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精神感悟 学习《西南联大精神》专题讲座心得体会——浅谈西南联大精神范本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南联大精神感悟 学习《西南联大精神》专题讲座心得体会——浅谈西南联大精神范本,供大家参考。

西南联大精神感悟 学习《西南联大精神》专题讲座心得体会——浅谈西南联大精神范本

结合当前热点形势,小编为你整理了学习《西南联大精神》专题讲座心得体会——浅谈西南联大精神范文,以便大家在工作学习时参照借鉴。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学习《西南联大精神》专题讲座心得体会——浅谈西南联大精神的相关范本。

浅谈西南联大精神--学习《西南联大精神》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在听了周本贞教授讲授的“西南联大精神”专题讲座后,我深受启发。周教授从西南联大精神的历史渊源、西南联大的精神内涵、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讲解。周教授把西南联大精神概括为:爱国、民主、科学6个字,现我就西南联大精神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西南联大的家国情怀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时深有感触地说:“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西南联大在昆办学8年,是中国教育史上不朽的精神丰碑,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联大师生秉承“刚毅坚卓“的精神,在抗日战争年代,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为国家培养人才8000余人。其中,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0多位两院院士等享誉世界的栋梁之才,更培养出宋平、周培源、费孝通等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800名多联大学生抱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之志,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斗争和反内战运动,用生命书写了从军报国的凌云之志。民盟先贤闻一多先生面对国民党的反动独裁统治,一句“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豪言壮语,从一个学者变成了一个激情喷发的民主斗士。钱伟长,一个曾在数理化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的学生,在从广播里听到“九一八事变”后拍案而起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最终他出版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被后人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一批批联大人书写了教育报国、科技报国、从军报国的精彩华章。西南联大师生的爱国精神在今天看来仍然弥足珍贵,值得我们继承和不断发扬光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培养接班人则需要一大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优秀教师。教师在教学育人的实践中,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现在我们一些学校只重视智育和升学率,忽视德育培养,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只有把爱国主义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让爱国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才能确保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西南联大的“刚毅坚卓”校训与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作为战时的联大教育在当时来说,毋庸置疑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精神标杆和高光时刻,在为挽救民族危亡,在为国聚才、为国育才、为国储才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西南联大,连“刚毅坚卓”的校训都是这么刚强和锐利,给人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刚毅”激励联大人要坚忍不拔、刻苦自励、无私无畏、追求真理;
而“坚卓”则激发联大人要自强不息、敢为人选、追求卓越、铁骨铮铮。“刚毅坚卓”四个字道尽了联大的精神内核和民族之魂。西南联大所处的时代,正是日本入侵、民族危亡的时代,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这所特殊的大学。当时联大教师工作生活的艰苦令人难以想象。铁皮顶、茅草屋的校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景象可谓是联大一绝。闻一多和华罗庚两家十多口人蜗居在不足10平方的房子里,中间用布帘隔开,形成了“布东考古布西算”的独特格局,但他们都能笔耕不辍、心无旁骛搞教学、做研究。还比如,朱自清教授得了痢疾,蹲在马桶上,拉了三十多次痢疾,却给学生改了一通宵的作业,天亮时,人都昏了过去,被人戏称为“蹲着马桶改作业”的教授。闻一多一家,为节约开支,把每天的三顿饭改为两顿,没有干饭就喝稀粥,蔬菜也从白菜豆腐降为豆渣,还抽空刻章谋生,文人雅士的爱好却成了谋生的手段。清华大学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之一的陈寅恪。在联大教书期间,本就体弱多病,生活极其艰辛,在发出“淮南米价惊心问,中统银钞入手空”的感叹下,却一直坚持严谨教学和潜心研究。在授课之余完成了《逍遥游向郭义及支遁义探原》、《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序》、《读洛阳伽蓝记书后》等名作。再比如梅贻琦夫人为维持生计的“定胜糕”、师生为省钱去“泡茶馆”、学生兼职“放午炮”,等等。有人会说:西南联大的校训源于战争年代,师生的工作学习是特殊时期的产物,不足为训。难道“刚毅坚卓”的校训在和平年代真的过时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今世界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需要继承和发扬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首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正人先正己,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以师风带学风,以学风带民风,建设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次,要在教学科研中发扬坚韧不拔、追求真理,敢于超越、无私奉献”的联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青年强则国强,教育强则国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联大的严谨治学、兼容并包、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校风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做老师要执着于教书育人,要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西南联大时期,闻一多教授讲课立论新颖,论证严密,深受学生欢迎,他讲唐诗,与众不同,不蹈袭前人一语。金岳霖先生因专心思考哲学问题,常常对空袭警报充耳不闻。有一次,炸弹在其住所附近接连爆炸,他竟丝毫没有察觉。等他反应过来,外面已炸成狼藉一片。华罗庚在昆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堆垒素数论》。费孝通尝试构建卡文迪许实验室,写出了《禄村农田》。王力书写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篇之作《中国现代语法》。熊十力写出《新唯识论》。邓稼先、赵九章等,研制出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成为两弹元勋。汪曾祺成为文学大家,被称作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等等。这些大师教授虽来自不同的学校,有各自不同的学术风格,却有着共同的职业操守和科学精神:治学严谨、热爱教育、诲人不倦、民主包容、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正如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中所说,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敬业精神、职业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学习他们敢为人先、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精气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联大精神和我们今天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扬联大精神,在今天看来就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代革命文化、现代改革开放文化最深层次的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校园文化建设中和学生课堂中,融入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和实践活动中,使其真正内化为广大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广大师生的行为自觉。

“大一统,无倾折。中兴业,继往烈。”西南联大在抗日烽火中应运而生,联大师生怀揣着“千秋耻,终当雪”的赤子之心,秉承着“中兴业,须人杰”的兴国之志,投身于教育、科学和战场,一批批民主斗士、科学巨匠从这里诞生,成为国家之栋梁,世界之翘楚。如今,西南联大已成为历史,多少感人的故事、多少大师级的人物,都在岁月中随风而逝,逐渐被世人淡忘、被湮没,而矗立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一间联大的教室,似乎在告诉和启迪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的情怀、刚毅坚卓的风骨、严谨治学的学风、兼容并蓄的校风、淡泊名利的情操、敬业奉献的品格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光大。

作者:民盟云南省委组织部干部 刘顺年

推荐访问:联大 精神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