理越清、价值越阐发越澄明、思想进入越来越深刻,提升思

  6/16

  想政治教育进入学生精神世界的效能。根据《纲要》,结合前述研究,可将课程思政的主题分为四类,以下分别就不同主题及教学方法选择进行探讨。

  1.问题澄清与道理阐明类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及教学方法选择

  课程思政教学中,必然涉及一些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讲解,这些知识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也有涉及,但脱离具体情境无法讲清楚。而这类主题均为专业课程的重要或基本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生应掌握其知识并能结合专业课程进行理解和运用。在这种主题的教学中,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即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观引导;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学理性分析帮助学生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内涵,同时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类主题(知识)的选取,旨在弥补思政课程在相关主题上的“地气”不足,教师应该厘清这类主题与学生既有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现实之间的关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行为规约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与教学方法选择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以一种“规约”形式呈现,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自我约束:立足专业的“真”问题,明确为何、如何自我约束。以《纲要》中提出的“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为例,选取“科学伦理”主题,首先要找到适当的“植入点”,可以具体到“科研诚信”的主题,在概论或研究规范部分切入,以解决以下问题:学生应如何结合专业学习与研究掌握科研要求与规范?如何遵守科研规范?前一问题,可采取讲授法、案例研讨法。其中,案例应经典、多样,呈现不同类型的违背科研伦理的案例。后一问题,则需将科研规范要求穿插在研究各环节、主题讲授中。同时,可以采取小组讨论、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遵守科研规范与诚信。

  7/16

  3.情怀培养与精神涵养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与教学方法选择

  “情怀”、“精神”类主题,在《纲要》中多次出现。这类主题适用于各类专业课程,因而必须紧密结合专业教学,以免“泛化”和同质化。情怀培养与精神涵养类主题教学要解决三个问题:科学认知与思想层面触动、上升到精神层面、化为行动。以“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为例,学生多“耳熟”而未“能详”。教学中则应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让学生“能详”并在情感上产生触动;可借助多媒体等,采取情境教学法,将学生代入情境,产生情感“共鸣”和精神“共振”。就第二、三方面而言,可以结合专业中的具体问题,“延伸”到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如理学、工学、农学等,必然会涉及大量与中国科学家有关联的成果,这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可采取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或者小组讨论等方法,解析经典案例背后的情感密码、精神密码,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深刻领会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探寻,明确立足专业领域“我应该如何”,以避免出现“听着感动、想着激动、落到实践不能动”的问题;也可立足专业维度,设立大学生暑期实践主题,从探寻历史、深入伟人的精神家园等角度,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发现”接受精神洗礼,进而实现向行动的转换。

  4.问题应对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及教学方法选择

  如何认识、分析专业领域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并形成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处理方法,是课程思政教学需要为大学生解决的。这类主题渗透在《纲要》所强调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中,对应的教学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立场与态度、应对策略、行动,实质上就是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比如,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应对美国等对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8/16

  实践的污蔑、诋毁,面对这一问题,应该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来解决上述三个方面问题(以医学、生物专业为例)?解决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必须立足专业,结合对各种信息的掌握,采取专题讲座或某一节课的形式,对新冠病毒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明确新冠病毒的来源尚未确定,美国等的污蔑是毫无根据和别有用心的。解决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情景展示、课堂辩论、探究学习等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发挥信息技术特长,收集各种材料,站位科学角度和事实角度,有理有据地回应各种关于新冠病毒的谣言和美国等国家的污蔑。解决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可采取研讨式教学,引导学生立足专业和相关研究进展,反观自己的专业理想与学习,树立破解专业难题、奉献社会的人生理想。

  四、课程思政的教学管理

  《纲要》指出,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水平”,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管理”。因此,必须立足课程思政“高效课堂”建设,塑造“有温度”、“有思考张力”、“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让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流畅,发挥最佳育人效果。

  1.形成科学的融入通道:课程思政教学安排

  要实现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处理好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体量安排、切入时机与方式选择、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关系,以使得融入高效、学习效果明显。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中应采取“显”、“隐”结合的形式。必须注意的是,“显”不是强制嵌入,而是在合适的知识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富矿”)、合适的时机“进入”(学生进入积极学习状态),并保持合适的体量。就体量而言,应该立足“精”(唯有“精”,才可能“深”、“透”)。部分高校5分钟?[5]的做法,就是一

  9/16

  个较好的尝试。当然,具体多少合适,需要教师结合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切入点与时机的综合考量,进行探索与尝试。

  2.构建科学的融入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切入

  思想政治教育进入课程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自然生成”,即由某个课程知识点自然切入,做到水到渠成。切入方式巧妙自然,其中“巧妙”是指平滑过渡,不至于过于直白而变成说教,设计“精巧”,不至于开口大而易放难收。具体而言,可采用以下方法:问题创设,即由某节课涉及专业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或促成小组讨论;事件或案例导入,即与本节课专业知识点相关的事件,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维度切入,阐述其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促进讨论;故事导入,结合有故事的专业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情境导入,即基于情境预设,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逐步推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比较导入,如专业知识层面的中外对比,进而导入“责任感和使命感”或“民族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在切入时机选择上,应凸显有预设的“生成”色彩,即有预设但不机械。时机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状态、专业课程运行情况(以不影响专业知识内在逻辑表达为前提)。

  3.提升融入效果: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组织

  除了正常讲授与互动外,课堂教学中需要灵活采用多种形式,以提升融入程度与学习效果。必须注意的是,在每节课前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中,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问题,为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形式而言,第一种是常态化的课堂讨论,具有随机发言和对话性质,即话题由专业课教师发起,并初步形成基本讨论路线,学生基于课前准备随机发言、发问,教师作出回应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讨。第二种是“微专题研讨”,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前准备进行讨论,在较短时间内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第三种是对话,

  10/16

  即聚焦领域内某一事件或专题,从事件本身说起,逐渐进入事件背后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侧重“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第四种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适合小班的主题式课程思政教学。教师提出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要求学生基于前期准备,采取合作方式,从不同维度分析、阐述、补充并得出完整结论,这种组织形式,往往需要较多时间,应穿插在专业课程的序列研讨中,更适用于复习教学等。

  4.提升融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课程思政的教学调控

  《纲要》指出,要“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因此,基于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和提升学习效果的目标,科学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管理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第一,课前沟通:基于互动的预设。专业课教师在课前应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预设。教师在课前发放给学生的预习材料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话题预先呈现给学生,并收集相关反馈,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以确保预设符合学生需求,进而科学、有效施教。第二,基于学生学习体验立场,及时优化教学。专业课程学习本来就有较大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压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加入,必然在体量上“增压”。教师应采取方法,让体量“增压”基于“结构变化”引发“质变”达到“减压”的效果。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流程,降低学习的复杂程度和进入难度,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由增加的“体量”要素变成课程知识自身调节要素,使学习过程更为紧凑和流畅。同时,教师应基于对学生学习状态及情绪的把握,实时介入,提升学习效能。此外,教师要善用语言,使学习过程变得愉悦、轻松。生动、幽默、有趣的语言,无疑能够化解课程自身的枯燥,也能够将专业课程中负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变得生动、有趣,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自然而有效。实时对学生发展给予有效反馈,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是课堂调控的重要元素。第三,基于学生发展立场,关注、倾听、调控。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情绪变化,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

  11/16

  通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积极“倾听”,并与学生就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对话,及时有效地把学生引向正确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事件”的处理,也需要教师有所准备,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观点时,教师应及时介入,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五、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

  《纲要》指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科学的评价应该立足于课程或专业,凸显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考察,并将考察结果运用到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改进等方面。

  1.基于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层级设计评价

  课程思政评价,应立足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充分及时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凸显评价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第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发展评价。课程思政知识考查,应关注两个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自身、基于专业立场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理解,前者关注的是明理程度、后者关注的是结合程度。第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能力发展。课程思政教学所形成的知识运用能力,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专业知识、专业方法相结合,系统地认识、分析问题和形成具体应对(态度、行为、言论)的能力,这种能力更为独特(专业特色),也更具有长久性和连续发展性。因而,评价应聚焦学生基于专业立场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专业行为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纲要》指出,课程思政“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疑是课程思政的根本追诉,因而评价也应该以此为核心。

  2.基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的过程性实施评价12/16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应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反映课程思政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思想启迪、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第一,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模式。评价主体应包括专业课教师、同班同学、辅导员,其中专业课教师应立足过程性材料(含学生表现)、结果性材料进行综合评价,适当显示内在区分度(更注重描述性评价),评价必须指明“短板”。而其他主体的评价则主要来自学生的表现,要有具体描述。第二,评价方法:过程为主、结果为辅。课程思政评价应采取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方法,即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与思政课程“抢功”的问题。教师应基于学生学习中的表现,侧重采取描述性评价,从不同维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描述,以准确反映学生变化。此外,小组讨论记录、小作业、发言记录都可以作为评价依据。此外,适度采用终结性评价,以反映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结合课程所撰写的论文、调查或研究报告,都可以作为评价依据。这种评价可以与学生自己的预期、教师课程设计的预期相结合,不仅能反映学生真实水平(为后续课程思政提供支持),同时也能作为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

  3.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运用:基于评价—反思—改进的路径

  基于学生发展情况,对教学进行反思、改进,是专业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要基于评价对教学进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几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是否深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课程知识的结合是否有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中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内涵式地融入了专业课程教学,教学的切入点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语言是否合适,教学调控和评价是否合适,等等。可采取个体反思、同一专业课程教师的集体反思、备课组集体反思、邀请专家参与评价与反思等方法。在反思的时机选择上,应采取过程评价反思与终结性评价反思两种模式。其次,要结合反思进行教学改进。基于两种课程思政

  13/16

  教学评价,应该采取两种“反思—改进”模式。一种是“四边”模式,即“边教学—边评价—边反思—边改进”。鉴于过程性评价使用,教师应该采取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方法。其好处在于,教师能结合课程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内容安排等。“四边”模式中,专业课教师可引入“教学观察”来帮助改进:邀请专家参加教学观察前讨论并提出困惑—专家进入教学观察并形成评价报告—教学观察后基于会议的集体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而结果性评价反思,更侧重于集体反思:横向比较—提出问题—反思不足—提出改进策略。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提升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把控、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思政课教案(完整版)篇2

  第一框同学·朋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能够说出交友的原则。

  能力目标: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并能够据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能够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友谊的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的解决自己的交友的困惑与冲突,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4/16

  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三、课前准备搜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四、板书设计1、我的人际圈(1)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2)受欢迎的同学具有的品质。2、与友同行(1)什么是友谊。(2)友谊的作用。(3)怎样建立和发展真诚的友谊。五、教学设计活动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播放和欣赏周华健的歌曲《朋友》Flash。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吗。活动二: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请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了解有多少人进入你的人际圈,并在组内进行交流。自我分析:你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满意吗?

  15/16

  活动三:采访同学,传授交友秘方每小组评出一个“朋友最多的同学”,并让其他同学采访他(她):“你是怎样去跟同学打交道的?怎样去交朋友的?”(小结)交朋友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学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活动四: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涵义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你用“朋友是可以”的句型编写。(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相互赠送自己编写的“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的友情。活动五:讲故事,谈友情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情。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则。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

  16/16

  

  

篇十三:思政课教学设计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第一框同学·朋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能够说出交友的原则。能力目标: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并能够据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能够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友谊的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的解决自己的交友的困惑与冲突,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三、课前准备搜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四、板书设计

  1、我的人际圈(1)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2)受欢迎的同学具有的品质。2、与友同行(1)什么是友谊。(2)友谊的作用。(3)怎样建立和发展真诚的友谊。五、教学设计活动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播放和欣赏周华健的歌曲《朋友》Flash。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吗。活动二: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请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了解有多少人进入你的人际圈,并在组内进行交流。自我分析:你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满意吗?活动三:采访同学,传授交友秘方每小组评出一个“朋友最多的同学”,并让其他同学采访他(她):“你是怎样去跟同学打交道的?怎样去交朋友的?”(小结)交朋友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学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活动四: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涵义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你用“朋友是......可以......”的句型编写。(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相互赠送自己编写的“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的友情。

  活动五:讲故事,谈友情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情。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则。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

  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五、课前准备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准备。六、课时安排:(如2课时)七、教学过程1.复习思考与组织教学2.引入新课3.讲授新课4.巩固深化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

  用等。)八、板书板画设计九、教学反思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学计划

  为切实保证本学期各项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部署和落实各项任务,努力把各阶段工作做到实处、落到细处;为了搞好思政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使其健康成长,特制定此计划。

  一、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这是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目标设置。它不仅集中体现了课程性质、表达了课程的核心价值,也作为全部课程目标的统领,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这是对课程基本内容目标的概括。它集中体现了课程“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的性质;反映了“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的基本理念;也表达了课程内容目标的设置对时代意义和中国特色的追求。

  3.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最重要的知识目标,也是课程最根本的能力目标。它集中反映了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的基本理念,是课程最能体现其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独立价值的目标。

  4.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这是课程特有的能力目标,也是课程特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它表达了要促使学生“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的课程性质,反映了“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的基本理念,也是最能体现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独立价值的目标之一。

  5.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这是课程最重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是最具普遍意义的目标。它表达了使学生“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课程性质,也体现了“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不断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

  6.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实施课程总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决定课程实施成败的根本问题。它不仅直接表达了课程性质,而且反映了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经验,体现了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的总体要求。

  (二)分类目标。1.知识①知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篇十四:思政课教学设计

 二政治导向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规矩不在课堂上传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或言论使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涵义是:学校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着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社会、家长,不能仅仅重视文化专业知识的教育,还要让孩子们具备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改进教育方法上来关心、爱护和尊重他们。

  “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学校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名称起源于民国。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达到预定目的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具体活动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承担着对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分为五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更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和做事,各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应结合以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一)师德风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二)政治导向

  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规矩,不在课堂上传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或言论,使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

  (三)专业伦理

  “专业伦理”教育是对未来从业人员掌握并遵守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即未来各行业的从业人员,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明确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以此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及情商能力。

  (四)学习伦理

  “学习伦理”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人伦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应遵守的法则,是基于对类、群的伦理性认识和对学习内涵、价值、内容等方面的伦理反思和构建。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学生应有良好的学习伦理,尊师重教、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遵守纪律,在学习过程中体悟人性、弘扬人性、完善修养,培育理性平和的心态,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

  (五)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教师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理工、经济、人文、艺术等各专业门类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有意、有效地纳入整体教学布局和

  课程安排,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第九课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本堂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承接第八课内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本框内容共分两目,分别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框主要内容是学习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通过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进一步揭示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同时为第二框内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做铺垫。

  高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具备一定求知探究能力,他们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矛盾”等哲学概念有着自己生活化、经验化的感性认识,不够全面、准确、理性。与此同时,之前讲授的唯物论、认识论与联系观、发展观对于学生接受矛盾相关内容有一定的铺垫作用。本课借助一些生活素材来启发学生,让学生由社会生活切入,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矛盾”形成比较理性全面的认知。

  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揭示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增强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含义。教学难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讲授法、活动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2min)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让我们更好的了

  一起来简单回顾一下:

  解学生对

  1.联系观:(1)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性、()性、()唯物辩证

  性。(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握()的方法。

  )与(

  )的统一、掌

  2.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性,包括:自然界是发展的、()是发展的、()

  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是

  ,是

  。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这节课,我们通过了解正在读高二的小明同学的生活,一起来学习矛盾观。

  法前两个观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另外,通过复习联系观与发展观,有利于学生明白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十一假期的第一天小明同学跟大多数同学一样看了阅兵仪式,看到祖国如此的强大,内心十分的震撼,有太多印象深刻的画面。比如说当他看到女排队员们时想起9月2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___女排世界杯赛第三阶段A组循环赛比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阿根廷队,取得十一连胜,成功卫冕。

  视频播放:《___女排世界杯赛》中国队和阿根廷队3比0获胜画面。

  新课讲授(35min)

  设置问题: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中国以3;0战胜阿根廷,在这场比赛

  中,中国和阿根廷是一种什么关系?很好,是竞争对手是对立的,但如果没有了其中任何一方,这场排球赛还能打得下去吗?这说明他们还有什么关系?

  通过以高二学生的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这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在哲学上我们就叫矛盾。

  (一)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十一假期生活为线索,结合时政热点和一些生活事例,

  过渡:

  促进学生

  十一假期的二三四这几天,小明同学想把学习中的薄弱点再强化更好的理一下,尤其是一些像哲学这样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所以向他姐姐求助,解本课知姐姐也非常有耐心的给他讲解了一些原理。这一天的姐弟的教学活动识点,提中,有过两个人非常有默契,快乐的地方,也有意见不合,吵过架的高学生的地方,姐姐: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点小问题还不懂,还做错。弟弟:上课热情你没有教我这个呀,我哪知道等等,虽然学习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到与参与每天晚上有了那么多的收获,两个人都很开心。这几天就在欢乐和痛度。

  苦中度过了。(配相关图片)

  教师联系两个国家女排在比赛时“对立”、“统一”的关系进行概念分析,并请几位同学介绍说明自己想到的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事例。

  学生结合生活与学习提出例子,教与学、黑与白、好与坏、善与恶等等。

  教师结合学生的举例加以点拨:有的同学可能把生活中的矛盾和哲学

  上的矛盾的概念混淆。

  日常生活中说的矛盾:往往说成冲突或不同意见;

  而哲学上指的是矛盾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即对立统一,那么根据小明同学和女排的例子,让我们来概括一下什么是矛盾的对立的属性和斗争的属性。

  :

  ①矛盾的同一性(统一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两层含义: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对立属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独立的属性。

  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二分法。

  教师提问:大家还能举出哪些身边的对立、斗争着的矛盾双方?

  学生回答并老师总结:

  ①排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②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教与学;

  ③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④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

  ⑤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和变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⑥哲学上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注意】生活中的斗争仅仅是指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讲的斗争是对具体矛盾斗争和政治用语中的斗争的概括和总结,而具体矛盾斗争和政治用语中的斗争是哲学上讲的斗争的具体表现。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过渡:国庆的第六天,小明一家人去看爷爷奶奶,刚好,其他亲戚也都陆陆续续地来了,大家齐聚在一起,吃了午饭,午饭之后大家开始闲聊,聊得可热闹了,大几说完开心事之后,开始说起各家的烦恼了,各种矛盾涌现出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矛盾。

  小明爸爸(70后):当我们出生的时候,奶粉买不到;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吃肉要靠票;当我们要买房子的时候,福利房没了;

  小明叔叔(80后):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

  通过举出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不同的烦恼,加深学生对矛盾的特殊性的理解。

  讲心的;当我们我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钱的。小明表姐(90后):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只能吃垃圾食品了;当

  我们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开始乱收费了;当我想努力赚钱的时候股市倒了。

  教师提问:大家看出矛盾的什么性质了吗?

  (二)矛盾的普遍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①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全面的观点)。过渡:我们都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每个家庭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个家庭在不同时期也在面对不同的矛盾。就像70后,80后,90后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不同矛盾一样。

  (三)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主要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购买东西时买方和卖方)方法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入为出、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过渡:国庆的最后一天,小明的妈妈叫他去买点水果。在水果店,一个小朋友和水果店老板之间的对话,引起了小明的注意。(配相关图片)

  小朋友:我要买水果老板给他指了梨子,小朋友说:我要水果不要梨子;老板给他指了香蕉,小朋友还说:我要水果不要香蕉;老板给他指了苹果,小朋友仍然说:我要水果不要苹果;教师提问:请思考,水果和梨子、香蕉、苹果是什么关系?小朋友错在哪儿?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水果的共性是从苹果、香蕉、梨子等不同水果概括总结出来的。水果(共性)寓于葡萄、苹果、香蕉、梨子(个性)。因此,可以得出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

  课堂小结(1min)

  课堂练习

  就没有普遍性。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括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由于事物范围的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苹果→水果→食品→物质)

  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该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提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今天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矛盾即,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性,普遍性和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有矛盾。

  1.回顾课堂,引导学生对本框学习内容形成

  (2)①矛盾的同一性(统一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相互的全面的认

  属性和趋势。

  知。进一

  ②矛盾的斗争性(对立属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相互的属性。步了解本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性和

  系,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

  。

  性、一般和

  的关

  框学习内容的重难点。

  “黎明前的黑暗,在充满信念的人

  眼中与白昼何异”这句话提示我们:()C.黑暗就是白昼,矛盾双方无分彼此

  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与巩固

  开始完成练习册相关部分。

  ■板书设计

  

  

推荐访问:思政课教学设计 课教学 思政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