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思想、强根基、重履职、建新功”总要求心得交流【六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思想、强根基、重履职、建新功”总要求心得交流【六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学思想、强根基、重履职、建新功”总要求心得交流【六篇】

“学思想、强根基、重履职、建新功”总要求心得交流6篇

第1篇: “学思想、强根基、重履职、建新功”总要求心得交流

心得体会:学习贯彻强军思想要在深入上下功夫

——强军思想心得体会(最新)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强军思想,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根本引领和科学指南。学习贯彻强军思想、推动科学理论在军队建设落地生根,是全军现实而紧迫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必须下大气力抓紧抓实抓好。

一、在领会价值意义上深入,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强国强军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创立了强军思想。在强军思想指引下,强军兴军开创了新局面,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了新时代。

从国际与国内的战略全局来深化认识。面对世界格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新军事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主席深刻把握时代变革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探究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过程中建军治军的特点规律,就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布局展开强军兴军战略举措,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强军思想,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统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经济与军事、建设与改革、平时与战时等要素而探索形成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实践创新的结晶。

从现实与未来的发展维度来深化认识。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和军队的统帅,主席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既有对我军建设历史与现状的客观分析和冷静审视,又有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长远发展的深邃思考和战略筹划,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规划了强军兴军的战略布局,明确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基本方略和途径举措。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奋力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根本思想引领。

从继承与创新的内在逻辑来深化认识。任何伟大理论的诞生,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强军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我们党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是人民军队的强军之道、制胜之道,升华了党对军事指导规律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

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来深化认识。理论源于实践、升华于实践,且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推动作用。强军思想,立足时代特点和我军建设实际,产生于强国兴军的伟大实践,并引领我军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被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功军事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也必将继续领航强军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前进。

二、在理解内涵体系上深入,准确把握新时代建军治军的新特点新要求

强军思想,对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使命任务、奋斗目标、建设布局、战略指导、必由之路、强大动力、治军方式、发展路径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阐释,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有深入准确理解其精髓要义,全面系统把握其思想体系,学深悟透蕴含其中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有效掌握这一强大思想武器。

突出对新思想新观点的深入理解。主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军事家的巨大理论勇气和战略智慧,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新的重大判断、新的理论概括、新的战略安排,涵盖了新时代建军治军的全领域各方面,为加强军队各项建设、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南。必须下功夫深钻细研、学懂弄通、入脑入心,搞清楚历史渊源、内涵本质和实践要求,使思想和行动跟上时代进步、理论创新、实践发展的步伐。

突出对思想理论体系的融会贯通。强军思想,是对我军建设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战略擘画和体系设计,既有强军目标、时代主题、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等战略谋划层面的思想指引,又有“四个牢固立起来”“五个更加注重”“四个现代化”等工作指导层面的行动纲领,还有关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党的建设、备战打仗、深化改革、后勤和装备保障等具体工作领域的明确要求,构成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军事理论体系。只有联系起来学习,系统完整理解,注重融会贯通,才能全面准确地吃透精神实质、掌握思想体系,真正领悟其科学真理性和现实针对性。

突出对科学思想方法的领会掌握。强军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解决问题,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处处闪耀着科学与智慧的光华,既是科学思维的结果,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实践运用和创新发展的典范。学习贯彻强军思想,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学懂弄通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的同时,注重领会其研究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心体悟所秉持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掌握和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三、在推进实践转化上深入,着力提升部队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也只有在付诸实践中,才能发挥其能动作用,推进其价值的实现。学习贯彻强军思想,最根本的是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把功夫下在学以致用、促进转化、做深做实上。

转化为看齐紧跟的政治自觉。必须牢固确立强军思想在部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引导官兵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践行“三个维护”,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打牢忠诚信赖、看齐追随的思想根基,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主席指挥。

转化为科学建设的思路举措。坚持用强军思想更新理念、统揽建设、指导实践,对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分析形势,审视查找问题,把握改革机遇,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建设重点,完善制度机制,明确对策办法,着力使部队的各项建设适应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新要求。

转化为练兵备战的过硬本领。认真贯彻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指示要求,牢记备战打仗的职责使命,树牢战斗力标准,聚精会神练打仗、一心一意谋打赢,潜心学军事、学科技、学管理,深入钻研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掌握克敌制胜的作用机理,在严格的实战化训练中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意识和能力。

转化为从严求实的良好作风。坚决贯彻党中央、主席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的战略方针,大力传承弘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入开展政治整训和作风整顿,持续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从严治军各项制度规定,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努力实现军队党风、政风、训风和基层风气的根本好转。

第2篇: “学思想、强根基、重履职、建新功”总要求心得交流

  爱岗敬业才能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最近单位开展读书月活动,并推荐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 这是一本针对企业员工职业精神与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深刻地剖析在企业中“责任胜于能力”的行为准则。让责任促使每一位员工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以前接受的传统教育比较多,已渗透进血液里,融入到生命中。来到伊敏煤电公司物资部工作后,受教育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实质和大致方针基本一致。若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责任”成为为人、处事、从业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

  “责任”说到底,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职业道德的升华,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即将工作当做事业来做的态度。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所做的工作都不轰轰烈烈,甚至平凡而又枯燥,可能有时我们会厌倦,会在工作中得过且过。正是这种态度会离目标越来越远,与成功背道而驰。一个人再有能力,如果缺乏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精神,肯定不会有多大作为。没有责任心的人,无论在任何岗位都难以生存,更谈不上有所发展了。我物资部承办的多期“道德讲堂”中宣传的贾纯和、鲁秋生、李红霞等人的优秀事迹告诉我们,无论岗位多么平凡,只要尽心尽力,就会得到人们的尊敬,社会的认可。也许有人会说,先进人物的成功只是个例,并不是每个认真负责的人都会得到像他们一样的殊荣,事实的确如此。现实中,那些认真负责的人绝大多数没有像他们一样风光,但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认为他是一个诚实可靠、勇于担当、可以信任的人。

责任,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书中讲到美海军陆战队“为荣誉而战”,还有大庆人“责任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的宏伟抱负,均是这些团队内在精神的体现。同样,我物资部近年来之所以能够实现稳步的大发展,取得许多令人欣喜的成绩,不正是部领导心装使命,肩负责任,率领全体物资人团结一致,努力拼搏的结果吗?而这种团结拼搏的力量源泉不正是来自于全体物资人对事业的那种责任心吗?

通过“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特种车队浓厚的读书氛围、员工文化素养的提高使我颇有感悟,真正体现了在“书香溢满班组”后,在对责任与能力的辨识后,利用书中大量真实生动的企业案例激励我勇于承担责任、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现将自己的个人感受与大家交流一下:

1、责任就是使命。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人一旦有了责任意识,他在工作中就会有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会自然地转化为一种动力、一种信念,让他在困难时能够坚持,在成功时保持冷静,在绝望时懂得不放弃,因为他的努力和坚持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为了别人。正是这份责任、这份使命感让人勇敢和坚强,相互理解和关怀,相互承担责任。因此一个人无论他从事什么工作的,只要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勇于承担责任,有强烈的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他就会取得成功,获得尊重。

2、事实上每个人本身都有能力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工作中都应该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做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工作中饰演不同的角色,无论担任何种职务,做什么样的事情,他都不仅对自己负有责任,也对他人、对社会负有责任,这是社会法则、也是道德法则。这就要求我在工作中,要清醒、明确地认识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努力克服困难完成工作。这是社会对我的认同,也是对我能力的肯定。另外我还要要做到使其他成员也认识到各自的责任和职责,变被动工作为主动积极地工作,当遇到困难时,协心齐力共同去克服,享受到工作的乐趣,取得成绩的快乐。只有这样,工作就会更有乐趣,事业就会走向成功,未来就会更加光明。

3、责任体现在细节中。注重细节,认真对待工作,铸造完美细节。很多人对于不起眼的细节、不入流的小事看不上眼,就是这些小事和细节,决定了工作的完美、事业的成败。把每一个细节考虑周全,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责任感,而只有具备了强烈责任感的人,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所以,我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要从细节做起。

4、责任成就卓越。在我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我可以不去做,但是责任要求我去做,有时责任还要求我完成一些很难完成的事情,事实上通过认真对待,尽职尽责,我惊讶地发现:我做到了,我成功了!其实责任就是一种精神,也是使我们的事业走向卓越的动力之源。作为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可能有的人会说,我就干的是最简单的事情,换了谁都能做,有什么责任而言?其实不然,同样简单的事情,用心和不用心、有责任感和无责任感,其结果大相径庭。机遇总是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有责任感的人。再简单的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比别人多想一些,多做一些,你就会比别人做的更好。同时,时代也要求我们,必须对自己、对工作、对社会、对别人负责,必须将自己的责任履行得更好、更出色,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应该自觉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执行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总有一天,你必将会成功,从平凡走向卓越。

  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

读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颇有感触。以前在部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相对来说比较多,责任、忠诚等作为主题内容,已渗透进血液里,融入到生命中。转业地方后,受教育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实质基本一致。“责任”成为为人、处事、从业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

  “责任”说到底,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职业道德的升华,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即将工作当做事业来做的态度。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所做的工作都不轰轰烈烈,甚至平凡而又枯燥,可能有时我们会厌倦,会在工作中得过且过。殊不知,正是这种态度会离目标越来越远,与成功背道而驰。一个人再有能力,如果缺乏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精神,肯定不会有多大作为。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是啊,没有责任心的人,无论在任何岗位都难以生存,更谈不上有所发展了。我校优秀校友聂淑娟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岗位多么平凡,只要尽心尽力,就会得到人们的尊敬,社会的认可。也许有人会说,先进人物的成功只是个例,并不是每个认真负责的人都会得到像他们一样的殊荣,事实的确如此。现实中,那些认真负责的人绝大多数没有像他们一样风光,但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认为他是一个诚实可靠、勇于担当、可以信任的人。

  责任,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书中讲到美海军陆战队“为荣誉而战”,还有大庆人“责任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的宏伟抱负,均是这些团队内在精神的体现。同样,我校近年来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取得评估优秀,申硕成功这些令人欣喜的成绩,不正是校领导心装使命,肩负责任,率领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的结果吗?而这种团结拼搏的力量源泉不正是来自于沈医人对事业的那种责任心吗?

  一本好书可以启迪人们的心智,激励人们的斗志。《责任胜于能力》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_800字

  《责任胜于能力》一书以责任、忠诚、能力为重点,浓缩了大量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忠诚与责任的深刻内涵、责任与能力的辩证关系,以及责任感对培养道德品质、对工作成效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读过之后,感触很深,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主要看对工作、对事情有没有责任心,敢不敢负责任。我对“责任”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责任是一种使命,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只有负责任的人,才能担当重任,而缺乏责任心的人,成就不了事业的同时,只会整日沉溺于自怨自艾或怀才不遇的感叹之中。

  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就等于放弃了生活。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发挥人的潜能,责任可以改变态度。在工作中,如果能清醒明确地认识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工作责任,那么工作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应付转化为积极创新。

  实践中,有些事情并不是需要很费力才能完成的。简单的说,按时上下班准时开会等一些小事,真正能做到的并不是所有的人,总有一小部分人会钻空子,趁领导不在的时候遛出去办私事,或者找出各种理由上班迟到早退,违反单位制度。这些现象说到本质就是一种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一个人有没有担负起责任,可以从方方面面体现出来,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

  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于人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责任已经成为人的一种立足之本,成为人们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能力。

  在局机关,每个干部都有不同的工作岗位,担负着不同的责任。我从事的是征管基础管理工作岗位,认认真真地做好分内工作,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是我应尽的职责。首先,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将责任转化为动力。对股长负责,对纳税人负责,对基层人员负责。其次,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责任不是停留在口头,而要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征管基础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繁锁的工作,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体现出一个部门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最后,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个人形象。一个有责任的税务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己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只有责任与能力并有才能真正达到工作目标要求,取得理想成绩,获得人生和事业双丰收。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_800字

  在教培中心组织的读书活动中,业余时间我读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责任的重要性;
列举了一些成功案例,使本书的精神内涵具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关于能力,本书中并不是说能力不重要,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能力小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提高、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
如果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虽然有很强的能力也可能给我们的单位、社会和他人带来损害或损失。

  关于责任,责任是一种精神、是敬业、是对价值的坚守、是对信念的执着、是对工作的负责、是对社会、他人的负责任。责任是一种承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工作中就有了热情,就能激发潜在的能力,有能力又有责任感就会有使命感,有了使命感、有坚定的信念就能转化为动力,这种动力就能够克服工作中的一切困难,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

  读了这本书后,结合我们的工作有以下几点的体会

  一、责任是爱心: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的课外教育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但要教授他们知识、能力和技能,更要带着一颗爱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去学习、去锻炼、去生活,让爱心伴着他们成长的每一步;
让他们从小就感受着爱、传递着爱,就能培养他们将来对社会、对人类、对家庭、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一个有责任心的有能力的人才是我们社会需要的人。

  二、责任是承担:一个负责人的人,应该敢于承担社会负于的各种使命,在生活中我们尊敬师长、团结同事、关心他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我们的责任。在工作中,我们认真负责,脚踏实际、勤奋苦干、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做为一名中层管理工作者,从基础的工作做起,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件小事都要认真去做,在具体工作中锻炼提高自身的能力,把工作做的顺畅、完美是我们的责任。在学习上,我们要认真学习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我们的责任。

  三、责任是荣誉:一个负责任的人、有荣誉感的人,就能在工作中多承担责任,热情主动,为企业多做贡献,为单位争取荣誉,为自己树立荣誉,为荣誉去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辉煌的成绩。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_600字

  最近单位开展读书月活动,并推荐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它通过企业员工的各种事例详细的阐述了责任与能力的辨证关系,一个人的能力在工作、生活中固然重要,但假如这个人缺乏一定的责任感,那么这个人注定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人。

  责任贯穿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无论是家庭责任还是社会责任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通过对这本书的认真阅读,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责任就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
职位有高有低、能力有大有小,但无论你在何种岗位上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人一旦有了责任意识,才能爱岗敬业,促使你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从而胜任你的工作岗位。

  责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在企业的各个岗位上都需要员工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能否胜任工作岗位的前提就是看他有没有责任感,是否真正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他的工作能力在强、技术水平在高,也会在工作中出现差错,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书中几个典型的事例就说明了这一点。其实每个企业都缺乏既有工作能力又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人才,在工作中只有岗位的不同、职位的高低,只有各负其责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合作伙伴的信任。

  在具体工作中,大部分员工都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但为什么有些员工得不到肯定呢,关键在于个人的责任心;
与企业共生存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好的员工不光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而是对整个企业的兴衰发展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遇到违规的行为及时制止或上报,遇到难题迎难而上积极解决岗位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为了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是他们一直追求的信念。工作中无小事,只要充分的负起责任,你就是一个称职的人,受人尊敬的人。

  通过对《责任胜于能力》的阅读,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许许多多既有强烈责任心又有各种工作能力的人才,需要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岗位上用全身心的工作来扞卫我们的企业荣誉,我们这个企业才有希望、自己才会受到尊敬。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_1000字

  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科尔顿说:“人生中只有一种追求,一种至高

  无上的追求——就是对责任的追求。”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事实上,只有那些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认可,其次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尊重,甚至也失去了自身的立命之本——信誉和尊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扛起它,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社会都将是问心无愧的。人可以不伟大,人也可以清贫,但我们不可以没有责任。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肩上的责任,扛着它,就是扛着自己生命的信念。

  责任让人坚强,责任让人勇敢,责任也让人知道关怀和理解。因为当我们对别人负有责任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承担责任。无论你所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能认真地、勇敢地担负起责任,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你就会获得尊重和敬意。有的责任担当起来很难,有的却很容易,无论难还是易,不在于工作的类别,而在于做事的人。只要你想、你愿意,你就会做得很好。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人都是相依为命的,所有人共同努力,郑重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才会有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任何一个人懈怠了自己的责任,都会给别人带来不便和麻烦,甚至是生命的威胁。我们的家庭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家庭充满爱。我们的社会需要责任,

  因为责任能够让社会平安、稳健地发展。我们的企业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企业更有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有一个叫“责任者”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个人一组,两个人相距一米远的距离。整个游戏必须在黑暗中进行,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的正面平躺倒下去,另一个人站在原地不动,只是用手接着对方的肩膀,并说:“放心吧,我是责任者。”接人者要确保能扶住倒下者。游戏的寓意是让每个人意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让每个人做一个责任者。

  那责任到底是什么?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饰演不同的角色。无论一个人担任何种职务,

  做什么样的工作,他都对他人负有责任,这是社会法则,这是道德法则,这

  还是心灵法则。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又都承担着

  不同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角色饰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对责任的完成。

  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

  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如果能力像金子一样珍贵,那么勇于负责的精神更为可贵;
无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组织、一个人。

  一个民族缺乏勇于负责任的精神,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

  一个组织不负责任,就会作茧自缚,失去客户,最终倒闭;

  一个人不负责任,就会被人轻视,失去信任,碌碌无为。

  对于民族而言,只有每个人都承担责任,做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崛起!

  对于组织而言,只有每个人的责任汇聚为整个团队的价值,这个组织才能持续发展、持续进步、才会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

  对于个体而言,只有每个人选择责任、承担责任、坚守责任,才能真正增强内控力,成为强者!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_500字

  一位伟人曾说过:“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负责的精神之后。”在责任的内在力量的驱使下,我们常常油然而生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归属感。一个企业管理者说:“如果你能真正钉好一枚纽扣,这应该比你缝制出一件粗制滥造的衣服更有价值。”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自己的工作是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做好了你的工作。

  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
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就背弃了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就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

  履行责任需要具备履行责任的能力。一个优秀的人才应该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擅长于履行责任的人。

  现代企业在用人时非常强调个人的知识和技能,事实上,只有责任与能力并有的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每一个员工都对企业负有责任,无论你的职位高低。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才会给别人信任感,会吸引更多的人与自己合作。责任保证了服务,保证了敬业,保证了创造……可以说,“责任保证一切”,正是这一切,保证了企业的竞争力,也真正代表了一个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忠诚度。

  几乎每一个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在华为公司,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就是:“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我们公司最大的财富”。在IBM,每个人坚守和履行的价值观念之一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永远保持诚信的品德,永远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微软,“责任”贯穿于员工们的全部行动。责任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与核心。缺乏责任意识,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所以,在这些企业里,责任是胜于能力的。无论多么优秀的能力,只有通过尽职尽责的工作才能完美地展现。不知道用奋斗担负起自己责任的员工,即使工作一辈子也不会有出色的业绩。

  最优秀的人才总是希望进入最优秀的企业。而每一个优秀的企业,都在解释、创造、奉行和实践着自己的企业文化、职业精神和价值观念。

  海尔的一名员工这样说过:

  “我会随时把我听到的和看到的关于海尔的意见记下来,哪怕我是在朋友的聚会中,或是走在街上听陌生人讲话。因为作为一名员工,我有责任让我们的产品更好,我有责任让我们的企业更成熟、更完善。”

  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兼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优秀的个人能力,那么他就会乐观地迎接挑战,乐意担负起实现公司远景的责任。

  在完善和提升个人素质时,每个人都应当记住:“责任胜于能力”!服务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应该铭记自己的责任。当然,对履行职责的最大回报就是,这位员工将被赋予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因为,只有这样的员工才真正值得信任,才能真正担当起企业赋予他的责任。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_600字

  工作既是自己的谋生手段,也是个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一个平凡人,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班下班总是忙忙碌碌,读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使我受益非浅,此书运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其深刻的内涵,浅显易懂的道理,特别是其中一系列的案例,有很强的说服力,阐明了责任有无直接决定事物的成败,也让我对文中的“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责任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责任”从大道理说,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来说即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就等于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正如书中所说的“假如你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我们在工作中,就是要清醒、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完成工作,认识到、了解到自己的责任,清楚自己的职责,并承担起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责任,那么工作就由压迫式、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并享受工作乐趣,取得成绩的快乐。

  “责任重于泰山”,这是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每一个能够成功发展的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于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责任,已经成为人的一种立足之本,成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能力。尤其是本书的最后一章谈到:责任即荣誉。“人可以不伟大、人可以清贫,但我们不可以没有责任”。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肩上的责任,扛着它,就是扛着自己生命的追求与信念;
扛着它,就是扛起对自己人生的美满与幸福。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_600字

  前不久,认真阅读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主要有以下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责任重要。

  对于“责任胜于能力”这一理念我非常赞同。这是因为责任与能力相比较,责任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他就会努力地去学习,全力以赴地去工作。他会有一种使命感和奉献精神,也会注意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工作肯定比较出色,对单位和社会的贡献也会大一些。相反,如果一个人光有能力而毫无责任心,工作肯定是做不好的。说得极端一点,对一个毫无责任心的人来说,能力越大,对单位和社会的破坏性越大。那些高科技犯罪的人,就是很好例证。这些人能力不可谓不强,但是由于他们对家庭、对社会严重缺乏责任,把能力用错了地方,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相比之下,有一些人虽然能力不那么强,但他们有一颗责任心,他们为单位还能做一些工作,对社会也有一些贡献。我想,一个人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能力大小,这都没关系,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当然,如果我们既有强烈的责任心,又有很强的能力,那是最理想不过了。这也应该成为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

  启示之二:必须认清自己的责任。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些责任是与生俱来的。比如你作为儿子,你有孝敬父母的责任。你成家之后,有养育子女的责任。有些责任是因为工作、朋友而产生。这些责任是每个人推脱不掉的。

  我们只有认清自己的责任,才能知道该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也只有认清自己的责任,才能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承担责任。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个人承担所有的责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要求你承担你所能够承担的那部分责任。这就是社会为什么要分工,企业、单位为什么要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职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应做些什么,这是履行责任的前提。正如一位成功学的大师说过:认清自己在做些什么,就已经完成了一半的责任。

  启示之三:让责任成为习惯。

  我们只是认清责任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但不等于每个人都有责任感。责任是对任务的一种负责和承担,而责任感则是指一个人对待任务的态度。我们虽然认清了自己的责任,但如果不去很好履行自己的责任,那也是白搭。所以我们不仅要认清自己的责任,还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我们平时讲爱岗敬业,其实敬业是一重责任精神的体现,是对责任的一种升华。我们过去讲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所要体现的就是这种责任精神。我们要让这种精神成为自动自发,变成我们生活、工作中的习惯。俗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我们要把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当成人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再自然不过的事。这应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_800字

  《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其深刻的内涵,浅显易懂的道理,特别是其中一系列的案例,有很强的说服力,阐明了责任有无直接决定事物的成败。

  责任重于泰山,责任胜于能力。一个人工作做得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他对工作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

  人的一生会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如果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就等于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责任可以使人坚强,可以使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责任同时可以改变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正如书中所说的:“假如你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

  我们在工作中,就是要清醒、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全面发挥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完成工作。只有认识到、了解到自己的责任,清楚自己的职责,并承担起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责任,工作才能由压迫式、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并享受工作乐趣,取得成绩的快乐。我认为,“责任”从大道理说,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来说即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记得看过一个电视专题片,侯耀文先生谈起自已的父亲侯宝林大师对他的影响,回忆了一段文革期间的往事:侯老先生当时由于受到冲击,被分配扫厕所,但他毫无怨言,整日乐呵呵的将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逢人还主动招呼,一点不因扫厕所感觉低人一等或不好意思。侯耀文当时不理解,就问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回答他:“既然分配我扫厕所,那么这就是我的新工作,我就必须要做,还要做的比别人都好”。

  这种宠辱不惊的精神,一直铭记于侯耀文的内心,并一直激励着他日后漫长的艺术生涯。这个故事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只有负责任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优秀团队中的一员;
缺乏责任心的人,也就没有了发挥才能的舞台,成就不了事业的同时,只能整日沉溺于“怨天尤人”之中。

  本书的最后一章谈到:责任即荣誉。为荣誉而工作,就是主动争取做得更多,承担更多的责任;
为荣誉而工作,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
为荣誉而工作,就是给同事以帮助,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现在的社会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但真正能把工作做好的是既有能力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才。

  只有忠于职守,努力工作,才能树立自己的荣誉,同时赢得他人的尊敬,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_1200字

  最近阅读了《责任胜于能力》一书,颇有感悟,书中以大量真实生动的企业案例、名人故事和寓言警句,形象地阐述了责任的深刻内涵,责任与能力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以及责任对个人品质、人生轨迹、单位和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力。确实是一本激励人们勇于承担责任、走向成功的好书。现将自己的个人感受与大家交流一下:

  1、责任就是使命。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位置。”人一旦有了责任意识,他在工作中就会有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会自然地转化为一种动力、一种信念,让他在困难时能够坚持,在成功时保持冷静,在绝望时懂得不放弃,因为他的努力和坚持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为了别人。正是这份责任、这份使命感让人勇敢和坚强,相互理解和关怀,相互承担责任。因此一个人无论他从事什么工作的,只要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勇于承担责任,有强烈的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他就会取得成功,获得尊重,否则他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不仅会失去社会对他的基本认可,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与尊重,甚至会失去自身的立命之本——信誉和尊严。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放弃了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更好的生存机会。古今中外,因不负责任、失职渎职而产生的血泪教训举不胜举,对于当事人来说,只要他们多承担起一分责任,对自己的使命多一分忠诚,惨剧就不会发生,生命就得以延续,自己也不会锒铛入狱。所以说责任就是对使命的忠诚和信守,就是忘我的坚守,就是人性的升华。

  2、责任激发潜能。神奇的“奥芝法则”告诉我们,达成所追求目标的力量,其实就在自己身上。事实上每个人本身都有能力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推卸自己眼前的责任。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工作中都应该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做事,这样才能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学习热情,工作激情和创造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工作中饰演不同的角色,无论担任何种职务,做什么样的事情,他都不仅对自己负有责任,也对他人、对社会负有责任,这是社会法则、也是道德法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一是要清醒、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努力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是社会对自己的认同,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二是要做到使自己团队内的其他成员也认识到各自的责任,清楚各自的职责,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工作;
三是当遇到困难时,协心齐力共同去克服,而不是找借口退缩,大家都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取得成绩的快乐。在充满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要面对现实,勇于负责,凝聚力量,激发潜能,只有这样,工作就会更有乐趣,事业就会走向成功,未来就会更加光明。

  3、责任体现在细节中。细节无处不在,“做大事而不拘小节”,是许多人一贯的处事态度。不拘小节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也往往是一种很危险的做法。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途中意外发生爆炸,7名宇航员遇难,举世震惊。事后调查结果表明,罪魁祸首竟只是一小块脱落的隔热瓦,而1月16日起飞升空时,美国宇航局的高速相机纪录了隔热瓦击中航天飞机隔热系统的过程,却没有人进行危险性分析,提示宇航员进行修复。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细节的错误,导致价值连城航天飞机的毁灭,还有无法用价值衡量的7名宇航员的生命。很多人对于不起眼的细节、不入流的小事看不上眼,然而往往是这些小事和细节,决定了工作的完美、事业的成败,因为我们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构成的,把每一个细节考虑周全,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责任感,而只有具备了强烈责任感的人,才会考虑细节,注重细节,认真对待工作,铸造完美细节,才能使自己走向成功之路。因此,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要从细节做起。

  4、责任成就卓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可以不去做,但是责任要求我们去做,有时责任还要求我们完成一些我们能力很难完成的事情,事实上只要认真对待,尽职尽责,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我做到了,我成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责任是一种精神,也是使我们的事业走向卓越的动力之源。作为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可能有的人会说,我就干的是最简单的事情,换了谁都能做,有什么责任而言?其实不然,同样简单的事情,用心和不用心、有责任感和无责任感,其结果大相径庭。机遇总是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有责任感的人。再简单的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比别人多想一些,多做一些,你就会比别人做的更好。同时,时代也要求我们,必须对自己、对工作、对社会、对别人负责,必须将自己的责任履行得更好、更出色,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应该自觉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执行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总有一天,你必将会成功,从平凡走向卓越。

浅谈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张立华) 
    通过对价值观的学习实践,牢固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不只是一种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行动,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紧密结合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本职岗位作为建功立业的平台,爱岗、敬岗、精岗,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为房产事业全面建设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面对组织需要,正确对待分工。每一项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有人来完成。当然,每个人都希望干适合自己兴趣、发挥自身特长、符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工作,这是无可厚非的。组织在分配工作时,会充分考虑每个人的爱好和特长,尽量做到人尽其才,用其所长,这就要统筹安排,不可能人人如愿以偿。有的岗位明摆着艰苦,也要有人去干;
有的工作,明摆着危险,也要有人去做;
有的工作明知道有困难,也要有人去闯。在所有的工作中,不同的工作之间,犹如一部大机器上的零部件和螺丝钉,环环相扣,相互连接,密不可分,如果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工作的全面开展。
  在组织分配的过程中,全身心地热爱和投入到工作中去,主动自觉地去适应岗位,就像雷锋同志所说的:“革命需要我烧炭,我就做张思德;
革命需要我炸碉堡,我就做董存瑞。”而且体现在对待平时的分工和岗位调整上。能否正确对待分工、服从分工,是对每个领导干部基本觉悟、基本素质最直接、最现实的检验和考验。
  二、热爱本职岗位,用心干好本职工作。有这样一个公式:“事业成功=志向+敬业”,这个公式表明,要想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除了有志向外,敬业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善于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岗位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面对岗位时要干一行爱一行,而不能像其它一些人奉行的“爱一行干一行”。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从长远需要出发,热爱本职、立足本职,这样才有可能干好本职。只要有了对岗位的高度热爱,就能以废寝忘食的精神、夜以继日的干劲,把工作抓到位、做到家;
就能潜心钻研掌握本职工作的特点规律,增强履职尽责的本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主动地克服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成绩。
  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高度负责。强烈的责任心既是干好工作的基础,也是干好工作的动力。现在有些同志干工作凭兴趣、靠情绪,讲条件。站在这山看那山,做事缺毅力,[莲山 课~件]几年下来什么长进都没有。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责任心。实践证明,强烈的责任心,是干好本职工作的关键因素,而缺乏责任心则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也许我们都听说过巴西“环大西洋”号海轮发生火灾沉没的事件吧。救援人员从21名遇难者留下的详细记录中找到了事故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船上人员责任心不强。一水手私自在奥克兰港买了一个台灯,后因船体颠簸将台灯晃倒起火。另一个水手检查设备时,发现消防栓锈蚀(心想船马上到码头了)而没有及时更换,导致起火后不能有效灭火。机电长发现跳闸(曾多次出现过),没多想,也没查原因,又将闸合上,致使火势继续蔓延。电工晚上值班时擅离职守,跑进餐厅,火越烧越大却没人发现。还有人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问题,就把救生筏绑在架子上,导致船员不能逃生。船长最后留下了这么两句话:我们都犯了一点点错误,最后酿成了船毁人亡的灾难。这个“船毁人亡”的教训说明,不论什么岗位,都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对工作要高度负责。
  三、立足本职岗位,增强能力素质。郭沫若同志说过:“革命加科学将使你如虎添翼”。我们要想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就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增强履职尽职的本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我们应该总结出,只有学习才能够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尤其是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加快,不学习、不及时更新知识就意味着要落伍。有的同志可能会讲:“我们也想学习,可工作那么紧张,没有时间啊?”这话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可细想却不尽然。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只有牢固树立学习意识,才能自觉珍惜点滴时间,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一切专业知识的基础。在学习内容上优先学习本职工作需要,有选择地学习相关科学文化知识,纠正不讲需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忽视能力素质提高。要更好地履行好职责,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四、坚持高标准,工作创一流。工作标准,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事业追求。坚持工作的高标准,才能催生自强不息的工作动力,激发创造一流的聪明才智。现实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在同一个岗位工作的人,工作能力差不多,工作条件完全相同,但工作成绩有时却是天壤之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是否坚持工作的高标准是一个重要因素。工作标准低的人,干什么事都被动应付、消极等靠,让上级和领导推着走,结果一天到晚不知道在干什么。工作标准高的人,则善于把握大势、主动作为,目标方向非常明确,善于好中求好,精中求精,不做到最好决不放手。我们只有坚持一流的工作标准,才能取得常人难以取得的成就。
  因此,社会是所大学校,岗位是个大舞台,只要我们热爱本职,立足本职,精通本职,坚持用当代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指导行动,就能为我们这个光荣的集体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第3篇: “学思想、强根基、重履职、建新功”总要求心得交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作者:冷舜安

作者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1673-9272

年:2004

卷:015

期:002

页码:92-93,105

页数:3

中图分类:D64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执政为民

摘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这是我们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所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要求。这个根本要求深刻地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反复理解这个实质,成为我们准确领会并坚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政治基础.

第4篇: “学思想、强根基、重履职、建新功”总要求心得交流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作者:丁士峰

作者机构:国防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北京,100091

来源: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ISSN:1008-5815

年:2003

卷:016

期:002

页码:10-14

页数:5

中图分类:D20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三个代表";理论创新;党的建设

摘要: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理论创新,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兼顾不同方面的群众利益,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5篇: “学思想、强根基、重履职、建新功”总要求心得交流

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心得

办公室(人事处) 贠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不仅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政治宣示,也是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方略、内政外交政策的全面阐释。  学习好、把握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在深刻理解内涵、准确把握实质、推动实际工作上下功夫。

  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实际,主要理解,一是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坚持宗旨意识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这些论述和观点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作为办公室(人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每天都要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宗旨意识必须要强化强化再强化,服务意识必须要提升提升再提升,注重细节处理,强化总结反思,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就依法治国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强调要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些论述和观点体现了我们党依法治国的坚强决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为安全监管战线上的一员,承担着执法重责,必须将依法治国、依法治安始终铭记在心,同时要学好用好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三是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人民就幸福安康。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严明党的纪律,首要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必须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这些论述、观点和要求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中央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要始终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推动安全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实际本领。

  四是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将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反腐倡廉关键在于“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体现了中央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的坚定决心。牢记党员第一身份,恪守党内职责,在日常工作及自身建设中,严格自我操守,主动接受监督,真正做到警钟常鸣,慎终如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既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又有实践的总结与发展,既有立足于发展全局的宏观认识,又有着眼于操作层面的具体部署,既有浑厚的历史底蕴,又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是高度的政治性、理论性、系统性与针对性、指导性、贴近性的有机统一,贯穿着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党性原则,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充满着合党心、顺民意、鼓士气的巨大感召力,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和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顺应了当今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了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对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将在全党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6篇: “学思想、强根基、重履职、建新功”总要求心得交流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站在千年更替、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着眼民族复兴,审视时代潮流,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要我们学习好、把握好、贯彻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的党就会建设得更加坚强团结,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方向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在于自觉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为了增强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让我们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同“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先做一些分析。
“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我们党,不仅要代表先进生产力,而且要代表其发展要求;
不仅要代表先进文化,而且要代表其前进方向;

不仅要代表最广大人民,而且要代表其根本利益。这里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说的就是党的先进性。代表先进生产力,党的力量就有了物质来源;
代表先进文化,党的力量就有了精神来源;
代表最广大人民,党的力量就有了主体来源。而“发展要求”、“前进方向”和“根本利益”,则是提出的一种新的更高的要求,这里的发展要求、前进方向喻示的都是一种“将来时”;
而“根本利益”则明显地区别于一般利益、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归结到一点,就是对党在新时期如何保持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又是同党的基层组织、同整个党员队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我们党是由3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6300多万名党员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进来的统一的整体。如果把党比喻成一个有机体的话,那么党的基层组织就是党的有机体的“骨骼”,党员就是党的有机体的“细胞”。离开了“骨骼”和“细胞”,有机体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同
样,如果没有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对党如何保持先进性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的同时,也就必然对党员如何保持先进性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基层党组织如何保持先进性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从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同志,应该由此而进一步生发自己的政治责任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党都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务工作者尤其要潜心钻研,并切实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决不能只是挂在嘴上,也不能浅尝辄止,大而化之。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这个新的更高的要求具体化,因为只有具体化,才有可能落实,而难点恰恰也在这里。关于这个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已经为我们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他在广东和上海的考察中,两次提出了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要始终注意“四个紧密结合”的问题。这就是“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
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来深入思考这个重大问题”。实际上,这“四个紧密结合”是要求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中,要用更加宽广的眼界、更加科学的方法、更为务实的态度来进行观察和思考。做到了“四个紧密结合”,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就有了深化的可能;
认识深化了,在贯彻落实中才能进一步做到“具体化”。因此,这“四个紧密结合”好比一座桥,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各项具体工作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它又好比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路。下面,就让我们遵循这一思路,对需要紧密结合的四个方面的情况作一些具体的分析。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从国际形势看,现代科技、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既面对着世界经济和科
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从国内形势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来看,从明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以“十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为标志,中华民族又一次走到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要求全党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这些要求本身就充分地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是“三个代表”思想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化。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此,这些也势必对于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许多前所未有的课题。既然这样,

推荐访问:根基 建新 心得 学史悟思想强根铸魂